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1.sanwen.net/b_article/7735e51060e9b201746dd223b31d7ac62785b87b.jpg","width":359,"height":238,"size":5999,"status":"loaded"}}},{"insert":"\n"},{"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1.sanwen.net/b_article/5d182e3750cbf3243058b02f818b943c740e8d0c.jpg","width":1440,"height":648,"size":331357,"status":"loaded"}}},{"insert":"↑《歐陸戰(zhàn)爭4》中的薩瓦里。\n\n"},{"attributes":{"class":"normal-img"},"insert":{"native-image":{"alt":"read-normal-img","url":"https://b1.sanwen.net/b_article/ac2d0af4a7ab4299a7b5b0c22618dc3afbaa3bc1.jpg","width":1280,"height":1895,"size":1600908,"status":"loaded"}}},{"insert":"↑《薩瓦里的肖像》[羅伯特·勒費(fèi)弗爾(法語:Robert Jacques Fran?ois Faust Lefèvre;1755年9月24日-1830年10月3日)于1814年作]\n第一代羅維戈公爵安尼·讓·馬里·勒內(nèi)·薩瓦里(法語:Anne Jean Marie René Savary;1774年4月26日-1833年6月2日)是法國大革命戰(zhàn)爭(英語:French Revolutionary Wars)、拿破侖戰(zhàn)爭(英語:Napoleonic Wars)和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英語:French conquest of Algeria)期間的一位法國軍隊(duì)指揮官和外交官。他于1810年至1814年間擔(dān)任警政部長。\n\n\n早年生活和經(jīng)歷"},{"attributes":{"header":1},"insert":"\n"},{"insert":"薩瓦里出生于馬爾克(位于阿登)。他在圣路易學(xué)院(位于梅斯)接受教育,并于1790年進(jìn)入法國王家陸軍服役。1792年,他跟隨居斯蒂納將軍(法語:Adam Philippe, Comte de Custine;1740年2月4日-1793年8月28日)的部隊(duì)向撤退的敵軍[指揮官為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斐迪南(德語:Karl Wilhelm 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Wolfenbüttel;英語:Charles William Ferdinand, 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 Prince of Brunswick-Wolfenbüttel;1735年10月9日-1806年11月10日)]發(fā)起進(jìn)攻,這是他參加的第一場戰(zhàn)役。后來,他先后在皮舍格呂(法語:Jean-Charles Pichegru;1761年2月16日-1804年4月5日)和莫羅(法語:Jean Victor Marie Moreau;1763年2月14日-1813年9月2日)的帳下效力,莫羅率軍從一個(gè)難以防守的位置(位于施瓦本的心臟地帶)上巧妙撤退,他在這一過程中脫穎而出。1797年,他被晉升為騎兵少校;1798年,他跟隨路易斯·德賽將軍(法語:Louis Charles Antoine Desaix;1768年8月17日 – 1800年6月14日)一起參加了埃及-敘利亞戰(zhàn)役(英語:French campaign in Egypt and Syria),并留下了一份有趣而有價(jià)值的記錄。\n1800年6月14日,他跟隨德賽一起參加了馬倫哥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Marengo),并拿出了出色的表現(xiàn)。德賽在馬倫哥戰(zhàn)役中陣亡,他在德賽帳下效力的時(shí)候就表現(xiàn)得十分忠誠和謙恭,這使得他獲得了“第一執(zhí)政”拿破侖·波拿巴(法語:Napoleon Bonaparte;意大利語: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的信任,他被任命為帝國衛(wèi)隊(duì)精銳憲兵騎兵部隊(duì)的指揮官。在查獲喬治·卡杜達(dá)爾(法語:Georges Cadoudal;布列塔尼語:Jorj Kadoudal;1771年1月1日-1804年6月25日)-皮舍格呂陰謀集團(tuán)的各種分支機(jī)構(gòu)的過程中,薩瓦里表現(xiàn)出了高超的技巧和能力。他走到懸崖(位于諾曼底大區(qū)比維爾鎮(zhèn))邊上,那里是密謀者登陸的地方,他模仿保王派密謀者的手勢,試圖引誘阿圖瓦伯爵(即后來的查理十世;法語:Charles X Philippe de Bourbon, Count of Artois;1757年10月9日-1836年11月6日)登陸。但他卻沒有成功。\n當(dāng)昂吉安公爵(法語:Louis Antoine de Bourbon, Duke of Enghien;1772年8月2日-1804年3月21日)被立即處決的時(shí)候,他負(fù)責(zé)指揮駐扎在萬塞訥的部隊(duì)。于蘭(法語:Pierre-Augustin Hulin;1758年9月6日-1841年1月9日)主持軍事法庭,他后來指控薩瓦里(盡管沒有指名道姓)曾出面阻止自己向拿破侖送交一份請(qǐng)求寬恕的請(qǐng)?jiān)笗ㄟ@份請(qǐng)?jiān)笗鴵?jù)稱是于蘭自己起草的)。薩瓦里后來否認(rèn)了這件事,但他的否認(rèn)卻并沒有被歷史學(xué)家們普遍接受。\n\n\n拿破侖戰(zhàn)爭"},{"attributes":{"header":1},"insert":"\n"},{"insert":"1805年2月,他被晉升為師團(tuán)將軍。在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發(fā)生于1805年12月2日;英語:Battle of Austerlitz)爆發(fā)前不久,拿破侖派他去給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英語:Alexander I Pavlovich Romanov;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拉丁語:Aleksándr I Pávlovich;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送信,請(qǐng)求停戰(zhàn)。這一安排使得亞歷山大一世更加急切地發(fā)起一場會(huì)給俄軍帶來災(zāi)難的進(jìn)攻。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薩瓦里再次帶口信給亞歷山大一世,勸說他停戰(zhàn)。1806年戰(zhàn)役期間,薩瓦里在耶拿-奧爾施泰特會(huì)戰(zhàn)(英語:Battle of Jena–Auerstedt)之后率軍追擊普魯士軍隊(duì),在這一過程中他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勇氣。哈默爾恩圍城戰(zhàn)(英語:Siege of Hamelin)期間,他與敵軍進(jìn)行了談判。第二年年初,他負(fù)責(zé)指揮一個(gè)軍團(tuán),并于1807年2月16日在奧斯特羅文卡之戰(zhàn)[英語:Battle of Ostro??ka (1807)]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n1807年7月7日,《提爾西特條約》簽訂之后,薩瓦里繼續(xù)擔(dān)任法國駐圣彼得堡大使,但他的職位很快就被科蘭古將軍(為昂吉安公爵被殺事件的另一名同謀;法語:Armand-Augustin-Louis, Marquis de Caulaincourt;1773年12月9日-1827年2月19日)所取代。據(jù)說俄國皇太后[俄語:Мария Фёдоровна;英語:Maria Feodorovna,本名為Duchess Sophie Dorothea of Württemberg或Sophie Marie Dorothea Auguste Luise;1759年10月25日-1828年11月5日]十分討厭薩瓦里,這是他被召回的原因之一,但是更有可能的是,拿破侖于1807年年底處理西班牙事務(wù)的時(shí)候,認(rèn)為此時(shí)需要讓他的才華得到施展,從而使得法國能夠在西班牙境內(nèi)開展各種陰謀活動(dòng)。在獲得“羅維戈(位于威尼托大區(qū)的一個(gè)小鎮(zhèn))公爵”的頭銜之后,薩瓦里出發(fā)前往馬德里,此時(shí)拿破侖控制西班牙的計(jì)劃已經(jīng)接近完成。1808年3月至4月,繆拉(法語:Joachim Murat;1767年3月25日-1815年10月13日)和薩瓦里巧妙地利用了西班牙王室的內(nèi)部矛盾,并說服最近被迫退位的卡洛斯四世(西班牙語:Carlos IV Antonio Pascual Francisco Javier Juan Nepomuceno José Januario Serafín Diego de Borbón y Sajonia;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以及他的兒子、事實(shí)上的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西班牙語:Fernando VII Francisco de Paula Domingo Vincente Ferrer Antonio José Joaquín Pascual Diego Juan Nepomuceno Januario Francisco Javier Rafael Miguel Gabriel Calisto Cayetano Fausto Luis Raimundo Gregorio Lorenzo Jerónimo de Borbón y Borbón-Parma;1784年10月14日-1833年9月29日)將他們的權(quán)力移交給拿破侖。薩瓦里還勸說斐迪南七世穿越比利牛斯山,前往巴約訥——這使得他失去了王冠和自由,直到1814年復(fù)位。\n\n1808年9月,薩瓦里跟隨拿破侖一起參加了著名的埃爾福特會(huì)議,并與亞歷山大一世會(huì)面。1809年,他參加了法國與奧地利之間的戰(zhàn)爭,盡管在此期間他并沒有拿出什么突出的表現(xiàn)。\n1810年春,富歇(法語:Joseph Fouché;1759年5月21日-1820年12月25日)失寵,薩瓦里接替了他警政部長的職務(wù)。在這個(gè)職位上,他表現(xiàn)出了他一貫的技巧和對(duì)拿破侖的忠誠;這個(gè)被富歇(曾經(jīng)是雅各賓俱樂部的成員)去除了恐怖色彩的辦事處,如今成為了一個(gè)名副其實(shí)的法庭。在他那個(gè)時(shí)代發(fā)生的事件中,可以列舉出來的令人氣憤的暴行有:薩瓦里執(zhí)行拿破侖的命令,將德·斯戴爾夫人(法語:Anne Louise Germaine de Sta?l-Holstein,本姓Necker;1766年4月22日-1817年7月14日)流放到國外,并銷毀了她的作品《關(guān)于德國》。然而,馬萊將軍(法語:Claude Fran?ois de Malet;1754年6月28日-1812年10月31日)正在策劃一場不尋常的陰謀事件的時(shí)候,薩瓦里的謹(jǐn)慎被證明是錯(cuò)誤的,1812年10月23日,馬萊將軍的兩名同伙在床上抓住了他,并將他關(guān)押了起來,幾個(gè)小時(shí)之后他才獲救。薩瓦里的名聲再也沒有從這件事情所引起的嘲笑中恢復(fù)過來。拿破侖冊封他為羅維戈公爵(一項(xiàng)罕見但有名無實(shí)的世襲榮譽(yù),于1872年被撤銷),并在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意大利王國內(nèi)給他劃了一塊公爵封地。\n\n\n百日王朝(英語:Hundred Days)和晚年生活"},{"attributes":{"header":1},"insert":"\n"},{"insert":"拿破侖退位(1814年4月11日)的時(shí)候,他是最后一批離開拿破侖的人之一;1815年,拿破侖從厄爾巴島歸來(百日王朝)的時(shí)候,他也是第一批迎接拿破侖的人之一,當(dāng)時(shí)他正擔(dān)任憲兵部隊(duì)監(jiān)察長,并被冊封為法國貴族?;F盧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Waterloo)之后,他跟隨拿破侖一同前往羅什福爾,并與他一起乘坐“柏勒洛豐”號(hào)風(fēng)帆戰(zhàn)列艦前往普利茅斯。他不被允許陪拿破侖前往圣赫勒拿島,而是在馬耳他被“拘留”了幾個(gè)月。他逃出馬耳他,前往士麥那,并在那里居住了一段時(shí)間。后來,他帶著或多或少的憂傷四處漂泊,但最終被允許返回法國,并重新獲得了公民權(quán);后來他定居于羅馬。\n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爆發(fā),他再次受到人們的愛戴;1831年,他負(fù)責(zé)指揮駐扎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軍隊(duì)。在阿爾及爾指揮部隊(duì)作戰(zhàn)期間,他以高壓手段對(duì)待阿拉伯人首領(lǐng),并與法國民政部門產(chǎn)生了分歧。他與馬克西米連·約瑟夫·紹恩伯格(法語:Maximilien Joseph Schauenburg;1784年4月30日-1838年9月19日)一同率軍對(duì)生活在當(dāng)?shù)氐陌枮醴苼啿柯溥M(jìn)行了屠殺;他還誘使幾位阿拉伯人首領(lǐng)參加談判,并將他們殺死。由于身體狀況欠佳,他不得不回到法國,1833年6月,他在巴黎去世。\n\n\n (完)\n\n\n(聲明:以上內(nèi)容是本人從英文維基百科上翻譯過來的。本人翻譯水平有限,文章中可能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望見諒?。‐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