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愛沙尼亞并不像立陶宛那樣愚蠢

中國外交又傳來好消息。據(jù)新華社報道,1月17日,國務(wù)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愛沙尼亞外長利梅茨舉行視頻會晤。
愛沙尼亞和維爾紐斯、拉脫維亞一樣,都是小國。由于對俄羅斯恐懼,維爾紐斯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這是送給美國的“投名狀”,讓自己變得“有意義”,從而不會被遺忘。愛沙尼亞也有同樣的心態(tài)。
拜登上臺伊始,曾試圖緩和與俄羅斯的緊張關(guān)系,引發(fā)了波羅的海國家和其他國家的焦慮,可以說加劇了這種動態(tài)。他們擔心美國會拋棄他們。因此,立陶宛之所以采取行動,是因為它希望“吸引美國”。
立陶宛允許臺灣島以“臺灣”而非“臺北”的名義在維爾紐斯開設(shè)代表處。它是事實上的大使館,這導致維爾紐斯與北京的關(guān)系跌至歷史低點。中國隨后將對立陶宛的外交關(guān)系降為代辦級別。立陶宛全世界拉“贊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愛沙尼亞。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和愛沙尼亞的關(guān)系磕磕碰碰。該國外交委員會主席馬爾科·米克爾森曾公開聲稱,愛沙尼亞應該退出16+1中國和東歐合作模式,并考慮加強與臺灣的經(jīng)濟關(guān)系。
外交部長利梅茨曾表示,愛沙尼亞更愿意與歐盟一道,以所謂的27+1模式與中國打交道。“16+1合作框架”,是中國于2012年倡議建立的與中東歐國家的外交合作框架。立陶宛去年退出了該機制。
中國對維爾紐斯實施了一系列懲罰性措施。特別是一些歐盟跨國公司,紛紛與維爾紐斯劃清界限,無非是擔心中國“制裁工具箱”。維爾紐斯與中國的貿(mào)易量不大,但是這些歐盟跨國公司是維爾紐斯的“衣食父母”。
維爾紐斯當局遭受的國內(nèi)壓力也越來越大。一項新的民意調(diào)查顯示,只有13%的民眾支持其政府對中國的強硬政策,58%表示反對。
美國和歐盟成員國聲援維爾紐斯 ,但口惠而實不至。一些歐盟成員國不愿為維爾紐斯“背書”,原因很簡單,維爾紐斯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挑釁中國時,并未征求歐盟成員國的意見。這些國家為何要冒失去中國這個龐大市場,被維爾紐斯的反華政策綁架?
從利梅茨與王毅會談時的表態(tài)來看,中國“殺雞儆猴”顯然取得了明顯效果。利梅茨表示,將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增進互信,共同推動兩國關(guān)系發(fā)展。
英國政治分析人士湯姆福迪評論稱,中國將“愛沙尼亞承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列入宣讀名單,這實在是對立陶宛的侮辱。
他認為,這樣一次會議的存在,充分說明了愛沙尼亞,更不用說其它任何國家,對立陶宛的決策沒有同情或”聲援”。西方媒體一直在歪曲這個問題。
事實上,只有13% 的立陶宛人支持政府的好戰(zhàn)行為,這可能意味著愛沙尼亞政府更多地傾聽人民的意愿。
在美國把北京冬奧會政治化之際,利梅茨表達了對北京冬奧會的堅定支持。利梅茨表示,“愛沙尼亞支持北京冬季奧運會,共同提出北京冬季奧運會奧林匹克休戰(zhàn)決議,希望北京冬季奧運會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對敵人是“橫眉冷對”,但對朋友是“春天般的溫暖”。據(jù)報道,“雙方同意繼續(xù)保持溝通,適時舉行外交和政治磋商,加快愛沙尼亞乳制品和野生水產(chǎn)品對華出口簽署進程?!边@對愛沙尼亞來說,該國產(chǎn)品能夠更多地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賺的是真金白銀。
這印證了王毅外交的一句話,“過去的經(jīng)驗表明,只要兩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就能實現(xiàn)互利共贏?!?/p>
波羅的海三國,反俄是天生的,反華就是腦子有病了。事實證明,愛沙尼亞并不像立陶宛那樣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