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德國“突擊虎”戰(zhàn)車:裝好這發(fā)炮彈 就教你們做人!

2018-12-17 16:00 作者:游民星空官方  | 我要投稿

本文作者:最后的防線

  二戰(zhàn)是奇思妙想不斷涌現(xiàn)的時期。其中,“突擊虎”無疑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存在。這不只是因為它安裝的巨炮,或是在《戰(zhàn)地5》中出場,另外,它還起源自虎式坦克這種傳奇武器。由于產量有限,加上前線的需求緊迫,二戰(zhàn)德國只把少量的虎式底盤用于生產變形車,“突擊虎”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故事發(fā)端于斯大林格勒——在這座以蘇聯(lián)最高領導人命名的城市,德軍陷入了“由鋼筋和混凝土建成的地獄”。

游民星空
《戰(zhàn)地5》中的突擊虎,如果看到它朝你開火,你最好還是放棄任何掙扎的想法,和現(xiàn)實中8分一發(fā)的裝填不同,游戲中它的裝彈速度被提升了幾十倍


  當時,蘇聯(lián)人將整個城市改造成了堅固的防線,為摧毀它們,德軍甚至投入了重型火炮,但后者在混凝土建筑前依舊無能為力。面對連續(xù)不斷的炮擊,蘇聯(lián)守軍堅持了超過兩個月,并讓德軍付出了重大損失。在遭遇慘敗之后,德國人意識到,他們需要一種大威力的巷戰(zhàn)武器。

游民星空
“突擊虎”的誕生源自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的經(jīng)驗教訓


  在立項之初,“突擊虎”計劃安裝一門210毫米的大口徑榴彈炮。但由于榴彈炮的開發(fā)出現(xiàn)了滯后,加上其威力也無法滿足要求,整個計劃一度陷入瓶頸。

  但就在項目進退兩難時,一種德國海軍開發(fā)的武器卻吸引了陸軍。在1940年代初,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曾設計過一種380毫米口徑的重型火箭炮——即“61型火箭發(fā)射器(Raketenwerfer 61)”,它可以將數(shù)百公斤的炸藥射向水下,摧毀藏匿于淺海的敵軍潛艇。

游民星空
進行陸基發(fā)射試驗的“61型火箭發(fā)射器”,該發(fā)射器后來被移植到了“突擊虎”上


  這種火箭炮于是被移植到了“突擊虎”上。從結構上看,它實際是一種短管火炮,炮身長度僅為口徑的5.4倍。

  按照一則定律:炮管長度與口徑的比例越小,火炮的射程就越近,炮擊的準確度也越低——為此,工程師們在380毫米炮彈的底部安裝了火箭助推裝置,這也是該武器被稱為“火箭發(fā)射器”的原因所在。“突擊虎”使用的380毫米炮彈包括兩種,其中一種是空心裝藥破甲彈——它引爆時產生的高速射流能穿透2.5米的混凝土墻;另一種是普通的高爆彈——其內部填充了大約125千克炸藥,能令巷戰(zhàn)像拆遷一樣簡單。

游民星空
“突擊虎”高爆彈的分解特寫


  在開火時,一門大炮的炮組要考慮兩個最基本的因素:距離和風速——它們直接影響了炮擊的準確性。但“突擊虎”的情況要更為復雜:由于火箭彈的助推燃料受溫度的影響極大,其射程和彈道經(jīng)常出現(xiàn)改變:一般來說,在15度的常溫下,“突擊虎”的炮彈可以被拋到5560米外;但在嚴寒狀態(tài)下,這一數(shù)字經(jīng)常無法達到5000米。

游民星空
“突擊虎”開火時的景象


  每一枚“突擊虎”的炮彈重量都超過了340千克——幾乎與5個成年男子的體重相當。正是因此,在搬運炮彈時,乘員需要依靠液壓設備的幫助,但即使如此,一輪裝填的時間還是達到了8分鐘以上,這在后來的作戰(zhàn)中產生了許多問題。

游民星空
裝彈中的“突擊虎”乘員


結構

  與虎式坦克相比,突擊虎的另一個變化在于上層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它的設計都受到了一種蘇聯(lián)自行火炮——SU-122的影響。在蘇軍中,SU-122也大體扮演著與“突擊虎”相同的角色——即強行摧毀敵軍的堅固據(jù)點。

  SU-122設計給“突擊虎”的最大影響,就是令后者拋棄了虎式坦克的垂直裝甲,并更換了傾斜式裝甲,其厚度則被增加到了150毫米——這一厚度在當時可謂絕無僅有,令“突擊虎”可以抵御絕大部分坦克炮的直接射擊。

游民星空
“突擊虎”裝甲配置示意圖


游民星空
“突擊虎”的設計得到了蘇聯(lián)SU-122自行火炮的啟迪


  但與此同時,“突擊虎”的重量也突破了65噸的大關。這一數(shù)字是當時普通坦克的兩倍左右,至于其機動性則變得更為惡劣:越野狀態(tài)下,它們的最高時速只有不足20千米。

游民星空
“突擊虎”的四視圖


研發(fā)

  “突擊虎”的設計在1943年8月完成,隨著項目通過,批量生產的準備工作也正式開始。

  按照最初的計劃,工廠每個月將提供10輛“突擊虎”,然而,但考慮到該計劃會影響虎式坦克的生產,他們最終做了一個折衷的決定。

  按照新設想,工廠將不會為“突擊虎”專門生產底盤,相反,它們會廢物利用,對大修中的虎式坦克進行改裝。也正是用這種辦法,柏林的阿爾凱特工廠(Alkett)在1943年夏天生產出了“突擊虎”的原型——由于某些原因,原型車的上層結構采用了廉價的軟鋼——它在防護能力上也無法與品質更好的裝甲鋼同日而語。

游民星空
新下線的“突擊虎”原型車


游民星空
試驗場上的“突擊虎”原型車


  這輛原型車的測試結果喜憂參半:“突擊虎”的炮火威力令軍方非常滿意,但準確性、裝填時間卻過于漫長,全車的機動性也令人失望。另一個問題在于炮彈的供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德軍都沒能生產出足夠的380毫米空心裝藥破甲彈,令“突擊虎”只能攜帶高爆彈投入戰(zhàn)斗。另外,其測試還多次出現(xiàn)拖延,當工作完成時,前線的局勢已經(jīng)非常緊張。

測試和服役

  1944年8月1日下午,駐扎在華沙的德軍發(fā)現(xiàn)自己被裝進了一個死亡陷阱:所有波蘭居民都拿起了武器,從四面八方攻擊駐軍。狹窄的街道、堅固的建筑和頑強的抵抗者,這一切都讓趕來增援的德國人陷入了困境。為鎮(zhèn)壓起義,他們調集了幾乎所有的新式武器。

游民星空
在華沙與起義軍作戰(zhàn)的德軍,當?shù)匾彩恰巴粨艋ⅰ钡牡谝粋€戰(zhàn)場


  在完成測試后不久,“突擊虎”的原型車直接開往了戰(zhàn)場:8月中旬,它攜帶12發(fā)炮彈抵達了華沙市區(qū)。為了最大限度地進行宣傳,德軍還破天荒地拍攝了這種“秘密武器”轟擊起義軍的影像——在駭人的呼嘯聲中,一枚380毫米炮彈破膛而出,將半棟公寓樓夷為平地。

游民星空
當時德國新聞宣傳片截圖:其中展示了一輛部署在華沙城郊的“突擊虎”


  然而,這次行動也再次證明了原先的問題:380毫米火箭彈的性能不盡人意。它的準確性仍有待提升,另外,在轟擊混凝土建筑時,高爆彈的表現(xiàn)大體良好,但面對磚砌房屋時卻是另一種情況。由于炮彈巨大的穿透力,它們經(jīng)常穿過墻壁,徑直插入地下,期間,其爆炸的威力也會被土壤吸收。

  正是因此,在第一輛原型車抵達華沙后不久,另一輛新“突擊虎”也攜帶著調整過引信的炮彈抵達了前線。與此同時,相關的生產也在后方進行。雖然此時的戰(zhàn)局已是江河日下,但由于希特勒本人的偏愛,“突擊虎”的生產仍然像涓涓細流一樣持續(xù)了兩個月。

  所有量產型的“突擊虎”都完成于1944年夏秋之交,其第一輛于8月13日下線,最后一輛則在9月21日組裝完成。這些車輛和原型車存在一定的區(qū)別,比如量產車的火炮內有36根膛線,而原型車只有9根——這種變化會對火炮的彈道帶來影響。

  1944年夏末,德軍用這些新下線的車輛組建了三個“裝甲突擊臼炮連”。按照編制,這些連隊都下屬兩個排,每個排各擁有兩輛“突擊虎”。同時,為運送給養(yǎng)、人員和設備,并為自行火炮提供戰(zhàn)場支援,所有連隊還有一輛半履帶裝甲車、4輛牽引車和14輛卡車和轎車等作為配屬載具。

  作為最早裝備“突擊虎”的部隊,第1000裝甲突擊臼炮連組建于1944年秋天,它們的經(jīng)歷非常有趣,因為其前身是正是被派往華沙的兩輛“突擊虎”;在完成對起義的鎮(zhèn)壓后,這支特殊的分隊又被派往匈牙利,試圖鎮(zhèn)壓一起反德政變:按照計劃,如果匈牙利人負隅頑抗,它們就將轟平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但幸運的是,這項喪心病狂的計劃并沒有得到執(zhí)行。

游民星空
第1000連在1944年10月時的編制,該連下屬兩個排,每個排有兩輛“突擊虎”,有資料顯示,后來該連擁有的“突擊虎”上升到了6輛


  在從匈牙利返回后,利用新收到的車輛和人員,這支分隊很快被擴編成了第1000連,而他們的下一個戰(zhàn)場位于西線。在這里,希特勒正在籌備著一場規(guī)模驚人的賭局。1944年末,利用夜幕和秋霧的掩護,他開始向德國西部調集大軍,準備通過一次大膽的襲擊,突入西方盟軍的戰(zhàn)線,進而制造一次新的“敦刻爾克”:在軍事歷史書上,這場戰(zhàn)役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突出部戰(zhàn)役”。

  按照計劃,第1000連也將加入對美軍的攻擊。最初,該連被配屬給了第15集團軍,后來又先后被調撥給第67軍和第6裝甲集團軍——這些部隊都位于進攻部隊的北翼,與之一道抵達的還有在9月末組建的第1001連。

  當“突擊虎”開赴戰(zhàn)場時,沿途卻呈現(xiàn)出一副慘淡景象。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交通,由于路況過于惡劣,甚至在進攻開始后數(shù)天,許多部隊仍然滯留在后方,“突擊虎”也根本無法前進。

  關于這兩支部隊的參戰(zhàn)情況,現(xiàn)有資料的記載已不甚明確。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當時,第1000連一共擁有3輛可行動的戰(zhàn)車,第1001連則有4輛——其中,后者的部署區(qū)域在靠近德國-比利時邊界的迪倫(Duren)附近。

  按照一份未證實的報告,在此期間,第1001連曾用一發(fā)炮彈擊毀過三輛盟軍坦克——不過,這種說法可能純屬杜撰:雖然“突擊虎”火力強大,但每發(fā)炮彈的威力只與普通的250千克航空炸彈相當——在戰(zhàn)場上,它很難實現(xiàn)如此夸張的殺傷效果,除非受害的坦克肩并肩地排在一起。

  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在突出部戰(zhàn)役中,“突擊虎”的問題遠遠超過了成績。在開火時,它們會產生強烈的聲響和閃光,從而引來敵人的注意,在很多情況下,它們只發(fā)射一枚炮彈,便會引來數(shù)十門美軍火炮的壓制。同樣,由于全重超過了65噸,“突擊虎”的行走裝置經(jīng)常不堪重負。

結局

  在冬天,已經(jīng)有“突擊虎”因為故障徹底報廢,而在1945年春天,隨著德軍不斷敗退,這一數(shù)字更是節(jié)節(jié)攀升。到3月時,大部分“突擊虎”都被自己的乘員炸毀或拋棄:備件越來越少,機械磨損越來越嚴重——最終,這兩個連隊(當然還有1945年1月才投入戰(zhàn)斗的第1002連)都被迫放棄了全部裝備,徒步向后方撤退。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1945年戰(zhàn)爭結束前,被德軍遺棄的“突擊虎”


  但并非所有的“突擊虎”都灰飛煙滅,在戰(zhàn)爭結束時,至少有三輛這種自行火炮落入了盟國手中,其中一些在接受完戰(zhàn)后測試后便被拆解,另外有兩輛則幸存下來,成了博物館中的展品。第一輛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另一輛則在德國明斯特。其中,前者可能是在1944年撤回后方的原型車,這輛車后來在1945年夏天被紅軍繳獲,并和著名的“鼠”式坦克一道被運送回國。

游民星空
和鼠式坦克一道被運回蘇聯(lián)的“突擊虎”原型車


游民星空
陳列在德國明斯特戰(zhàn)車博物館中的突擊虎


  總的來說,“突擊虎”是一項失敗的設計:裝填緩慢和超重的問題,已經(jīng)完全蓋過了其性能中亮點。在將裝甲提升到150毫米后,其重量較虎式坦克上升了約20%,這導致傳統(tǒng)和行走裝置不堪重負;另外,低精確度的火箭炮也從來不是摧毀堅固據(jù)點的最佳選擇——直到二戰(zhàn)結束后、短程地對地導彈的出現(xiàn),相關問題才迎刃而解。

  與現(xiàn)實中的失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突擊虎”在游戲中的出鏡率卻異常之高。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風行于歐美的二戰(zhàn)熱潮;不僅如此,“突擊虎”本身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特點,比如大威力的主炮、帶有工業(yè)朋克風格的外觀,以及產量稀少催生的神秘感——它們都滿足了軍事愛好者們對“秘密武器”的終極幻想。

  第一輛“突擊虎”何時出現(xiàn)于游戲已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1990年代末,它的身影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日本廠商推出的《大戰(zhàn)略2》等策略游戲中。而在2000年前后推出的即時策略游戲《突襲》系列中,玩家也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游民星空
《突襲》中的突擊虎


游民星空
《英雄連2:西線大軍》資料片中的突擊虎(遠景處)


  同樣,“突擊虎”也并非在《戰(zhàn)地》系列中第一次出現(xiàn),在《戰(zhàn)地1942》的資料片“秘密武器”中,它們也曾在若干張地圖中出現(xiàn),同時,這些游戲也基本還原了“突擊虎”的技術特點,比如強大的火力和緩慢的裝填。在近來,一些二戰(zhàn)策略游戲也沒有忘記它,《英雄連2:西線大軍》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召喚一輛“突擊虎”的花費也相當驚人,而且它們也正如現(xiàn)實中一樣笨拙和遲鈍,玩家部署這些武器時必須格外小心。類似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在《戰(zhàn)地5》中,每天都有數(shù)千輛“突擊虎”被召喚出來,以遠超真實情況的射速轟擊著負隅頑抗的敵人。這也是歷史的詭異之處:一種現(xiàn)實中完全失敗的武器,卻在虛擬世界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德國“突擊虎”戰(zhàn)車:裝好這發(fā)炮彈 就教你們做人!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林州市| 田阳县| 河西区| 莱阳市| 凯里市| 涪陵区| 长宁区| 多伦县| 屯门区| 平遥县| 荃湾区| 突泉县| 佛坪县| 白银市| 曲周县| 贵南县| 鹤壁市| 诸城市| 宜昌市| 鞍山市| 天水市| 旬阳县| 武穴市| 台南市| 宜都市| 房山区| 万荣县| 望江县| 新余市| 德安县| 繁峙县| 绿春县| 永昌县| 盘锦市| 恩施市| 灵石县| 保靖县| 陆川县| 东山县| 扶风县|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