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武當派發(fā)展全史

梁羽生筆下的武當派也算是長期背景板了,剛好最近在做梁羽生筆下的張三豐的視頻, 順便梳理了梁書武當?shù)膬?nèi)容,干脆出一篇文。
其中關于《武當一劍》的內(nèi)容,此書部分內(nèi)容與《白發(fā)魔女傳》存在沖突,故雖然我采信了連載版,但也是取二者的交集,同時由于《武當一劍》總體和其他作品關聯(lián)不大,故當二者存在沖突時,以《白發(fā)魔女傳》為準。
南宋中葉,武林中就已有武當存在,絕學為七十二手連環(huán)奪命劍法,同時根據(jù)《還劍奇情錄》和《鳴鏑風云錄》,此時達摩劍法尚屬少林,武當應當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少林的分支。
這女子唰唰唰連刺三劍,姿勢美妙之極。第一招似是少林派達摩劍法的“金針度劫”,第二招忽地變成了武當派連環(huán)奪命劍法中的“龍頂奪珠”,第三招卻又似是峨嵋派越女劍法中的“玉女投梭”。
《鳴鏑風云錄》
張元吉不愧是武當?shù)诙茏又械牡谝桓呤?,雖然是在盛怒之中,劍法卻是絲毫不亂,出手凌厲之極!
......
張元吉見他的未婚妻一心向著“野漢子”,更是又氣又恨,當下咬緊牙根,一聲不響,把武當派的七十二手連環(huán)奪命劍法使得凌厲無比。
《瀚海雄風》
澹臺一羽續(xù)道:“那本達摩劍譜本來是少林派的始祖達摩尊者在嵩山面壁一十八年之后,所妙悟出來的一套劍法,要練成這套劍法,當然還得有極上乘的武功根基,所以劍譜所載,不只劍法,還有精深博大的武學綱要,我在這石窟里窮研了幾十年,也只敢說是但窺藩籬,不敢云登堂入室。
《還劍奇情錄》
但是到了大約南宋末年,少林武當分家,《達摩劍法》傳到了武當派。不過隨后不久,武當派疑似被毀,達摩劍法也被蒙古國師阿圖真拿走。
到了宋代末年,少林武當分家,達摩劍譜流入武當派之手,元兵入侵之后,這本劍譜忽然失掉,武林英俊,紛紛尋找,誰也不知道它的下落。
直到三十多年前,才給我打探出一點消息,原來這劍譜竟然是在戰(zhàn)亂之中,被蒙古皇帝的一個國師阿圖真奪去,保護這劍譜逃難的十多名武當?shù)朗慷荚跀耻娭袘?zhàn)死,故此外間無人得知。阿圖真看不懂這本劍譜,傳給了他的徒弟麻翼贊,麻翼贊知道這是寶物,但也參透不了其中妙理。于是他想出了一個計劃,招請漢人中的武學名家給他參詳,有真實才學的名家十九不愿為韃子效勞,間或有一兩個人貪圖富貴去了,卻不料因此反招了殺身之禍?!?br>《還劍奇情錄》
于是少林弟子張三豐逃出少林寺,重創(chuàng)武當派。
張三豐還創(chuàng)下了太極功法,于是武當派的絕學自此變?yōu)樘珮O功。
黃臉僧冷笑道:“你知不知道,武當派的祖師張三豐是從我們少林寺逃出去的,二百年來,武當派的道家弟子,從來沒有人敢上少林寺,俗家弟子,也只有一個牟獨逸來過?”
《武當一劍》
玉羅剎與那老人斗搶攻勢,一招一式,毫不放松,分寸之間,互爭先手。玉羅剎劍法奇絕,似前忽后,似左忽右,雜有各家劍法,卻又無一招雷同。那老人的掌法也極怪異。盡管他出手迅若雷霆,疾如風雨,身法步法卻是按著“八門”“五步”絲毫不亂。這“八門”“五步”的進退變化,本是太極派鼻祖張三豐所創(chuàng),稱為“太極十三勢”,太極拳講究的是以柔克剛。
《白發(fā)魔女傳》
張三豐重創(chuàng)的武當派,以掌門人印信和張三豐的遺物為掌門權力象征。
兩名武當?shù)茏?,手捧玉盤,已經(jīng)站在無名真人的兩旁。一個盤子里放的是掌門人的印信,一個盤子里放的卻是一件破舊的道袍,這件道袍乃是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的遺物。這兩樣物事是武當派掌門人權力的象征。
《武當一劍》
而且武當派自此分為俗家弟子和道家弟子,一般俗家弟子只能練連環(huán)奪命劍法,道家弟子才能學太極劍法,只有極少數(shù)經(jīng)過暗中考察的俗家弟子才有可能學太極劍法。
這里面有個原故,原來太極劍法乃是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晚年所創(chuàng)的,由于這套劍法博大精深,奧妙無窮,要想練成,除了內(nèi)功方面,必須有相當深厚的基礎之外,還得弟子本身,有上佳的資質(zhì)(領悟力強),故此武當?shù)茏?,都是先練“七十二手連環(huán)奪命劍法”,有成之后,然后再由師父量才施教,傳以太極劍法的?!傲坎攀┙獭保蔷筒皇侨魏稳硕伎梢詫W了。另一方面,因為張三豐是道士,由他傳下來的不成文規(guī)矩,太極劍法十九都是傳給道家弟子,極少傳給俗家弟子的。原因是張三豐恐防俗家弟子容易在江湖上惹事生非,所以選擇又更嚴格。不是完全不傳俗家弟子,而是除了道家弟子所必須具備的那兩個條件之外,俗家弟子還必須經(jīng)過本門長老的暗中考察,確信他是人品好的,這才傳授。武當派這個不成文規(guī)矩,直到明末清初,方始逐漸改變。
《武當一劍》
元明之交,武當派已傳至第三任掌門牟獨逸,這也是武當派出現(xiàn)的第一任天下第一劍客。
牟家因而成為武當派中影響力頗高的武學世家,傳了十數(shù)代,在明末還出了新一任的武當掌門牟滄浪,以及武當三劍客之一的牟一羽。
原來這個少年名叫牟一羽,他的牟家正是在武當派中歷史最長的武學世家。武當派自張三豐創(chuàng)派至今,一共傳了十一代,歷代弟子,不論是內(nèi)功還是劍法,都是道家弟子勝于俗家弟子的。但只有一個例外,在第三代弟子中,有一個叫做牟獨逸的俗家弟子,他的劍法不但冠于同門,而且是當時天下第一劍客。這個牟獨逸就是牟一羽的祖先,從牟獨逸開始,牟家世代相傳,都是武當派的弟子,從未中斷,至今亦已差不多有兩百年了。不過,自牟獨逸之后,雖然不能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但卻沒有出過像牟獨逸這樣的杰出人物了。
《武當一劍》
此時達摩劍法為武林異人澹臺一羽舍命奪回,但他后來也因劍譜而死,他臨死前將達摩劍法托付給了陳玄機的外祖父陳定方。
這人是我的朋友,臨死之前,對我說出這件秘密,我一來不憤這本劍譜流入韃子之手,二來自己也想成為武功天下第一的劍學大師,便偷入元宮盜這劍譜,僥幸被我得手,連殺了十八名蒙古武士,終于將這本劍譜拿到手中,我便隱姓埋名,逃匿到這石窟之中。
......
澹臺一羽卻慘笑道:‘我為了躁進貪功,苦練上乘內(nèi)功,這才走火入魔,已是無法可以救治?,F(xiàn)在我也不知能捱到幾時,只是有件心愿若然未了,我死也難以瞑目?!?br>......
只聽得澹臺一羽吁了口氣,再緩緩說道:‘我心目中可以交托這本劍譜的有三個人,其中一人未必肯要,另一人我卻又不愿交給他,算來算去,只有交托給陳定方陳大俠了。
《還劍奇情錄》
但隨后武當掌門牟獨逸竟然為了劍譜與陳定方一番大戰(zhàn),事后陳定方重傷而死,達摩劍法歸牟獨逸所有。
“哪知澹臺一羽早已死了,牟獨逸因為大弟子失蹤,也恰巧在那一日尋來,他比陳定方先到一步,已將劍譜搜到,正在得意忘形的高聲誦贊,陳定方亦已跨進洞中,兩位并肩齊名的大俠便在石窟之內(nèi)陌路相逢。
......
這些事情我都是以后知道的。當時也不知道他們怎樣爭論起來,兩位被武林中人視為泰山北斗的人物,竟然為了這本劍譜,舍死忘生的大斗一場。
《還劍奇情錄》
于是陳定方之女陳雪梅意圖奪回達摩劍譜,遂有《還劍奇情錄》之故事,因與本文正題無關,故不多做劇透,有興趣的去看原著。
總之,在《還劍奇情錄》事情中,達摩劍譜最終為云舞陽所得,也隨著云舞陽的去世而正式丟失。
這部書里還有個比較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牟獨逸的徒孫、原第五任武當掌門上官天野棄掌門之位不做,轉拜畢凌風為師,乃有《萍蹤俠影錄》中的一代魔頭上官天野。
自此武當派陷入沉寂期。武當派自牟獨逸死后開始淪為背景板,待到張丹楓崛起,又被張丹楓、烏蒙夫、石驚濤等四大劍客和張丹楓之徒、天山派祖師霍天都繼續(xù)壓制,存在感微薄到找不見。無論是天下第一高手,還是天下第一劍客,梁書中兩大最有含金量的頭銜就和他們關系不大了。
直到明末,才有《白發(fā)魔女傳》中卓一航的師父紫陽道人從天山派祖師霍天都手中奪過天下第一高手和天下第一劍客之名,是為梁羽生自武當建立,唯一兼任雙天下第一頭銜的高手。
卓一航是天下第一劍客的高徒,看了也不禁由衷佩服。
......
原來數(shù)十年來,武林中人,都推許武當派的紫陽道長是天下第一高手
《白發(fā)魔女傳》
同時,紫陽道人也獲得了一些失傳數(shù)百年的達摩劍法殘招,還讓卓一航學了。
說卓一航自被白石道人逼迫回山之后,心中郁郁,鎮(zhèn)日無歡,幸紫陽道長留有劍譜給他,長日無聊,唯有窮研劍譜以解岑寂。在劍譜中他發(fā)現(xiàn)有幾招怪招,武當劍法都是一套套的,獨有這幾招怪招,首尾并不連貫,無法應用。卓一航去問師叔,才知這幾招是達摩劍法中的招數(shù),達摩劍法共一百零八式,原是武當派的鎮(zhèn)山劍法,可是在元代中葉,《達摩一百零八式》的真本忽然不見,于是代代傳下遺言,要后世弟子尋覓此書。同時這一百零八式的真本雖然失蹤,但因故老相傳,還大略記得幾個招式。紫陽長老將它錄入劍譜之中,以前也曾對卓一航說過,只是卓一航不知這幾招便是達摩劍式罷了。
《白發(fā)魔女傳》
明末確為梁羽生宇宙中的武當全盛期,除了擔任天下第一高手數(shù)十年的紫陽道人,還有耿玉京、東方亮、牟一羽等武當三劍客光大門戶,耿玉京還助袁崇煥取得了寧遠大捷,甚至連努爾哈赤都為其所刺殺。
天啟六年正月,清軍大舉渡遼河攻寧遠??倲?shù)十三萬,號稱二十萬。寧遠袁崇煥的守軍只有一萬。但結果卻是袁崇煥以少勝多,不但擊退清軍的進攻,而且令敵方的主帥努爾哈赤也受了傷。努爾哈赤在同年七月,回到離沈陽四十里處的叆雞堡逝世,年六十八歲。據(jù)說努爾哈赤是在戰(zhàn)場上被一個少年劍客刺傷的,這個少年劍客就是耿玉京。
......
但據(jù)知者說,他就是別創(chuàng)武當支派的東方亮。至于在武當山上的武當派本支,由于有一個精明能干的牟一羽擔任掌門,亦是更加興旺了。他們?nèi)诵惺虏煌删筒煌?,但能夠光大武當門戶則一。因此又有人將他們合稱“武當三劍客”。
《武當一劍》
然而,自卓一航棄武當掌門不做,前往西域后,武當派便因為斷了掌門傳承,持續(xù)衰落。(上官天野對此點了個贊,武當每次衰落都是因為沒了掌門弟子)。
《七劍下天山》中,韓志邦意外獲得了失傳數(shù)百年的達摩劍法。
韓志邦使出新學掌法,居然三招兩式,就打敗強敵,大喜若狂。他見佛像搖搖欲倒,急忙搶過去扶住,忽地眼睛一亮,瞥見佛像下有一本殘舊的小書,他輕輕拿了起來,吹去書上的塵埃,揭開一看,只見里面的文字,奇形怪狀,和裝舍利子的盒子內(nèi)所刻字體一樣,他一個也認不得。揭到最后,才看到兩行漢字,這兩行字是:“達摩易筋經(jīng),留贈有緣者?!钡紫掠袔仔行∽肿⒌溃骸耙话倭惆耸?,式式見神奇,九圖六座像,第一扎根基?!弊詈笠恍行∽?,是“后學無住謹識,唐貞元五年九月。”韓志邦看了,仍是莫名其妙,但見此書古雅可愛,也就隨手塞在行囊中。直到許多年以后,他才知道,達摩禪師是南北朝梁武帝時,自印來華的高僧,也是“禪宗”的創(chuàng)立者,“易筋”“洗髓”二經(jīng)是達摩禪師武功的精華,壁上的一百零八幅畫像,就是武學中著名的“達摩一百零八式”真本??上ыn志邦只學了三十個式子,而最重要的,扎根基的前六個坐式,他卻根本不學,以致雖有奇遇,后來還是吃了大虧,這是后話
《七劍下天山》
同時,書中的桂華生因父親石天成之故,成為了卓一航的隔世弟子,同時,張華昭因遇到卓一航之徒辛龍子,也成了卓一航的隔世弟子。二人又從韓志邦處學到了失傳數(shù)百年的達摩劍法,桂、張二人傳道受業(yè),這才重振武當,桂仲明還成了武當派北支的開山祖師。
往后十年,桂仲明成了武當派北支的開山祖師,按卓一航遺命,張華昭也列入了武當門下,學了達摩劍法,算是桂仲明的師弟。
《七劍下天山》
張華昭和易蘭珠結婚,但并未生子。而桂華生與冒浣蓮結婚后,生有三子為石川生、冒廣生、桂華生,不過在后續(xù)作品里他們的名字也來回變動,而且三人的長幼次序也有諸多說法,我們綜合三書說法,應當可以確定正確順序為石廣生、冒川生、桂華生。
那人道:“小姓冒,名廣生?!眳嗡哪镆汇担侨诵Φ溃骸拔沂歉赣H的姓。我父所生三子,各各姓氏不同?!眳嗡哪锏溃骸斑@是為何?”冒廣生道:“我父本來姓石,隨義父姓桂。生下我們?nèi)值?,大哥復姓歸宗,名石川生,我隨母親之姓,承繼我外祖父冒辟疆的香煙。三弟才隨父姓,名桂華生?!?br>《江湖三女俠》
這個旅人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少年人,名叫做桂華生,正是武當派北支掌門人,又是名列“天山七劍”之一的桂仲明的第二個兒子。雖然是仆仆風塵,仍掩蓋不了他的英風豪氣。
《冰魄寒光劍》
蕭青峰道:“桂仲明前輩與冒浣蓮女俠結為夫婦,共生三子,一依父姓,一依母姓,一依義父之姓,各各不同,大哥叫冒川生,二哥叫石廣生,三弟叫桂華生。三人中冒川生內(nèi)功最高,桂華生劍法最好。他輩份極高,若然他肯伸手,雷震子絕對不敢逞強,呀,只不知道他是否尚在人間?”
《冰川天女傳》
張華昭、桂仲明均在《江湖三女俠》開始前去世,
只聽得鐘萬堂道:“前輩劍俠凌未風逝世之后,聽說武當北支的老掌門桂仲明前年也去世了。而今中原的劍客,遠不及老一輩的造詣了!”
......
原來這老丐婆正是“天山七劍”中的易蘭珠!“天山七劍”成名于康熙初年(事跡詳見拙著《七劍下天山》),隔了四五十年,飛紅巾、凌未風、張華昭、桂仲明、冒浣蓮等人已先后逝世,“天山七劍”就只剩下易蘭珠和武瓊瑤兩人了。
《江湖三女俠》
桂仲明三子中,冒川生和桂華生均在《江湖三女俠》有出場,桂華生隨后又是《冰魄寒光劍》男主角,幫助華玉公主獲得了冰魄寒光劍,又與其結婚,生有一女桂冰娥,即《冰川天女傳》的女主冰川天女。
石廣生作為三兄弟中唯一從未有過正式出場的一位,于《冰川天女傳》開始前去世。
那幾個道士乃是武當山本宗弟子,技業(yè)得自冒川生的二弟石廣生親授,石廣生十幾年前已經(jīng)逝世,這幾個道士在武當山本宗中,算得是輩份頗高的有地位的道士了。
《冰川天女傳》
桂華生也在《冰川》開始前就已去世。
唐經(jīng)天道:“爹,你不是叫我下山之后,順便尋訪桂華生伯伯的下落嗎?桂華生伯伯已經(jīng)過世了,這個冰川天女,就是桂華生伯伯的女兒,她可不是外人,你不怪我?guī)貋韰⒓舆@次的聚集吧?!?br>《冰川天女傳》
冒川生則去世于《冰川天女傳》,在峨眉開壇授業(yè)完畢,又經(jīng)呂四娘的點化后,安然坐化,福壽全歸。
忽見冒川生端坐壇上,閉目垂首,面上帶著慈祥的笑容,大殿內(nèi)數(shù)百人等,一齊肅立,鴉雀無聲,呂四娘合十贊道:“帶發(fā)修持數(shù)十年,先生妙道悟人天,勘破色空無世相,更欣衣缽有真?zhèn)?!?br>《冰川天女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桂華生并未將絕學全部傳給冰川天女,而是將它們藏在了魔鬼城。后來在《彈指驚雷》中由齊世杰獲得。
據(jù)說那位尼泊爾的華玉公主曾創(chuàng)下了“冰川劍法”,桂華生晚年把冰川劍法與武當派武功,熔于一爐,某一年重游魔鬼城,把他們夫妻合寫的一部武學秘笈埋藏魔鬼城中,曾有言道:“絕世武功,留待有緣”。
唐經(jīng)天的妻子冰川天女在父母去世的時候還很年輕,她懂得冰川劍法,但也還未盡得家傳。
《彈指驚雷》
同樣也是在《冰川天女傳》中,登場了此后直至梁書結束,武當派最有存在感的角色——雷震子,雷大掌門。
不過雷大掌門的故事也頗多,他最早還是個帥哥,結果被謝云真毀了容,于是因而和謝云真、蕭青峰結了仇,這部分具體就不展開了,詳見《冰川》。
雷震子本來號稱‘玉面狐貍’,給謝云真利劍毀容,又眇一目,把謝云真和我恨到極點。
《冰川天女傳》
而在《冰川天女傳》冒川生在峨眉開壇授業(yè)后,他任命雷震子為繼任掌門,冰川天女則接過他的衣缽成了長老。
冒川生微笑道:“知道了就好了,掌門師兄日前上書給我,說是年老力衰,難任艱巨,請我另立掌門,我瞧你這一年多來,修養(yǎng)頗有進益,掌門的擔子,就由你挑起來吧?!?br>......
現(xiàn)在冒川生指定冰川天女是他的衣缽傳人,又要雷震子有大事須取決于她,那即是說冰川天女從今日起便是武當派的“長老”,亦即“太上掌門”。
《冰川天女傳》
總體,武當派經(jīng)歷了張華昭、桂仲明和冒川生三兄弟光大門楣之后,也正式恢復到了和少林寺齊名的“泰山北斗”地位(實際影響力遠弱于天山和金門),因而在隨后的作品中屢屢參與重要事件,當然了,參與這些事的人物幾乎都是雷大掌門。
比如《云海玉弓緣》里孟神通舉辦武林大會,雷震子就作為武當掌門參加了,還擺了個九宮八卦劍陣。不過這里梁羽生記錯了,前作《冰川》里是靈山派擺了個九宮八卦陣刁難武當派,然后由冰川天女破陣的。
武當派的九宮八卦劍陣,是以九個精通連環(huán)奪命劍法的人,按九宮八卦方位布成的,自從明末武當派的黃葉道人創(chuàng)此劍陣之后,百余年來只用過三次,一次是對付女劍客玉羅剎,一次是對付大魔頭韓重山、葉橫波夫婦;最后一次則是在十余年前,冒川生在峨嵋山“開壇結緣”的時候,對付云山派的九名弟子。
《云海玉弓緣》
而雷大掌門的陣法當然是被孟神通請來的高手東海長明島坎離劍屠昭明破了,隨后屠昭明意圖挑戰(zhàn)雷震子,由江南接戰(zhàn),并在金世遺的暗助下獲勝。
屠昭明固然是大獲全勝,但他也沒有料到,武當派劍陣的奇妙之處仍然超出他的意想之外,以至到了最后的那一剎那,他仍然不免受傷。
武當派一敗涂地,雷震子又怒又驚,只見屠昭明緩緩行來,向他笑道:“屠某僥幸,闖出貴派劍陣來了,雷大掌門有何吩咐,在下洗耳恭聽!”他竟然不顧自己受傷,辭鋒咄咄,分明是要迫雷震子和他動手。
《云海玉弓緣》
雷大掌門隨后不開心,于是要挑戰(zhàn)孟神通,孟神通則讓師弟陽赤符接戰(zhàn),之后就是標準的雷大掌門面色鐵青結局。不過隨后冰川天女在金世遺的暗助下戰(zhàn)勝陽赤符,維護了武當派的尊嚴。
陽赤符哈哈笑道:“雷大掌門,可還要再比下去嗎?”雷震子面色鐵青,一言不發(fā),忽地將長劍一拋,便即退下。
《云海玉弓緣》
而到了《冰河洗劍錄》,武當派仍然是泰山北斗地位,雷震子的師弟抱拙道人參與了金世遺大鬧邙山等諸多事件,雷震子本人則參與了寶象法師舉辦的金鷹宮武林大會,反正也都是在里面當攝像頭,畢竟這倆戰(zhàn)斗力都不如唐經(jīng)天,更別說和江海天比了。
忽聽得一陣鼓樂聲,金鷹宮的護法大弟子又接了兩位客人進來,要奏樂迎接的當然不是等閑人物,眾人定睛看時,只見進來的是一男一女,男的是武當派掌門雷震子,女的是邙山派掌門谷之華。
《冰河洗劍錄》
下一本《風雷震九州》中,邙山舉辦武林大會,雷大掌門又作為貴賓參與,而且派出了門派二號人物松石道人迎戰(zhàn)天下第二高手竺尚父的仆人。
第二天,客人果然絡繹而來,其中重要的人物,由谷中蓮、白英杰親自招待的有少林派的主持大悲禪師,有武當派的掌門雷震子,有峨眉派的長老法華上人,以及這三派的門下弟子不下百人之多。葉凌風陪著師母接待貴賓,應付得體,獲得許多稱贊,不在話下。
......
松石道人是武當掌門雷震子的師弟,以一口長劍而能使出“九宮八卦陣”的劍法號稱武林一絕,在武當派中是第二號人物,在中原的武林之中,也可以擠進十大高手之列。
《風雷震九州》
然后松石道人當然被竺尚父的仆人暴打了,竺尚父的仆人繼而挑戰(zhàn)雷大掌門,戰(zhàn)敗,雷大掌門遂正式和竺尚父比試。
青衣漢子走上來笑道:“主人有命,我只好舍命陪君子,再接雷大掌門的高招了??墒堑糜性捲谇埃业拇蚍ㄊ欠窆饷髡?,我可是不知道的??!
......
青衣漢子口中噴煙,精神不免略分,若能生效,也還罷了,一不見效,心里慌亂,敗得更快,只聽得雷震子剛數(shù)到一個“八”字,喝一聲:“倒!”那青衣漢子果然應聲而倒。但卻又不是全身倒下,而是雙膝跪地,“咚、咚、咚”的向雷震子磕了三個響頭。
《風雷震九州》
然后雷大掌門就被竺尚父用木劍,而且是以武當派的劍法擊敗了,由此可見竺尚父定位頗高,參考江海天的戰(zhàn)斗力來說,竺尚父或許不弱于唐曉瀾。不過雷震子敗后察覺到了竺尚父劍法的瑕疵,成功修補了劍法的不足。但這波還是雷大掌門丟人了。
群雄看得又是好笑,又是驚詫,笑聲彩聲,混成一片。竺尚父忽地冷冷說道:“雷大掌門,你勝了我的仆人,難得,難得!好啦,你的威風逞夠了吧?”
......
雷震子睜大了眼睛看著他,竺尚父笑道:“雷大掌門別客氣,說真的,我倒是要向你請教。請你看看我使的這路‘九宮八卦陣’劍法對是不對?”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雷震子這才知道對方竟是要用這把木劍,而且是使他武當派的鎮(zhèn)山劍法來對付他。
......
就在眾人看得眼花繚亂之際,忽聽得“叮當”一聲,寒光流散,劍氣煙消,雷震子的那柄長劍,已經(jīng)脫手飛出!眾人連看也未看得清楚,也不知他是怎么輸?shù)摹?br>雷震子一片茫然,這剎那間竟似呆了。但見他背負雙手,低頭沉思,似乎正在思索一個難解之謎。
......
原來雷震子畢竟是在這一路劍法上下過苦功的,對方給他彌縫了兩處破綻之后,觸發(fā)他的靈機,他也終于想出了一個變化,把這路劍法最后的一點瑕疵除去了。而這個變化則是竺尚父未曾想出來的。
《風雷震九州》
《俠骨丹心》開場就是雷大掌門的關門弟子秦元浩被文道莊父子坑了,打算大鬧江海天給女兒辦的婚禮會場。不過秦元浩后來在本書中娶了封妙嫦,也算是武當派難得有一位混的比較成功的配角。
之后就到了《牧野流星》,孟華學了無名劍法以后也用武當?shù)膭Ψ☉?zhàn)勝了武當?shù)母呤帧?/p>
混元子面紅耳熱,說道:“當真英雄出在少年,佩服,佩服,尊師是誰?”要知他是武當派第二代的成名人物,輩份甚高,輸了一招,不能不說幾句門面話,以見他的氣度,保持他的身份。
《牧野流星》
之后孟華在崆峒派給師傅丹丘生洗冤,雷大掌門也作為旁觀者參與了,而且屢屢?guī)兔先A說話。
在場的賓客連金逐流在內(nèi),十九都不認識這個老道。不過武當派的長老雷震子,和少林寺的兩位高僧卻是知道,這個老人是當今崆峒派輩份最尊的玉虛子。
......
武當派長老雷震子性情剛直,像洪鐘般的大聲說道:“不錯,清理門戶是你們本門的事情。但按照武林規(guī)矩,要是案情尚有可疑之處,當事者不服的話,外人也可以說幾句公道話的。要不然你們請我們來做什么?”
《牧野流星》
最后《絕塞傳烽錄》中,天山派舉行慶典給掌門唐嘉源確定名分時,雷大掌門又作為外賓來了,而且和他一起來的還有我們的老朋友陳天宇的師父蕭青峰,這兩位估計都是一百多歲的老壽星了,本來就比唐經(jīng)天大一輩有余,愣是熬死了唐經(jīng)天。
天山僻處邊陲,中原的武林同道來的不多。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唐嘉源之作為天山派新任掌門,是早已成為事實的了。倘非和天山派的交情特別深厚,也就用不著這樣熱心來參加實際上等于是“追認”的儀式了。
不過還是有幾位鼎鼎大名的武林人物前來參加慶典,他們都是和天山派有著特殊交情的。
一位是崆峒派的掌門丹丘生,他是天山派記名弟子孟華的師父。
一位是武當派的掌門人雷震子,他和天山派的已故掌門人唐經(jīng)天乃是至交。
一位是青城派的長老蕭青峰,他也是唐經(jīng)天生前的好友,并且是柴達木義軍首領之一的蕭志遠的叔父。
少林派也派了一位達摩院的長老前來,這位長老法號無礙,數(shù)十年精研佛學,在武林中的名氣卻并不大,遠遠不及上述三人。
另外一位知名“外賓”則是楊炎的義父繆長風,不過他在天山住了將近二十年,也差不多等于是自己人了。
《絕塞傳烽錄》
再往后的《劍網(wǎng)塵絲》《幻劍靈旗》中提到,武當五老合力被20歲出頭的齊勒銘(天下第一高手齊燕然之子)斗敗,持續(xù)丟人。不過因為齊勒銘功力全失,所以他們也沒有找齊勒銘的麻煩。而且隨后武當派尤其是玉虛子,都為齊勒銘和衛(wèi)天元洗冤出了不小的力。此書中雷大掌門應該去世了。
二十年前,他曾與武當五老比劍,武當派的劍術是人們公認為各大門派之首的。但他,當時只不過是二十歲剛剛出頭的他,只憑手中一把青鋼劍,就與武當五老斗得兩敗俱傷。
《幻劍靈旗》
至此,梁羽生作品武當派發(fā)展史告一段落。
附達摩劍法流傳一覽:
武當派憑達摩劍法立派→《達摩劍譜》被蒙古人拿走(《達摩一百零八式》的真本)——落在澹臺一羽的手中——交給陳定方——被牟獨逸搶走——被云舞陽偷走——被云舞陽撕毀——被韓志邦找到(達摩易筋經(jīng))——讓桂仲明成了武當北派的開山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