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經(jīng)》的啟示
第二,《陰符經(jīng)》與蘇秦后來成功的問題。 我們看了以上的資料,都知道蘇秦從秦國失敗回家以后,關起門來,苦苦地再來用功讀書。據(jù)說,讀的是周朝初期極富傳奇性的人物——姜太公(呂尚)所傳的那本《陰符經(jīng)》。因此,自秦漢以后,很多人都在找這本出過歷史性的大風頭、有旋乾轉坤之能的神秘奇書。學政治的,學軍事的,甚至學神仙道術的,統(tǒng)統(tǒng)都在找它。另外有個類似的傳說,圯上老人——黃石公,給了張良一本書,張良讀了以后才能再度出山,成為帝王師的風云人物。有人說,圯上老人給張良的,便是《素書》,因此許多人也拼命去讀《素書》,想在其中找出求得功名富貴的捷徑。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陰符經(jīng)》和《素書》,據(jù)學者們的考證,都是偽書,是后人所假造的。那兩本真書,早已收歸天上,不落人間了。而且我們現(xiàn)有的《陰符經(jīng)》有兩種:一種是所謂黃帝時代所著的《陰符經(jīng)》,是道書,當然也可以在其中牽強附會,套上政治學、軍事學、謀略學等許多大原理原則。還有另一種《陰符經(jīng)》便是所謂《太公兵法》,實際上都是偽書。書本雖然出于后世才人們的偽造,但它的內(nèi)容、價值,卻不可以因為是偽書便一筆抹煞。這等于國際市場上某些精良的贗品,不但可以亂真,甚而有時簡直可以同真了。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講蘇秦。他在家里,又下了一年晝夜關門苦讀的功夫,便很自信能說動當時的人君們。難道說《陰符經(jīng)》真有這樣神妙嗎?你若把流傳下來固有的《陰符經(jīng)》,或《太公兵法》,或者《鬼谷子》那些書都拿來研究一下,如果自己沒有高度的智慧,足資自我啟發(fā)的話,那你很可能要被那些書本所困擾,變成一個食古不化,迂腐而迷好神奇,愈來愈不切實際的“老冬烘”了。 但是,根據(jù)史料的記載,蘇秦再度出來的成功,的確是由研讀《陰符經(jīng)》所致。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在我們的古書里,所謂陰符也好,六韜三略也好,這些書本統(tǒng)統(tǒng)屬于謀略學的范圍。大體上,所有論說的內(nèi)容,都是用古代簡練的文字,根據(jù)天道、物理等奇正反復、陰陽互變、動靜互用的原則,來說明應用在人事上的原理。這所謂人事,包括了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社會等等人際關系的事務。蘇秦再讀《陰符經(jīng)》以后,啟發(fā)了他的思想,重新仔細研究當時的天下大勢,使他有了新的啟示,形成一套適合于當時國際形勢的新的謀略構想,因此便建立信心,自認為再度出山,必然可以切合當時人主們現(xiàn)實的需要,必定會采納他的意見而使自己達成愿望。 由這里,我們可以了解,世界上不管哪一門學問,必須要從讀書求知識,受教育而建立基礎。但是書本上的知識,都是由于前人的經(jīng)驗累積所集成的產(chǎn)品。當你吸收了這些知識經(jīng)驗以后,必須還要自己能夠消化,能夠加以發(fā)揮,產(chǎn)生出你自己新的見解,才是構成學問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呆呆板板地被它所范圍,那就變成了所謂的“書呆子”了。其實,書呆子的確也是人類文化的藝術產(chǎn)品,有他非??蓯鄣囊幻?。但是,往往運用到現(xiàn)實的事務上,便又很可能流露出非??蓞挼囊幻?,成為“百無一用是書生”古人名言的反映了。蘇秦他再度地出山,便是由書呆子的蛻化而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