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亦大矣
討論到這里,子貢就起來辯論了。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貢拿個人的人格來看管仲,可以說他是不仁不義。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管仲本來追隨公子糾的,照理也應(yīng)該殉死,他卻不能以死盡忠,后來反而更進(jìn)一步,投降齊桓公,居然貪富貴做宰相,就更不對了??鬃诱f,政治道德、人生道德,很難評論得公平中肯。管仲投降了齊桓公以后,幫助齊桓公在諸侯中稱霸,把當(dāng)時那么亂的社會輔正過來,對歷史的貢獻(xiàn),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貢獻(xiàn)太大了。到現(xiàn)在管仲已經(jīng)死了,可是我們這些人都受了他的好處。今天社會能夠安定,各個諸侯的國家能夠安定,都是他的功德所賜,假使當(dāng)時沒有管仲,那我們即已變成野蠻民族了?!氨话l(fā)左衽”就是野蠻民族。中國古代男女的頭發(fā)都是梳起來的,我們現(xiàn)在都披發(fā),是外國文化?!白篑拧?,試看過去的西藏、蒙古等邊疆民族,都是左肩披著衣服,右肩臂露在外面,這是文化野蠻落后的象征??墒乾F(xiàn)在我們的裝束,也都是被發(fā)左衽,向原始文化投降了,好在不止我們,整個世界都在被發(fā)左衽。講到這一點,我想我們的民族文化,總有一天會站起來。 孔子告訴子貢,管仲對歷史的貢獻(xiàn)有如此的大,沒有管仲,我們的文化都可能滅絕了。這種情形,又怎么是普通男女認(rèn)為他怎么不為公子糾而死的觀念可比呢?公子糾對管仲并不好,不聽管仲的意見,如聽管仲的意見,就不會有齊桓公,而是公子糾起來了。公子糾不以管仲為國士,管仲也不必要為公子糾殉死。這就不能拿普通一般人的情形來責(zé)備管仲了。普通人一碰到失敗就自殺,毫無價值,好像倒在污水溝里,這樣一死了之,又有什么意義?所以他不輕易為公子糾而死,以致后來有這么大的貢獻(xiàn)。那么這生死之間的價值取舍,就另是一番評估了。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公叔文子,就是剛才提到過的公孫拔或公孫枝,文子是他的謚號。我們先要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代,依照中國的封建制度,平民很難上來做官,但不是絕對不能。在這種制度下,公叔文子的部下僎由公叔文子的提拔,從平民而提升保薦到與自己同等的地位??鬃诱f,公叔文子真夠得上稱“文”。中國古代謚法稱“文”是很難的,根據(jù)《謚法解》的記載,稱“文”的有下面幾種:一、經(jīng)天緯地。二、道德博聞。三、勤學(xué)好問。四、慈惠愛民。五、愍民惠禮。六、賜民爵位。如明代的王文成,清代的曾文正,就是這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