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13:酒宴上的火并,王倫的死亡之路

我大概五六歲開始記事兒,那時候父母已經(jīng)四十出頭,他們活得無比壓抑、辛苦和局促。他們?yōu)闈q一級工資而緊張焦慮,為能否評上職稱而寢食難安,為了是否給姑姑多寄10塊錢而深夜大吵……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有意氣風發(fā)的時代,只是在嚴峻生活的磨礪才,變得如此狹隘逼仄、姿態(tài)難看。
對于每一個生活的感受者和記錄者來說,時常他親眼看到的,會給他深固難徙的印象,在他未看到的種種,都是模糊而充滿主觀印象的。
在林沖的眼中,王倫的形象很是不堪。
那個冬天的清晨,他朱貴的引領下第一次走進梁山,見到了坐在聚義廳中的王倫。
面對窮路來投的林沖,作為主人的王倫無疑是倨傲的。
曾經(jīng),他是風塵仆仆來京城趕考的窮書生,林沖是這個城市中高貴的禁軍軍官,他們屬于兩個不同階層,便是王倫主動搭訕林沖,林沖也未必愛搭理他。
誰知世事難料,有一天驕傲的林沖竟然來求他收容,這給他極大的心理滿足,同時也讓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卑,進而心生警惕——這樣的林沖,能夠甘居自己之下嗎?
經(jīng)過短暫的權衡后,他決定拒絕林沖。

但林沖是柴進介紹來的,在江湖上也有名號,王倫不想把事情做絕,他當即安排下豐盛酒席,拿出50兩白銀:我家廟小,配不上林教頭才華能力,還請另尋他處。
王倫雖然拒絕了林沖,但他的態(tài)度是不堅定的。在林沖的苦苦請求和朱貴等人的進諫下,他又提出三日內(nèi)讓林沖交上“投名狀”的條件,最終在楊志出現(xiàn)后,他勉為其難地留下了林沖,給他了第四把交椅——只超越了一個朱貴。
林沖很憋氣。林沖對王倫很痛恨。
他被逼上梁山就已經(jīng)萬般委屈了,沒想到王倫竟還不愛要他,沒想到竟然只讓他做第四位——在他的心理預期里,作為威風凜凜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倫應該熱烈歡迎他的,起碼應給將第二把交椅給他的。他怎么也不能屈居于武藝低微、江湖沒名的杜遷和宋萬之下??!
這王倫真是太欺負人了!林沖這時大概殺心已起,但他只能隱忍。雖然他武藝高強,但這地盤是人家王倫打下的,手下的杜遷宋萬以及所有的小嘍啰,都是王倫的人。他孤身一人,便是強力奪了梁山之主,也坐不安穩(wěn),只能等待機會。
機會很快就來了。
晁蓋等人截取生辰綱后被官軍追捕,也來投奔梁山??搓松w他們?nèi)硕鄤荼?,又有十萬貫生辰綱在手,如此已經(jīng)客大欺店了,王倫再次拒絕他們?nèi)牖铩?/span>

強援來到,林沖頓時有了膽氣。他獨自來訪,雙方互道仰慕之后,便互相試探,在吳用的刻意挑唆下,林沖當時就下了決心。
王倫設宴款待晁蓋等人,便是在這酒宴上,林沖殺死了王倫。隨即在王倫的血泊中,將晁蓋推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王倫被殺后,還被林沖割下首級,以“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為他蓋棺定論?!耙幻媸剐D啰去大寨里擺下宴席;一邊叫人抬過了王倫尸首”,估計也就隨便挖個坑埋了。
梁山的創(chuàng)始人如此凄涼下場,也是一件讓人齒冷的事情。
王倫只是拒絕林沖和晁蓋等人入伙而已,他并沒有要害哪個好漢的性命。便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也實在無必死之罪。
林沖火并王倫時,曾經(jīng)憤怒地說,這梁山泊便是你的?
是的,這梁山泊不是王倫的,但這地方是王倫一手創(chuàng)建的,他對梁山有著肇始之功。
當林沖在朱貴的引領下,走進梁山之時,抬眼看到:
“見座大關,關前擺著刀槍劍戟,弓弩戈茅,四邊都是擂木炮石……二人進得關來,兩邊夾道遍擺著隊伍旗號。又過了兩座關隘,方才到寨門口?!?/span>
如此因地布陣、隊伍整肅,可見王倫也是有才能的。又安排朱貴在湖邊開酒店,作為梁山的前哨和情報站。若朱貴要上山時,便會射出一支響箭,對面自會派船來接——如此井井有條的布置調(diào)度,王倫也是有想法的。

最重要的是,王倫目光如炬,他一眼看中梁山泊的地形最適合占山為王。晁蓋也好,宋江也罷,都是在王倫的基礎上發(fā)揚光大。
然而,也正是因為梁山的地形太好了,被更多想要造反的人覬覦。“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王倫便是不嫉賢妒能,敞開大門歡迎各路豪杰,他就能坐穩(wěn)第一把交椅?看看后來的晁蓋,宋江上梁山后便將之架空,很快就中箭死去,趕緊給宋哥哥讓地方。
如此,王倫是必死無疑的,只不過如何死,死在誰的手里而已。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王倫手下的杜遷、宋萬和朱貴,此后的地位飛速下降,早已喪失了話語權。此后梁山上見過王倫的,就只有既得利益者林沖、晁蓋一系人馬,他們說什么便是什么,王倫對梁山的開創(chuàng)之功被徹底抹去,他只能以不堪的形象呈現(xiàn)在后來者面前。
誰知道他有過怎樣的人生,他是怎么走上這條路的?
“我是個不及第的秀才,因鳥氣合著杜遷來這里落草?!弊髡呖床簧贤鮽悾粚υ蛞还P帶過。是什么“鳥氣”呢?我們不知道。王倫雖然心胸不夠?qū)拸V,但如果只是尋?!傍B氣”,也未必就要當強盜不可吧?

除非是天生的亡命徒,絕大多數(shù)人除非處處碰壁,走投無路,是不愿意走上造反這條路的。史進是地主家的傻兒子,魯智深是不識字的武夫,林沖是體制內(nèi)的軍官,但凡還有一條路,他們都拒絕造反。
而王倫,他是個讀書人,他的外號是“白衣秀士”,有一種風度翩翩的士人風采。而“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他竟然更早選擇了當強盜,這背后,也必有一番艱難曲折的路程。
可惜了,我們都不知道。他早早死在親手創(chuàng)建的梁山上,他的血染紅了他建起來的聚義廳。他的身后是不是被遺忘,就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惡評,就是死不足惜的輕蔑。
連一聲嘆息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