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身心的所有傷痛

2022-09-22 09:23 作者:阿倫老師專注解決社恐  | 我要投稿

小時候受過的傷會變成一個你的內在小孩

在印度,你會看到一件很神奇的事,一頭能輕松舉起10個人的大象,竟然會被一根小小的鎖鏈給拴住——這是馴象人的古老方法。

他們在大象還小的時候,就用一條小小的鐵鏈把它拴在柱子上。

由于力量太小,小象拼盡全力也沒辦法掙脫,反復幾次之后,漸漸就不掙扎了。


若干年后,雖然小象已經長成一頭強壯的大象,力氣雖足以掙脫繩索,但它已沒有了掙脫的動力,也就一輩子拴在一根小小的鐵鏈上了。


即便身體長大了,但大象內心里,住著的依然還是那頭無法掙脫鎖鏈的小象。

這種生物本能中的慣性,其實就是原生家庭、童年創(chuàng)傷的由來——我們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就是我們的“馴象人”,以至于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住著一個未曾長大、未曾被安撫好的小孩。

心理學稱它為——“內在小孩”。



我的一位朋友心里住著的,是典型的討好小孩。

他是一個非常紳士的男生,在朋友圈子里出了名的好人緣。

但有時候,他為了幫助別人,常常越過了自己的界限——而且他明知道這樣做不好,但就是忍不住。


比如讀書的時候,室友讓帶飯,他明明自己不吃,也繞路去飯?zhí)脦褪矣汛颍?/p>

工作的時候,部門內的諸如開發(fā)票之類雜七雜八的事,基本都是他做的;

在他準備結婚,存錢買房的時候,竟然還借錢給別的哥們“解決生意上的燃眉之急”......

他不懂怎么拒絕,而且他會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得到心靈中的巨大滿足感。

這是他心里的“討好小孩”,在偷偷控制著他。

在朋友的嬰兒時期,父母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他“乖乖安靜不哭不鬧”或者是“幫爸媽分憂”的時候,他爸媽才會抱他、愛他,相反,就會冷對待甚至語言暴力。

一次、兩次、無數(shù)次,他就像小象一樣,掙脫不開討好的鎖鏈,把討好小孩深深地埋在心里。

從“幫室友打飯”的小事,漸漸演變成“借掉買房的錢”的大事,其實根源都是從來沒正視過自己的內在小孩,更別說好好地安撫、擁抱過ta了。



你的內在小孩一直等著一個好好的擁抱

靈性書籍《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有一句話說:

“所有的父母都會傷害孩子,但誰都沒有辦法。孩子就像一只潔凈的玻璃杯,拿過它的人會在上面留下手印。

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臟,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還有少數(shù)父母將孩子的童年摧毀成不可收拾的碎片?!?/p>

這意味著,童年創(chuàng)傷,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

就像我這位朋友的父母,他們也愛自己的孩子,也給予了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但他們太忙了,他們沒時間照顧一個鬧騰的熊孩子,他們“需要”一個聽話的、乖的小孩,所以在行為上,表達成了一種傷害。



《小王子》說: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我們忘記了。

這句話表面是指我們丟失了童真,而在更深層次上,是指我們常常忘記了自己內心小孩的創(chuàng)傷,而以為是性格或能力的缺失。

例如:


有些人獨處能力很強,但性格比較孤僻,容易自己胡思亂想、往極端的方向思考,這其實是——孤獨小孩;

有些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不容易相信別人,多疑且敏感,本能地懷疑一切,這應該是——戒備小孩;

有些人工作狂,物質欲很強,但往往不容易滿足,自我自負而忽略他人感受,這是——貧窮小孩;

也有些人,情商高,但常常以犧牲自己為條件,過于在乎他人感受,這就是——討好小孩......


內在小孩在心理學中,是個很重要的概念。

它由哲學家榮格在1940年出版的《兒童原型心理學》中提出,他用兒童原型來描述一個人內心中未成長、未安撫好的部分。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內在小孩治療法已經成為心理醫(yī)生、咨詢師常用的分析和治療方法。

很多人會試圖把內在的小孩托管給他人,去找尋丟失的那部分東西——


討好的小孩,會找強勢的人;安全感弱的小孩,會找一個母/父親角色;孤獨的小孩,會找一個能逗自己開心的人......

但你最終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需要自我療愈的地方,當對方退行到一個孩子的狀態(tài)時,一個孩子是無法給另外一個孩子做父母的。

最好的療愈方式是:扒開我們作為成年人厚厚的保護套,去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與它和解、擁抱,再穿上外衣繼續(xù)前行!



療愈內在小孩分4步走

看到、接納、寬恕、成為自己

第一步:承認那個不公和困難。

我們要為當初那個受傷的、委屈的小孩平反。


“那是不公平的,我也是個孩子,我想要自由玩耍,現(xiàn)在卻要擔負照顧妹妹的責任,這不是我的義務,這是我的犧牲,而你們卻不懂得感謝和欣賞我,給我那么多的批評、要求甚至命令,你們剝奪了我、命令了我、苛責了我,這非常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我本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你們卻因為重男輕女的陋見對我失望,我怎么努力都進不到你們的心里去,即便是我做得比哥哥、比弟弟都好,你們還是喜歡男孩輕視我,這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本來我是一個神圣的生命,你卻告訴我咱們不能和別人比,本來我們應該為自己講話,你卻出于害怕要我逆來順受。”

“那是不公平的,你身為父親,你的強大是本應用來保護和支持我,你卻用來威脅和命令我,而且你居然享受你的勝利,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人道的…”


放心吧,我們都遭遇過各自的不公平,如果我們的父母不是佛陀和菩薩的話。但即便是佛陀,他也遭遇過父母的不公平,他的父親想盡辦法要用他做繼承人。

去充分地承認這個不公平,不用害怕憤怒和怨恨,就算是仇恨也不必怕,充分地去怒,去表達這被自己積壓已久的情緒,去接納內在的真實感受。最終,被怨覆蓋的愛就會涌出來。

若你又愛又怨,你就既不能好好地愛,又不能好好地怨,兩邊都不是。

如果你想真的愛自己,那就充分地去為自己講話,這些本就是真實的,為什么要用“不應該”來打壓?

但我說的不是報復,不是對父母大發(fā)雷霆,如果這發(fā)生了,不必內疚,如果沒發(fā)生,我不建議這么做。你可以對你的咨詢師控訴父母,你可以在鏡子面前對自己控訴父母,但不要去直接這樣對父母。

對于父母,我覺得最大限度的話是:當初你那樣做,我真的很受傷,現(xiàn)在想起來,我還是很委屈。

總之,這一步就是承認那個孩子遭遇不公平,為他平反。


不必壓抑憤怒和怨恨,充分的憤怒是很美的,很自然的,然后悲傷會進來,憤怒到極致就是悲傷,當悲傷來臨,接納也就開始了,當接納開始,愛也就產生了。

因為所有怒和怨,不過是求愛不得罷了。



第二步:欣賞和感謝自己“活下來”。

想象一下那個孩子,忍受了這么多,承受了這么多,委屈了這么多,壓抑了那么多,孤單了那么多,無奈了那么多,痛苦了這么多……


終于活到現(xiàn)在,得以有機會覺察和療愈,得以有機會做自己,這是那個小孩子的偉大成就。

我頭腦中有一個畫面,是一個士兵受傷了,他自救,他可能都不能走了,他就爬,忍著傷痛一寸寸的爬,一段段的捱過來,經過荊棘經過沼澤經過黑暗,那么久,那么遠,終于來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他自己救了自己,他是一個英雄。


他所有的努力和犧牲就是為了讓我們活下來,而他做到了。

我們可以享受他帶給我們的安全、自由和“活下來”。我們可以欣賞那個小孩子是如此的頑強、執(zhí)著,感謝他一路的辛苦和努力……


對那個小孩子來講,他是沒有可能對抗那個環(huán)境的,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存自己活下來。

如果我們享受這個“活下來”的話,那么完全有理由去給那個孩子巨大的欣賞和感激;

如果我們不愿意看這部分、不屑于看這部分,那就不是任何人的不公平,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不公平。



第三步:寬恕。

首先,是寬恕父母的不知和有限,相信他們在最深的地方是愛我們的,相信他們不是存心和我們作對,相信他們也在自己痛苦和有限中,寬恕他們沒有機會了解愛的真諦,寬恕他們沒有被足夠好的愛過。

相信他們對我們的態(tài)度不僅都是他們所遭遇的態(tài)度,而且是其中最好的,甚至是他們出于愛而改良過的,是他們努力后的。

不需要再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找他們討要愛,而是作為一個平等的人去給出愛,給出諒解,給出放下……

我們現(xiàn)在比他們更強大,意識層面更高、高很多,能力更強,也更有機會學習和覺察,當我們真的站起來,我們就可以去愛他們。


首先,是原諒和尊重他們;其次,是寬恕自己。


寬恕當初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沒有能力給自己安全、自由,寬恕當初不懂得或者不敢為自己說話,寬恕自己作為一個小孩子的有限。

寬恕自己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壓抑、隱藏甚至變形了自己,寬恕自己因此而積累了大量的情緒,以至于會遷怒他人、會煩躁不安,情緒此消彼長、綿延不斷。

寬恕自己接受了那個環(huán)境錯誤的教導和暗示,而讓自己變得卑微,認為自己不重要、不夠好,認為自己不配得。

寬恕自己沒有能力去認識、覺察和擺脫那些困境、孤獨和害怕;寬恕自己在那個環(huán)境無從學習自愛、自尊和自我安慰,而經常與自己作對,經常對自己批判甚至苛責。

寬恕自己習得了對自己并不好的觀念和模式,思維模式、感受模式和行為模式。寬恕自己也曾因為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而對別人不公,給別人帶來壓力、焦慮和痛苦。寬恕自己內在的不和諧,寬恕自己就像腿受傷了一樣一瘸一拐地活著。

寬恕吧,寬恕了自己,就可以寬恕別人;


寬恕吧,不去看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不好和錯誤,只去看美好的和出于愛的,自己值得這么做。



第四步:我是誰。

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說什么,你都在向世界顯示你是誰。

當你抱怨、憤怒的時候,你把自己當做了誰?當你孤單、害怕的時候,你把自己當做了誰?

當你認為只有別人改變對你的態(tài)度你才能快樂和滿足,你把自己當做了誰?

如果你喜歡把自己當做受傷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當做無力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看做一個弱女子,如果你把自己當做一個慫男,那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獲得痛苦的途徑,你有權這樣做,你有權終其一生這樣做,只要你愿意。

同樣,你也有權把自己看做一個成熟而為自己負責的人,你可以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熱愛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可以從傷痛中獲得鉆石,從困難中蛻變成熟。



即便你不習慣、不熟悉這樣做,你也能學會,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

同樣,你還有權用更大的視角來感受自己。

你可以認出你本是一個生命,無暇、自足而圓滿的生命,那些經歷、感受、觀念都不是你,你擁有這些但這些不等同于你。

你是一個舞臺,上演過悲傷無助的戲劇,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邀請喜劇上臺,你是惟一的主人。

你不是任何一幕劇,你可以呈現(xiàn)、經歷和擁有這些,你可以把悲劇當做一個張力和伏筆而重寫你的劇本,你可以毫無評判、完全接受地欣賞舞臺上的任何呈現(xiàn),你可以和任何一個場景在一起但又不屬于它們。

你可以有永恒的和諧,因為是你承載它們而不是它們束縛、定義你,你可以永遠的滿足,因為你什么也不缺乏,什么也不會失去。

最后說明一下:

這四個步驟看完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鐘,徹底完成可能需要一生或者幾世,但這不重要,反正早晚都會知道,早晚都能完成。

重要的是,在哪里就好好地在哪里,心中有一個心靈進升的地圖,有一個愿意前行的心念,有一個愿意逐步走的耐性。

當你的信任足夠,沿途都是風景……?

身心的所有傷痛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依兰县| 米林县| 孝昌县| 昭平县| 新营市| 广南县| 靖远县| 钟山县| 安化县| 县级市| 兴城市| 东至县| 高要市| 重庆市| 彭水| 和林格尔县| 永和县| 于田县| 漳平市| 吉安市| 枞阳县| 金秀| 安义县| 河源市| 明水县| 高密市| 漳州市| 隆安县| 昌都县| 公安县| 武汉市| 朝阳区| 确山县| 固始县| 历史| 铁力市| 台中县| 新宁县| 武鸣县| 高雄市|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