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神】為了斬斷扭曲奇跡而踏上的苦痛之路

鳴謝:我是看了 @我不是張醫(yī)城 的視頻,才對瀆神這款游戲重新燃起了興趣。
之后看了@十一點睡粥老師 的瀆神細節(jié)詳解。更加了解了游戲的許多內(nèi)涵。
然后,自己買了游戲,照著@琴南傾北 的全流程視頻又自己通了一遍游戲。
最后,又從知乎@佟佳斡啜 的專欄里吸取了大量的相關知識。
此為專欄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c_1274530515199549440
雖然站在諸位巨人的肩膀上,但能力有限,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此文章基本上是記得什么寫什么,有許多詳細的細節(jié),由于篇幅問題,以及各位大佬早已提及,便不再贅述了。
如文內(nèi)有任何問題,只是我的個人理解問題,如文內(nèi)部分有較好的靈光一閃之處,則是受到了粥老師以及佟大佬的專欄啟發(fā)。
再次感謝四位創(chuàng)作出的優(yōu)秀作品。

前言:縱使在玩過那么多游戲的今天,我仍然不敢相信,竟然有一款游戲可以將故事內(nèi)容與游戲玩法結合的這般緊密。
這樣的結合,使初嘗游戲的玩家,踏上了一場堪比“苦修”的旅行。很多人在一開始便放棄了。
留下來的人,則在蛛絲馬跡中,了解了那充滿災難的過去,并逐漸明確此行的真正目的。
——斬斷罪孽,自此這個世界,將不再有扭曲的神跡。不再有至高無上的教團,愚昧的大眾曾將“一切”托付給死后的“夢之彼岸”。而我,只是希望你們不必再貪圖“死后的天堂”,我將你們失去的“自由”還給你們。而你們將如何選擇呢?

于尸體堆積的小山中蘇醒,這些尸體,頭戴與玩家相同的兜鍪。

腦中不禁同時浮現(xiàn)出幾個問題:我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嗎?他們因何而死?他們是否只是死了不久,否則肉身為什么沒有腐壞呢?我被拋棄于此,莫非只是因為我是漏網(wǎng)之魚嗎?殺死他們的是誰?我是為了復仇,才會在此蘇醒的嗎?
所有的問題,化為靈魂三問: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干什么?
主角:默哀同道會的一員。 在這個自愿受苦即有可能得到“神跡”的神奇世界。同道會的成員選擇了“失去說話”的能力,換取了“死后肉身不腐”的神跡。
借用他們的神跡,堆積如山的尸體卻成了統(tǒng)治這片大陸的“神母會”威懾“異端”的最好手段。
主角被“拋尸”于此的原因,是因為他從萬母之母的胸膛中,拔出了那柄纏繞著荊棘的“孽刃”。即主角手中的那柄劍。

這柄孽刃的傳說,是一名深感有罪的女子,用圣父的偶像(雕像)錘擊自己的胸口,請求懲罰,結果求錘得錘,偶像化為了鋒利的大刀,刺穿了她的胸口。
于是,圣光降下,女子化為了石像,周圍則鮮花盛開。這位虔誠的女子,被信徒們奉為“萬母之母”,誕生了后來的“神母會”。

而這柄劍似乎有吸收罪惡的作用,擅自拔出這柄劍,使男主被視為了異端。
似乎是僥幸不死的主角,握著這柄孽刃,斬殺了巨大的怪物后,一路抵達了小鎮(zhèn)阿爾貝羅。
雖說是“罪孽之劍”,但它的威力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似乎其破壞力還比不上“圣途”上扭曲信徒手中的巨大車輪。

拿著這柄劍能做什么呢?一路小跑,想要往更遠的地方看看,最終,卻殞命尖刺叢中。
啊,旅途就要這樣結束了嗎?主角的兄弟們,至少還層層疊疊的躺在一起,主角則因肉身不腐,掛在了尖刺叢上。

然而,神奇的一幕發(fā)生了。一群奇怪的小天使拉著主角的身體,將他帶往了“神圣真主”的神龕,在他稍稍站穩(wěn)時,便將孽刃交還到他的手中。
主角神奇的重生了!

于是,我終于明白,原來主角并不是“沒有被殺死”,而是“神圣真主”賜予了他“不死之身”。一切,都并非僥幸。
主角的全部信息:
1,不能說話。(所以配音就省了)
2,擁有斬斷罪惡的孽刃,擁有特殊功能,但威力一般。
3,身體不滅、不腐、不死。(表現(xiàn)了“神跡”,也解釋了主角為啥可以在“神龕”復活。)
4,身體機能和普通人差不多,沒有飛天遁地的本事。
因此,我有了疑問:這“不死”神跡,真的不是為了讓主角“反復受苦”而被神設下的詛咒嗎?

游戲的機制設計,相當反人類。
1,從高處墜下,或掉落尖刺。并不會從崖邊“損血”復生,而是直接被判定為死亡。
2,復生的主角,則會被傳送至上次祈禱的“神龕”。然而神,對眾生是公平的。你的每一次祈禱,雖然會恢復你的生命,但同時,也會使你殺死的每一個敵人,重新復生。
3,神龕彼此之間的距離極遠,前期恢復體力的手段,唯有血瓶一途。然而血瓶前期很少。在抵達下一處神龕的旅途中,一次失誤,足已令你一路上所有的閃轉騰挪,前功盡棄。
4,在神龕前的懺悔,只會恢復你的生命值,而不會恢復你的信仰(魔法值)。游戲中恢復大量信仰的方法,只有使用孽刃割傷自己的手。
在這個世界,信奉的是“苦痛奇跡”,“神圣真主”恢復你的體力自然只是為了你能繼續(xù)遭受“苦痛”,如果這樣理解,以上四條便全是為了貼合設定而故意為之了。
由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默哀同道會,所信奉的乃是“神圣真主”這位“苦痛奇跡”的原始締造者。
這款游戲,并沒有像許多游戲那樣,為了迎合玩家,而使操作更加簡單、舒適。向當今的游戲市場妥協(xié)。
他們設計游戲時一切的扭曲、反人類,全都是為了突出 一個體能接近凡人的人在這片扭曲大陸下的無力感。

游戲中看似頗為荒唐的設計,不止一處。
比如這個裝備飾品的誦經(jīng)念珠,這一看便是其他游戲中的裝備槽。
看到這里,我不由得去想,不過是繩結上綁著一些念珠,隨便找出幾段繩子不是就可以打開裝備槽了嗎?為何一定要找念珠繩結,主角真是死腦筋啊。就算是給裝備開啟鑲嵌寶珠的“孔洞”,只要找到專業(yè)的鍛造師,交錢就行。
幾個念珠,又何必那么麻煩呢?

然而,正是這串念珠引出了故事里最大的一條支線,少女?恩格拉夏。
她喜歡橄欖樹森林,善良,心靈手巧,可以制作出完美的念珠串。
“神母會”認為這位少女制作的念珠可以得到神靈的賜福。所以,它將恩格拉夏以外,制作念珠的人視為異端,迫害他們,收繳他們的財物(主要還是為了這個)。恩格拉夏得知此事后,再也無法快樂起來。
后來,“神母會”失德,瘟疫降臨,莊稼與人民的生命一起枯萎,只有被少女眷顧的那片橄欖樹森林獲得了神跡。恩格拉夏離奇死亡后,橄欖樹也隨即枯萎,她的尸身則被村民們埋葬在橄欖森林下。永遠陪伴她心愛的橄欖樹。


而在游戲中,為我們制作念珠的,便是當年被囚禁在牢籠之中的“念珠會”成員“索利達”。

她當年被囚禁時,獲得了神跡,被關在籠子里的她,牢籠化為了金子,她自己則變成了藍色的魂火,永生永世制作著念珠串,不得超生。
當時,由于念珠會的成員,大量地受到了“神母會”的屠殺,制作念珠的人,恐怕已只剩下這一位牢籠里的幽靈。
而她所在的位置,卻是在主角所屬的“默哀同道會”地下。這一點看來是頗可玩味的。
看來,為了推翻“神母會”虛假的信仰,默哀同道會已經(jīng)默默做了許多準備工作。

游戲中,主角的其他屬性,皆與神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
生命值的增長,來自于以劍創(chuàng)傷自己,獲得神跡的女神。她將刺傷自己的神跡之劍分享給你。以此提升你的生命值。
信仰最大值的提升,則來自于藍色的圣膏。

而正是這個圣膏,引出了后期頻繁出現(xiàn)的“神母會”最強戰(zhàn)斗力“圣膏軍”。
主角身上攜帶的血瓶。想要灌滿它則需要另一處神跡。
不停流出“圣血”的哀慟之泉。此神跡,據(jù)說是在偽造信仰,制造“掘墓大主教”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那些信徒們,得知此事,分別拿著空的瓶瓶罐罐來接滿它流出的血。

提升攻擊,劍技技巧的,則是散落在大陸各處的孽刃神龕。

這些神龕不知由誰建造,也不知為何建造。但雕像中的女人,會將自己的淚與罪傳遞“孽刃”,減輕她們自己的痛苦,以此提升孽刃的威力。

同是“苦痛奇跡”誕生的產(chǎn)物。但“神母會”的信仰,與其他教團并不相同。
不同,且具有嚴重的排他性。
他們信奉的并非是“神圣真主”。而是由“神圣真主”創(chuàng)造的第一奇跡“扭曲圣父”。
以及第二奇跡“萬母之母”。

神母會并非將所有“最高意志”降下的奇跡,一視同仁。只要不符合“神母會”教義,或者不能為教會所用的“奇跡”,都將被視為異端。
主張“眼見為實”的屈膝者修會(赤足朝圣者)。其創(chuàng)立者為尼坎諾,他與他的門徒們,束縛自己,限制自己的行動,只為腳踏實地,走過每一片土地,見證自己追尋的真理。
而教會將其視為異端,囚禁了修會的全員,命令他們唾棄自己的信仰。屈服的人,遭受到了所有人的唾棄,而絕不服從的人,則成了被封禁在“神圣禁忌之墻”里發(fā)狂的怪物。
他們的圣師在無力地反抗下,遭受到了慘絕人寰的折磨,并被活埋。只有一片指甲,被最為虔誠的教徒扯下,為了保護這片“圣物”,他假裝背棄了自己的信仰。遭到了同伴們的唾棄。
這片指甲,成為了后來主角獲得“圣物”之一,裝備上它,主角便可以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獲得與尼坎諾相同的神跡。

尼坎諾,象征著那個時代,追求真理者的下場。

一位名叫奧莉婭的美麗女子,因為過于美貌而受到他人的崇拜,就連工匠們雕刻神像時,都要來找這位女子,依照她的容貌雕刻圣像。
這當然逃不過“神母會”的監(jiān)視,認為她動搖了“神母會”信仰的教徒們,準備把她打作異端。而她為了保全性命,則以“滾燙的橄欖油”潑面,毀掉了自己的容顏。
這被視為“虔誠”的表現(xiàn),神跡降臨,她的面容始終保持著油潑時的樣子,偶爾還會冒出青煙。教會則滿意地將她封為“焦容圣母”。并建立了“焦容圣母修道院”。

在她死后,第二次神跡降臨,她成為了“修道院”內(nèi)的庇護神祗,似乎是為了緩解臉上焦灼的疼痛,寒風吹過山脈,本來氣溫極低的雪山,成為了朝圣者們的“群峰墓地”。
在愚昧的崇拜與暴力下,焦容圣母雖然保住了性命,但至死也逃避不了自己對自己的責問,她象征著屈服者的下場。

被制裁的異端,受到的制裁,并非只是單純的死亡。
比如有一群被定為“異端”的人,他們被押往寒冷的雪山,進行勞作。在皮鞭與寒冷的折磨下,整個雪山都回蕩著他們的慘叫。
索珂蘿一位心地善良的少女,向“神圣真主”日夜祈禱,希望她可以代為承受這些受難者的痛苦。于是“神跡”降臨了。那些受難者遭受的鞭打與酷刑,果真轉移到了這位少女的身上。
“神母會”得知了這個消息,對外宣揚“永痛侍女”的神跡,對內(nèi),則利用神秘的法術,將這種神奇的能力用在了“圣膏軍”的身上。至此,這些圣王旗下的精銳部隊,不會再感受到疼痛,因為他們受到的傷害,將永遠地轉移到被囚禁在“萬母之母”大教堂的“永痛侍女”身上。

她口不能言,身體被特質(zhì)的緞帶束縛,永世承受著痛苦,卻又不死不滅。
一位為了底層祈禱,甘愿為他們受苦的少女。最終卻被“神母會”做成了保護教會的“圣膏軍”們的工具。何其諷刺。
這便是替底層祈福的下場。

當然,如果你只是想逃避,茍且偷生,那恐怕也是不行的。
比如棘發(fā)女士 特圖狄拉。她在十五歲時,頭發(fā)變?yōu)榱死w細的荊棘。這應該便是神圣真主降下的苦痛奇跡。但這在“神母會”看來,一定會將其當做詛咒,并將其判定為巫女,處以極刑。
為了茍活,她躲避到遠方的教堂(據(jù)大佬推測為焦容圣母修道院),每日虔誠的祈禱。但當她的棘發(fā)被發(fā)現(xiàn)時,修女們?yōu)榱吮H约海瑢⑻貓D狄拉秘密處死。并將其分尸,拋尸三處,令其永生永世不得安息。
本該是人們一直追求的苦痛奇跡之一的荊棘長發(fā),卻被代表著信仰的信徒親手毀滅。
(這句是大佬的原文,出自第三篇,我覺得特別好,就搬過來了)

那么這些異端真的便永生永世不得超生了嗎?
事實上并非如此,因為還有一個名為“真靈圣墓修會”的組織。
他們會默默收集“異端”的骸骨,將其重新下葬,只是希望他們死后也能重新到達“大夢境的彼岸”。收集“骸骨”與尋找“特圖狄拉”被分為三部分的尸首,便成為了游戲中重要的支線。

當然,“真修會”這樣的作為,自然不會得到“神母會”的原諒。在高壓之下,“真修會”被迫改名,如今也只剩下一位老教父,依然固執(zhí)地完成著自己的教義。
在百年之間,一位年輕的教士,因為知道了“活著的奇跡”永痛侍女的存在,舍棄了自己安葬“異端”的教義,認為“永痛侍女”才是自己該服侍的人。
當主角殺死圣膏軍,將轉移痛苦的三枚避難所印記交還給永痛侍女后,她終于結束了永世的折磨,去往了“大夢境的彼岸”。老神父則將“真葬束結”交給了主角,希望他轉交給這位已經(jīng)變老的教士,想起自己曾經(jīng)宣誓過,需要履行的教義。
失去永痛侍女的教士,本來失去了活下去的目標,這時主角的到來,使他找到了活下去的意義。再度在教堂找到這位教士,他已與神父合力完成了對棘發(fā)女士 特圖狄拉的安葬。
于是,我們獲得了游戲中最強的禱文 棘發(fā)曲。

它的效果,十分像“永痛侍女”替代圣膏軍承受傷害的效果。一開始這件事令我頗為詫異。
但后來,我猜測,可能在大夢境的彼岸,這位教士已作為媒介,令特圖狄拉與索柯羅相遇。
索珂蘿教給了特圖狄拉,免除棘發(fā)帶來痛苦的方法。
作為感謝,她也終于可以勇敢地站出來,為主角抵御所有邪靈帶來的傷害。
看來她和永痛侍女終于到達了“大夢境的彼岸”,不但獲得了勇氣,而且不再痛苦。

有人關照死者,自然便也有人照顧生者。
?舔舐者圣會便是這樣的群體。瘟疫發(fā)生時,這群低階神職人員被圣王派遣到阿爾貝羅。
因為多年的倒行逆施,奇跡已經(jīng)不會在“神母會”的成員身上降下,他們的“圣膏”與“禱言”對于病人也已完全失效,知道事態(tài)無法控制的圣王,將大門關閉。
?舔舐者圣會便是被圣王拋棄的低階神職人員,看著病患不斷增加的他們,已經(jīng)沒有了為病患療傷的手段,為了緩解他們的痛苦,一位醫(yī)護人員開始親吻病患的額頭,“神跡”忽然降臨。這位病人就此痊愈,后來,其它的神職人員開始模仿這一行為。

奇跡開始陸續(xù)降臨,但發(fā)生奇跡的時候,卻越來越少。這群人開始研究“藥材”。并成立了圣會。
奇跡給人以希望,但走出困境并不能完全仰仗奇跡。他們開始學習如何將人民從“瘟疫”中解救出來。
主角的出現(xiàn),緩解了圣會之中藥材的短缺。
身為不死之人,在獲得這些“藥材”時,還難免死上幾次,這群身為凡人的醫(yī)生,想要活得“藥材”,其困難程度可見一斑。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操縱的這位“不死”的凡人,終究還有點作用的時候。

我們來看看這些年,教會都做了哪些騷操作。

這些年“神母會”將威脅到自己的“奇跡”稱之為“異端”,并將其坑殺。對自己統(tǒng)治有利的“奇跡”,則肆無忌憚地揮霍使用,“奇跡”已經(jīng)逐漸放棄了教會。而教會的覆滅,還要從一張畫作說起。


這位畫師擁有“神筆馬良”一樣的神跡,“神母會”命令他畫一幅代表“教義”的畫作。
即是這幅“受難的牛身中,誕生月光圣子”的畫作。瞥見端倪的教團成員,將畫師的畫作盡數(shù)封印,又將這畫師殺死。并將畫作中飛翔而出的“天使”,一一通過咒術牢籠封禁起來。

而將主角屢次帶離死地,使其在“神圣真主”神龕前復生的,正是這些小天使。

接受諸多神跡加護的主角,生命堪比巨人,信仰直接連通“神圣真主”。
至強孽刃在手,棘發(fā)女士守護身側。而教團封禁的道路也被一條條打通,從最初的步履維艱,到如今的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一次次斬斷扭曲的奇跡,讓主角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
自信與傲慢,也逐漸在玩家心中成長。
但是,一切真的那么簡單嗎?如果主角內(nèi)心中包含虛榮與貪婪,只是單純覬覦王位。那這一切也只不過是“圣王”的更迭而已。
在爬上灰燼山上的王座時,主角將如同當年想要成為圣王的狂熱信徒一樣,被帶有余溫的灰燼拖入灰層之中,焚燒殆盡。只留下與默哀同道會的兄弟們一樣的兜鍪,不再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那么,應該如何才能攀登到王座之上,斬斷一切的罪孽呢?

在游戲中,有一項懲罰機制。
在主角每次死亡時,他的信仰值都會被荊棘遮蓋一部分,這看起來不過是一個正常的“游戲設計”。如果不想去死亡地點撿尸。那么前往一種特定的神龕禱告,便可清除主角的罪孽,以此恢復信仰最大值。

這一切看似普通的設計,實際上竟隱藏著終極的奧秘。
為何圣王,壞事做盡,自己也并沒有進行“苦痛試煉”,最后卻可以以有罪之身,獲得“苦痛奇跡”,成為“奇跡幼子”呢?
答案,便在分布于大陸各處的雕像。這種雕像是由“無言圖書館”中被封印的秘術制成的特殊物品。它可以吸收信徒的罪孽。使信徒不經(jīng)過“苦痛試煉”,依然可以達到“大夢境的彼岸”。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近似于作弊的伎倆,激怒了“神圣真主”,使奇跡再也不會降臨在“神母會”的信徒身上。
主角握著可以吸收罪孽的劍,想要使這片被詛咒的大陸歸于正常,結束神罰,便只有用這把劍擊碎雕像,吸收掉所有“神母會”信徒逃避背負的罪孽。


背負整個大陸的罪孽,主角登上了灰燼山的王座,以這柄可以擊殺一切“奇跡”的劍,貫穿自己的身體。這樣留存于這片大陸最后的活著的奇跡,也消失了。
可是......為這片大陸斬斷奇跡的主角,卻成為了眾人膜拜的新的奇跡。
就像最初的“扭曲圣父”——“三字之結”一樣。


人們究竟需要的是信仰,還是為自己無處安放的心,找一個安慰呢?

瀆神整個游戲游玩下來,感覺充滿了藝術氣息。雖然我對宗教完全不感興趣。
但那個在被“宗教”統(tǒng)治的大陸上,那種莫名的壓抑,卻不停地從屏幕里傳遞給我。
過去,在這片大陸上發(fā)生了許多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我只能看著這些悲劇,卻無力去對他們進行任何的改變——那已經(jīng)是發(fā)生過的事情了。
或許我唯一能抓住的便是現(xiàn)在,斬斷這片大陸與奇跡的聯(lián)系。但經(jīng)歷了扭曲的痛苦之路,卻只發(fā)現(xiàn),這只是一次輪回。什么都沒有發(fā)生改變。
當然,關于游戲里的“痛苦神跡”,我所復述的并不完全,對游戲感興趣的,可以去看我最初分享的專欄?;蛘呤怯H自到游戲內(nèi)游玩,這一定有相當不同的體驗。
最后,感謝您能閱讀至此,祝你渡過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