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腐朽骯臟的思想,文字所承載的可以更多
? ? ? ?文字,可以說是一種思想的載體,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形式。
? ? ? ?小時候不懂得怎樣用文字來表達思想、情感這些更深層更有底蘊的東西。不過,好就好在,那時的我們有著童真,我們的文字不多卻是能夠有著最單純的表達。當時的自己,最愛就是詩文,你可以想象有這樣的一個小孩,放學之后在家的大廳里手捧語文課本來回踱步讀著詩句的樣子。這也是我童年中留下來的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 ? ? 自己讀著詩句雖然不解其意,不過感覺真的很好。當然,這個“不解其意”指的是詩句放在如今長大成人的自己才能領會的更高的意境和思想。就如,當初自己在外公家拿回來的《唐詩三百首》,讀著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家國情懷也不過是讀得膚淺。但是我可以認認真真地背下來,雖然現(xiàn)在很多詩句都已經忘記了,不過隨著人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和逐漸積累的人生閱歷,自己可以從文字中剝離出好的思想并與之產生共鳴。這也是文字給我們前人的留下無與倫比的精神財富。
? ? ? ?我們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是詩詞古文的教學更多的是背,先不太需要理解。那些都是成熟的文學,成熟的文化,讓一個年紀尚小的人去理解讀懂顯然是強人所難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好好記得,在一定的時間沉淀后就會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學得大家們的思想、精神,更重要的是化為自己的一部分,真正做到為我所用。
? ? ? ?可惜的是不僅僅是你,而是我們多多少少會浮于表面,特別是大家都在追捧某一個人,或者追捧是某一個人的言論、學問時,會把這些奉為“圣旨”,一種正確性,甚至是唯一性。例如,一開口就是“某某人說過什么什么”,而不是自己思考后得出的一些想法。人難有十全十美,大家亦是如此。在一些領域的大乘者,并不代表其它領域的精通,有影響力的人一知半解的言論往往容易誤導人。那要怎么做,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只能要求自己,用“懷疑的精神”來學習,解讀這些話語、文字。這幾個字我們一直說,可惜的是簡單卻很難做到。
? ? ? ?以前我們的文字是通過竹簡,帛書,紙張來書寫?,F(xiàn)在網(wǎng)絡時代,網(wǎng)絡文字成為了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而知識傳播方式更為便捷,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有用的還是無用的,都充斥在其中,有些還很難去辨析。
? ? ? ?我們很難置身事外,當代年輕人徹徹底底遠離網(wǎng)絡是如此地不現(xiàn)實,何況也沒必要遠離。流量時代也是金錢逐益的時代,自媒體在金錢的驅使下出現(xiàn)了眾多營銷號。這是文字和視頻結合的一類群體,收錢無腦營銷(如流量明星的無腦營銷),鋪天蓋地地宣傳,造謠夸大一些事情博眼球(夸大的文字和視頻標題,甚至與事實完全不符合),散播虛假信息獲得新聞熱點以謀取流量紅利。這些文字更多地承載了骯臟腐朽人的貪婪氣息。
? ? ? ?這些不良的東西我們就應該抵制,而且要把時間與精力花在學習與實踐當中。學到有用的知識,獲得真正的智慧,才是我們應該從文字中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