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咖啡教程—從咖啡豆到手沖咖啡

圖吧垃圾佬的娛樂向教程
最近連日修仙卻沒什么理由,每天天亮了就睡晚上就蹦起來確實挺影響生活和效率的,之前在張大媽兌的獎品發(fā)貨了,但是咱白天差點連電話都接不到,所以簡單想想咱需要過上魯迅說的拿別人肝文章的時間喝咖啡的生活
獎品可是快要到了
結果咱掏出家里唯一的一瓶咖啡一看,GG 是半瓶的,開蓋都直接有排氣聲,聞一聞之后立馬去洗鼻子去了,仔細再一看掛壁這個效果,怎么讓咱想起以前上學沒事干的時候在學校和同學用農夫山泉+酸奶+煮雞蛋+烤地瓜+糖葫蘆+饃片+巧克力+橡皮糖搞“培養(yǎng)皿”的時候了,壓在暖氣后面一周到一個月,在合適的時候開蓋老師這節(jié)課都不用上了
所以咱果斷還是決定還是自己泡咖啡吧,雖然咱不會煮咖啡,但是咱好歹作為有格調的垃圾佬至少還是自己會整點咖啡的
首先咱的打算就是堅決不喝速溶咖啡,這種東西以咱現在的狀態(tài)不可能喝的好吧,首先算算成本它就并不便宜,而且實際上這種東西是屬于戰(zhàn)略儲備物資,基本都是出門在外備用的。自己在家怎么可能喝呢,張大媽之前不是給咱過一個飛利浦滴漏式MINI HD7432/20咖啡機 嗎,而且咱自己當年搞復古風擺件的時候也預備過一個手搖咖啡機,完全可以自己在家磨咖啡豆整咖啡粉
其實這個磨咖啡的手搖咖啡機真的只是當年看米老鼠的小時候的咱被安利的,當時根據故事來看這種手搖磨咖啡豆即使在老外那邊也是非常稀有的了,大伙都直接上自動咖啡機了
雖然是擺件但是好歹能用,至于大佬的C40是肯定不如了,但是看看價格再看看這個,又不是不能用。
咖啡豆其實咱還真有,當年咱尋思咖啡機都買了怎么不能試試磨咖啡豆呢,結果家里就置辦了一大堆咖啡豆還有咖啡壺濾紙之類的,裝備很全
簡單說說操作流程
其實就是把咖啡豆放咖啡機上面的漏斗里然后轉把手就行了,機器雖然便宜咱買的是最次的40包郵機芯都沒升級的版本但是還是能把咖啡豆磨碎的
當然顆粒肯定是線度很大的,不過這種就已經比速溶咖啡好喝到不知道哪去了
按照慣例第一鍋咖啡粉可能含有咖啡機上的積灰,所以我們是不能喝的,一般都是用來給花盆當肥料了,當然你要是拿這個喂魚喂倉鼠我也沒意見
另一邊我們把熱水準備好
磨出第二鍋咖啡粉就可以倒進咖啡機里了
如果覺得自己這么手工磨出來的咖啡可能味道不夠的話咱還有咖啡粉,當然不是買現成的而是之前買完咖啡豆之后家里興沖沖的就把咖啡豆全送粉碎機里面磨成渣了,說實在的相比機器打的沒有靈魂的咖啡粉我寧愿喝自己手磨的咖啡粒
之前張大媽兌的這個小米熱水壺咱也一直在用,說實在的1800W大功率用著確實爽,比800W的養(yǎng)生壺燒水快很多,普通飲用水用這個供應很快
最后咱還是選擇了能顯示溫度的養(yǎng)生壺的水,畢竟能顯示溫度對于泡咖啡來說更實用一些
順帶說下,這個養(yǎng)生壺也是可以用來直接煮咖啡的,帶咖啡檔
目前對于沖咖啡的共識就是溫度不要太高,過去水燒開就沖咖啡的喝法現在已經沒人這么干了。據說沖咖啡的最佳溫度在90度左右,所以咱簡單的在用涼水把養(yǎng)生壺里的熱水兌到相應溫度之后很快就開始沖咖啡了
滴漏式咖啡機是一種經典的滴式過濾器。簡單,高效,可靠,最適合家庭,辦公及宿舍用。1965年,飛利浦發(fā)明第一部滴漏式咖啡機,各方面的性能得到廣泛認同
這里張大媽給的這個型號能提供咖啡的過濾和保溫功能,說實在的咱覺得還是比用自己的咖啡壺要好得多的。
這個咖啡機下面有一個彈性閥門結構,可以保證咖啡壺離開之后咖啡不會滴漏到加熱底上
總之咱倒了一杯量的水之后得到了半壺咖啡
咱因為早上沒怎么吃飯突然感覺需要補糖所以多加了一些方糖
說到方糖這次咱自購的圖源完事之后咱真的應該退出黑車界了,方糖老師已經江郎才盡了,作品為了黑車而黑車已經公式化了,等這次完事咱還是去做輕百去了。
定制變色杯子上的葉 相比ACFUN的杯子,這樣的杯子其實非常便宜,想印什么就有什么,雖然葉的圖片每次看著都會想到屆不到的胃疼劇情,但是咱還是挺喜歡這種形象的 青梅竹馬的社長千金為了追求同樣優(yōu)秀的同學把同學和同學的好友都接到自家公司高薪聘請著,自家也好好的高管不干下來陪著人當個科長,雖然最后屑男主一直裝傻各種屆不到但是這種能為了自己喜歡的人豁出去的精神咱是非常贊賞的
最后咱就簡單的喝上沖制咖啡了,這個90度的咖啡確實不苦味道很好但是給咱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溫度的水折騰完這么從咖啡機漏斗到咖啡壺再到水杯之后雖然有點熱直接就可以喝,非常方便,這是咱印象最深的。
一會兒咱更個搓元宵教程吧,今天咱還會包包子和做餅干,什么事只要我們想干,最終還是會實現的,一個一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