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摸到小疙瘩是痔瘡嗎?常做5個動作,不做有「痔」之士
痔瘡對于大家來說都不陌生,而痔瘡是患病率、復發(fā)率高的常見疾病。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痔瘡?
痔瘡分為三種類型: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患上痔瘡后會有大便出血、肛門瘙癢、肛門墜脹、痔核脫出等癥狀。

一般痔瘡檢查分這幾步走:
01觀察排便習慣。
排便情況異常會對痔瘡有很大的影響,如:腹瀉、便秘,都是致病的原因。
當糞便長期間滯留在盲腸,就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用力排出便便塊,這時肛門就會承受很大的壓力,造成瘀血、脹腫等病理變化。
02排便后,觀察是否出血。
排便出血這是內(nèi)痔的癥狀,但痔瘡出血與其它腸道疾病出血容易混淆。
內(nèi)痔出血多為便上帶血、滴下出血、噴射狀出血等,無明顯疼痛,血色呈鮮紅,與大便不相混合。
注意:直腸癌會便血,所以當便中帶血、帶粘液、帶膿液時,這時需做腸鏡進行辨別。因此有便血就要警惕,請盡早就醫(yī)。
03檢查肛門上是否有疙瘩。
外痔可明顯的觀察到肛門邊有小肉粒、小疙瘩;內(nèi)痔瘡是躲在肛門里面,肉眼是觀察不到的,需要醫(yī)生確診;
這時要看并發(fā)癥狀:內(nèi)痔,會出血,痔核前中期可回納;外痔,不會出血,會一直在肛門外面;
04醫(yī)院檢查。
醫(yī)生會根據(jù)情況進行檢查,如:肛門指診、肛門鏡、腸鏡檢查,進一步確診病情。
痔瘡必須治療嗎?
治療痔瘡的方法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種痔瘡都是要治療的。
痔瘡治療的其實是治療癥狀,當痔瘡沒有不適癥狀時,即使檢查有痔瘡存在,也沒有必要馬上去治療或手術(shù)。

當只是有疙瘩,沒有便血、疼痛,可以選擇忽視它的存在。
當有便血、疼痛、脫出等癥狀時,聽從醫(yī)囑用一些藥來緩解癥裝。同時還需要調(diào)整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來控制病情。
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果,而且病情還發(fā)復發(fā)作,排便時肛門的痔核有脫出、腫脹等情況,這時就需要考慮手術(shù)治療了。
★ 提醒:當便血嚴重并且引起貧血時或出血或連續(xù)出血時,請盡快就醫(yī)。
預防痔瘡小運動,一起動起來?
痔瘡是由于肛門部位承受不住壓力,受刺激而形成,那就做做小運動給減減壓力就好。
01腹式呼吸
【重復10 ~ 20 次。】
平躺在床上,放松全身,雙手重疊放在小腹上,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使腹部鼓起,呼氣時使腹部凹陷。
02提肛運動
【每日早晚需各做10 次?!?/p>
站立時,放松全身,臀部用力的夾緊、吸氣,同時肛門逐漸用力向上提,收緊,然后呼氣,放松全身。
03抬舉骨盆
【每次20下,每日做1 ~ 3 次?!?/p>
平躺在床上,屈起兩膝,使腳跟靠近臀部,兩手放在頭下,以腳掌和肩部做支點,抬高臀部吸氣,收縮肛門時放松呼氣。
04兩腿蹬踏
【舉腿由內(nèi)向外畫圈10次,每次做2 ~ 3分鐘?!?/p>
平躺在床上,兩條腿輪流屈伸,模仿騎自行車的動作,由慢轉(zhuǎn)快。
05按揉肚臍
【需按揉20次,每日2 ~ 3 次?!?/p>
平躺在床上,屈起兩膝,兩手疊加放在肚臍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揉,由輕逐漸加重。

注意:這些小運動不要求每次每項都做完,可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任選其中1 ~ 2 項進行練習,也可進行交替換著做,每天需堅持做30分鐘。
重慶仁同肛腸醫(yī)院提醒:當重度痔核脫垂、發(fā)炎水腫或有肛裂的患者是不宜進行運動的。
在平時,需多食用蔬菜水果,這樣可保持大便通暢。進行排便的時間不宜過長(10分鐘以上算過長),同時形成一個固定的排便習慣,避免習慣性便秘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