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面粉塵治理技術
礦井粉塵污染一直是煤礦管理工作的重點問題。高濃度粉塵的產生,不僅增加礦工患塵肺病的概率,而且由于粉塵本身的理化性質,在一定濃度下極具燃燒和爆炸的風險,嚴重影響煤礦的安全生產。綜采工作面是煤礦粉塵產生的一大來源之一,目前常用的綜采面粉塵治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采煤機含塵氣流控制及噴霧降塵
對于綜采工作面而言,采煤機滾筒截煤產生大量的粉塵。據現場測定,滾筒塵源處粉塵濃度最大超過2000mg/m3,嚴重影響工作環(huán)境及工人的視線。另外發(fā)現由于風流在遇到采煤機后會向人行側發(fā)生擴散,同時裹挾大量粉塵,嚴重威脅礦工的身心健康。采煤機含塵氣流控制及噴霧降塵主要是針對采煤機逆風截煤過程垮落沖擊產生并已經擴散起來的粉塵,利用噴霧引射產生的負壓風流,控制含塵氣流靠煤壁一側運動,減少司機位置處的粉塵污染,同時對沿煤壁與人行道之間運移的含塵氣流采用不同噴霧組合進行沿程凈化,進一步降低風流中的粉塵濃度,
(2)斷面捕塵網降塵
由于大采高工作面高濃度粉塵團持續(xù)時間長,影響范圍大,僅僅依靠采煤機含塵氣流控制及噴霧降塵不足以控制整個工作面空間的粉塵擴散風險。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大采高綜采工作面的噴霧除塵效果,在工作面采用濕式擋塵簾技術,配合工作面噴霧進行有效的除塵降塵。該濕式卷簾擋塵簾由卷簾軸、濾網和水幕組成。卷簾軸采用鋼管制作,由液壓馬達控制;濾網采用2mm×2mm篩網;水幕直接采用液壓支架間噴霧,噴頭方向調整為與風流方向成迎風45°角,擋塵簾底部與地面約距1m,既能夠阻隔工作面的高濃度粉塵,又不會對人員活動和運輸造成太大阻礙。同時卷簾式的設計可充分保證大型設備移動的機動靈活性。通過將水霧噴在濾網上,在水的表面張力作用下形成濾膜,從而增加氣流中粉塵與之接觸碰撞的概率,提高捕塵效率,特別是針對呼吸性粉塵的捕塵效果。
(3)液壓支架封閉控塵
據研究發(fā)現,綜采面人行側80%以上的粉塵來自液壓支架降柱移架產塵,針對支架產塵具有陣發(fā)性、產塵量大并且還會垮落較大塊的矸石等特點。根據相關學者對支架降柱移架過程中粉塵的運移規(guī)律研究結果,利用支架封閉控塵裝置處理支架降柱移架產生的粉塵。該裝置由吊軌、擋板、接塵槽構成。將吊軌固定在相鄰2臺液壓支架側幫板上,這樣移架塵源就直接落入接塵槽中,然后落入相鄰2臺支架間隙的地面,有效地避免了粉塵的擴散,以及對人行道的污染。
徐州博泰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礦井粉塵防治領域十余年,自主研發(fā)了礦用泡沫降塵技術、礦用水霧增效降塵技術等多種技術和設備,對于礦井粉塵治理有著豐富的經驗,服務了一百多個礦井并得到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莊學安.小保當礦井粉塵高效治理技術探討[J].煤炭技術,2022,41(02):149-152.DOI:10.13301/j.cnki.ct.2022.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