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語言:幼兒階段如何避免小孩語音障礙
3歲以前是孩子學習語言,掌握詞匯量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語言混淆階段。處于語言混淆階段的幼兒在進行語言表達時,會出現這樣的特征:名詞和代詞指向不明,今天、明天、前天、你、握我、他,以偏概全的用一個詞語來表達所有意思,例如把所有小動物歸類為小狗,多數孩子可能只會有其中一項表現,由于每個孩子的個體認知和接受能力原因,他們在這個階段的停留時間長短不一,大部分孩子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意識到自己的語言表達確定,并進行有意識的自我糾正。家長此時只需要稍加引導即可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語言混淆階段,切勿忽略引導矯正,導致小孩語音障礙出現。為了避免這個問題,那么家長就應該抓住現階段孩子的語言混淆期特點。
首先,這個階段其實和孩子學翻身、爬行、走路是一樣的,在開始的時候姿勢不標準也是很正常的,只有在不斷的強化練習中,努力很長時間才能達到理想水平。所以在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語言混淆期是很正常的一個過程。
其次,在語言混淆期,家長切勿忽略這些問題。當孩子出現發(fā)音錯誤的時候,家長千萬別強行糾正,“這個發(fā)音是錯誤的,不能這么說”,更不能強行打斷孩子的話“你說話慢點,我根本聽不清”等等,這樣著急矯正孩子的“錯誤”反而容易出現小孩語音障礙,導致他們“不敢說話”。形成每說一個詞語都會先抬頭,怯生生的觀察家長的面部表情變化。發(fā)音也缺乏自信,直到獲得家長的肯定和確認之后,才會提高音量。
因此對于這個階段的幼兒,我們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去大膽開口說話,而非迫切的糾正他們的發(fā)音,增加孩子的挫折感,當他們產生抗拒心理的時候,就會用沉默來保護自己。
在陽光語言的專家看來,幫助孩子度過語言混淆期的最佳辦法就是,多用鼓勵的方式支持孩子說,幫助孩子改善語言,無論我們發(fā)現了孩子多少次的口語失誤,我們依然應該表示耐心的支持。只有給予孩子接納,把關注點放在陪伴孩子這件事上,我們才不會糾結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說話。因為耐心的陪伴孩子度過語言混淆期,和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讓孩子意識到他們現在的錯誤只是暫時的,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改正過來,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出現小孩語音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