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天開始,清空行囊和背包,提前退休!換個活法……

最近每天邊健身,邊慢慢刷完了《我是余歡水》這部網(wǎng)劇。

劇中的余歡水,其實是當下很多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典型寫照——過著平靜而絕望的生活。只不過余歡水后來換了個活法而已……
余歡水是公司里業(yè)績最差的員工,退讓隱忍、得過且過是他的生存法則。直到嫌他窩囊的妻子提出離婚,余歡水仍未做出改變。
某日借酒澆愁后,余歡水身體不適查出癌癥,萬念俱灰的他破罐子破摔,性情大變,還在陰差陽錯之下,成了見義勇為的英雄,到達人生巔峰。
但陰差陽錯的命運仍在繼續(xù),危機和挑戰(zhàn)接踵而至……

這部劇以詼諧荒誕的方式,描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余歡水的艱難境遇與心路歷程。“陰差陽錯”地身患絕癥,反而給了他為自己重活一次的勇氣。
經(jīng)歷了命運的捉弄,余歡水依然堅守善良,強大內(nèi)心,挺直腰桿,理直氣壯地活出尊嚴和幸福。
余歡水換個活法、重活一遍,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是很多人想去做但沒做的事。
雖然劇情頗為戲劇化,但不乏對當下現(xiàn)實的思考。其中反映出的價值觀,很巧妙地總結在了片尾曲的歌詞里,寫得詳細生動:
《我 要》
早晨起來天氣有些晴朗
陽光有些燦爛人們都背上行囊
買了包子被塞進車廂
公交地鐵擠得人心慌
工作方案又被甲方推翻
孩子哭著說 作業(yè)好難
色號不全她要搶 搶 搶
新出的奶茶都要品嘗
限量AJ都要堆滿墻
美容院拿著明星照片說像 像 像
房東說今年的租金還要 漲
我要我要我要 我全都要
不管余額多少 越貴越好
好餓好餓好餓 我像火燒
張開大嘴讓美好填滿每個細胞
我要我要我要 我全都要
不管余額多少 越貴越好
好餓好餓好餓 我像火燒
張開大嘴讓美好填滿每個細胞
明天開始 清空行囊和背包
早睡早起早餐要吃飽
廣告雜志休想占領我大腦
不知明天何時才會來到
是不是完美呈現(xiàn)了現(xiàn)當下很多人的生活狀態(tài)?
天天擠地鐵、坐公交上下班。
工作忙忙碌碌,碌碌無為。
租著房子,還著房貸。
妻子買買買,孩子鬧鬧鬧。
消費主義觀念占據(jù)著頭腦,“張開大嘴,讓美好填滿每個細胞”。
這樣的生活,說到底是可悲的。
而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余歡水那樣,換個活法,重活一次?
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FIRE人是其中一員。
《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這本書將整個社會幸福形式的發(fā)展分為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人們心目中的“幸福”含義是“物質(zhì)富足也能讓精神充實”,人們紛紛以添置物品作為獲得幸福的來源。
第二階段:人們普遍處于“物質(zhì)富足但無法滿足精神”的狀態(tài)。各類物件都添置得差不多了,就算是物質(zhì)依然豐饒,精神上還是覺得不能滿足。
乍一看,似乎人人都過著富足的生活,但實際上處于壓力巨大、精神緊繃、對未來深感不安的失衡狀態(tài)。
第三階段:人們處于“物質(zhì)和精神都被迫簡單”狀態(tài)。經(jīng)濟慢慢衰退,人們進一步喪失了購物意愿,別無他法,不得不回歸到過去所認為的“簡單”狀態(tài)。
第四階段:人們主動追求“物質(zhì)簡樸,精神富足”的“新簡單”幸福形式。人們變被動為主動,主動選擇簡樸的生活,追求富足的精神。
先前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新冠疫情對消費的影響。
其核心觀點是:疫情很可能會把中國加速推向下一個消費時代。
在這“下一個消費時代”里,人們的消費理念不再沖著更大牌、更高級的方向走,反而開始排斥過度的包裝、顏色和款式,追求價格適中、功能夠用的基本款。
人們似乎不再從過度消費中獲得滿足感,也不再需要通過物品來彰顯個性和地位。
極簡生活的理念開始流行,很多人在做“斷舍離”。
消費者追求的是在價格上“降級”,在品質(zhì)上“升級”。大家不再去買便宜的地攤貨,而是選擇那些有一定品質(zhì)保證的平價商品。
大家更注重高性價比,也會大幅削減非必需品的開支。
對照上面的四個階段,你會發(fā)現(xiàn)當下我們很有可能處在二三向四的過渡階段。
事實上,國家早已對這個趨勢做出了判斷: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其中一個重要的轉(zhuǎn)變是從先前的“物質(zhì)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改變。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蘊含的意思是,更多地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追求精神的富足。
真正懂得FIRE的親,都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相信,F(xiàn)IRE正是通往美好生活需要的不二之選。
FIRE提倡財務獨立、早日退休。財務獨立是為了早日退休,而早日退休本質(zhì)上是退而不休——摒棄耗費精力和生命的工作與事務,轉(zhuǎn)而去做讓自己內(nèi)心滿足歡喜且有意義的事。
說到底,財務獨立早日退休并不是目的,而是方法,真正的目的是過上富足有意義的生活,滿足“美好生活需要”。而這富足有意義的生活,必然包括對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產(chǎn)生應有的價值。
人終歸會主動選擇簡樸的生活,追求富足的精神。正如歌詞中所說:
“明天開始,開始清空行囊和背包,早睡早起早餐要吃飽,廣告雜志休想占領我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