圖說:圣彼得堡附近的裝甲列車展示區(qū) 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傳奇部隊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位于圣彼得堡附近的科特林島上的裝甲列車。

具體地點位于喀瑯施塔得要塞旁邊的德米多夫岸防炮臺附近的鐵路線,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這里曾經活躍著9號裝甲列車。但本文展示的這些車廂與9號裝甲列車并沒有任何關系,但還是很有看點。

進入展覽區(qū)域,首先看到的是一輛可以容納四人的小型手動軌道車。

附近還有一個新建的檢查崗亭。

四軸木制悶罐車廂。

這種車廂是戰(zhàn)后制造的,側面還有很多鋼材加固車體結構。

車廂的一側還有可以打開的工作平臺。

車廂內部的設備并不多,顯得挺寬敞。

白色的烤箱。

這個烤箱不是用來烘焙食物,而是用來加熱鋼鐵,用于金屬加工。

側壁還有電閘箱。

底板上還有固定平臺。

這里還有一個噴漆臺和一個砂輪機。

滅火器。

接下來參觀一個雙軸列車,配備了裝甲結構。上面白字寫著“9號裝甲列車”。1941年9月,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決定為喀瑯施塔得建造一列裝甲列車,既可以作為機動防空陣地,還可以加強兩棲防御力量。

網上的信息顯示,蘇軍從東部錨地沉沒的“衛(wèi)兵”號驅逐艦上拆下三門76mm艦炮,安裝到三個平板列車上,從而成為9號裝甲列車的主要武器。然而,如果您熟悉這種蘇聯驅逐艦的話,就會發(fā)現它只配備了兩門34-K型76mm艦炮,還有四門B-13型130mm主炮。這里出現的9號裝甲列車是根據網上的信息繪制的。
同樣在海軍工廠建造了一個鉚接的裝甲指揮車廂,配備無線電臺和“衛(wèi)兵”號驅逐艦上拆下的測距儀。此外,裝甲列車還配備了幾挺高射機槍,如四聯裝馬克沁、德什卡大口徑機槍和兩挺航空速射機槍。

但展示的這個裝甲車廂并沒有使用裝甲材料。

內部與真實的裝甲列車相去甚遠。

每個射口都起到支撐作用的槍架。

接著是一個兩軸平板列車。

上面有雅羅斯拉夫爾鐵路的字樣。

平板列車上安放了一門1939型61-K 37mm高射炮。

高射炮的所有活動部分都經過了潤滑。

從保存狀況來說,在露天條件下算是很好了。

不過,這門高射炮并沒有將炮架展開。

因此用力拉動的話,高射炮會移動。

這種高射炮對于我們來說非常熟悉。

新中國成立后,曾經進口過一批61-K高射炮,并進行了仿制,被稱為55式37mm高射炮。

接著又是一個四軸悶罐車。

這個悶罐車廂從材料上看,很可能是真的,車門采用厚達10mm的鋼板制造。

整體結構非常堅固。

沿著梯子進入打開的車門。

發(fā)現里面只有一口大鍋。

其余的什么也沒有。

實在沒有找到關于這個車廂的任何信息。

入口另一側還有幾個車廂。

不過這邊都是附近工廠內的窄軌鐵路配套的車廂。

VTs-10油罐車廂,杰米霍夫斯基機械制造廠制造,可以運送10噸油料。

鐵軌延伸到遠方,看起來很久沒有使用了。

這個展示區(qū)非常簡單,不過對鐵路有興趣的朋友,可能會看出更多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