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決心先建造3艘航母,其中一艘滿排71400噸


“誰誰家行我也一定行;凡是誰誰家突破的技術(shù)就一定不是高技術(shù)”,基本已經(jīng)成為當今全球一群中等國力國家的“共識”。因此現(xiàn)在南Y某國已經(jīng)開始準備切割第二艘6.5萬噸標排甚至計劃采用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技術(shù)的國產(chǎn)航母。自然作為宇宙大國的韓國,肯定是不甘落后?,F(xiàn)在韓國執(zhí)Z團體的專家已經(jīng)給出了韓國下一步航母建設的明確計劃。其實韓國海軍準備建造航母的說法已經(jīng)吹風了至少10年,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遠景而且語焉不詳?,F(xiàn)在這個計劃,總算說的非常具體了。這就是在未來5年,建造至少3艘韓國航母。其中2艘為4萬噸左右的中型航母,而一艘為滿排71400噸的大型航母。這艘大型航母不但要和中型航母一樣可以搭載F35B,還要安裝彈射器,彈射和美國海軍一樣的F35C戰(zhàn)機,雖然沒說具體用什么類型的彈射器。

但是將來用上和美國海軍一樣的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的概率非常高。畢竟F35C都準備引進了,也不差再買一套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裝置的錢。而且計劃還給出了建造這艘航母的明確預算,說是大約用45億美元建成。不過瀚海狼山認為韓國方面給出的這個預算應該說是太摳了。畢竟現(xiàn)在一艘福特級航母僅僅艦體建造費用就要超過135億美元,批發(fā)建造的價格也下不來115億美元一艘。韓國計劃中的航母雖然比福特級小,但是畢竟核心設備大部分要從美國進口。凡是進口的價格自然是要比本國軍方采購要貴的多。就算福特級一半的建造費也在60億美元上下。韓國的這個預算至少還缺15億美元。也許韓國覺得他們低價搶單民船有經(jīng)驗。但航母和民船畢竟不是同一種概念。即使民船超級低價,也是有韓國有關(guān)部門的大量財務補貼。
用超低價格就能造出航母?基本就是自己忽悠自己。何況制造航母的鋼材也需要從頭研發(fā)。韓國雖然可以從美國采購到建造普通水面航船和常規(guī)核潛艇的690兆帕強度而且含銅的HY100特種鋼材,但是生產(chǎn)航母特別是強度要求最大的飛行甲板部分需要用鋼的屈服強度和鋼板幅度指標要遠大于HY100特種鋼,僅僅這一項就夠韓國有關(guān)工業(yè)部門喝一壺的。估計最終還要央求美國給予出口。不過美國二戰(zhàn)以后也沒有出口航母甲板鋼的記錄,能不能滿足韓國的要求還是未知數(shù)。如果同意出口航母甲板特種鋼給韓國,那么泥盆方面也一定要同等待遇,美國人很多壓箱底看家的秘密就可能保不住了。這是當今日益F國際化的美國未必能夠接受的。而這僅僅是大型航母技術(shù)的一個最基本的入門門檻,其他的門檻自然還有數(shù)以萬計。明知自己一步到位建造大型航母困難重重,韓國為何還要硬上呢。

一個原因自然是宇宙大國的野心,希望能和其他大國一起“平分太平洋”。現(xiàn)在韓國方面已經(jīng)直言不諱的指出正是亞洲主要國家的航母項目速度上的太快,他韓國已經(jīng)到了不跟不行的地步。未來數(shù)百年的資源基礎(chǔ)在海洋,而韓國作為一個本土只有1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只能向海洋擴張。另外韓國認為現(xiàn)在即將到手的F35B技術(shù)可以壓大國的三代艦載機一頭。正是這種投機心理也是讓其準備大干快上大型航母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