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兼證辨證:脾肺氣虛證
2023-07-09 05:24 作者:從零開始學中醫(yī) | 我要投稿


凡是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動則益甚、多為氣虛。各位同學,我們在氣血津液理論學習過氣的概念,我們也在氣血津液辨證章節(jié),學習過氣虛證,這里我們就不再講解。沒有以上的理論基礎,你很難理解脾肺氣虛證的概念,

脾肺氣虛證
是指脾肺兩臟氣虛所表現(xiàn)的虛弱證候。多由久病咳喘,肺虛及脾;若飲食勞倦傷脾,脾虛及肺所致。
常見癥狀
食欲不振,腹脹便溏,久咳不止,氣短而喘,聲低懶言,乏力少氣,或吐痰清稀而多,或見面浮肢腫,面白無華,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細弱。
證候分析
本證主要以咳喘,納少、腹脹便溏與氣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脾為生氣之源,肺為主氣之樞。久咳肺虛,肺失宣降,氣不布津,水聚濕生,脾氣受困,故脾因之失健?;蝻嬍巢还?jié),損傷脾氣,濕濁內(nèi)生,脾不散精,肺亦因之虛損。久咳不止,肺氣受損,故咳嗽氣短而喘;氣虛水津不布,聚濕生痰,則痰多稀白。脾運失健,則食欲不振,腹脹不舒;濕濁下注,故便溏。聲低懶言,疲倦乏力,為氣虛之象。肌膚失養(yǎng),則面色晃白,水濕泛濫,可致面浮肢腫。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為氣虛之征。
病因病機
本證多因久病咳喘,耗傷肺氣,子病及母。
辯證要點
腹脹食少、便溏、咳喘氣短,與氣虛證并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