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死了。
文字死了。
這句話既不是自憐自哀的抱怨,也不是蠻不講理的憤怒。你可能會問,在這個文化普及率越來越高,科技水平越來越發(fā)達,對話語的限制越來越少的時代,能夠使用文字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人應該更多才是。況且文字是如此的多變而廣袤,作為人類傳承了數千年的交流工具,它本身就是不死的。如果文字死了,那全人類都該死了,還輪得到你在這里七嘴八舌。
“我倒想看看你接下來要說什么?!?/p>
或者是“這人有點狂妄自大啊,看看他會說錯哪句話,我就給他反駁回去?!?/p>
如果是能把文章堅持往下看的人,大多數會有類似的這種想法??墒窃谶@個過程中,文字就已經死了。
它是怎么死的?很簡單。正因為文字的多變令它跟隨著時代更替而更替;可是因為它太過多變了,現(xiàn)在區(qū)區(qū)幾個字就會引發(fā)核彈,讓人們之間的交流戰(zhàn)火不斷。
所有人都知道,文字的理解不能求對錯正誤,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理解??墒乾F(xiàn)在放眼看去,到處都充斥著爭執(zhí),壓抑,暴力,虛榮,偽裝。人們用長篇大論的文字粉飾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用各種縮寫,流行語,標點符號,排版和敘述詭計把本來不復雜的問題變得云里霧里。在不同的圈子里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語言又延伸出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互相對抗,在漫長的,反反復復的站隊,表態(tài),立場之間,文字被玩弄得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有人利用文字煽動人們的情感,就像我最開頭的那句話一樣;文字死了,對這個論題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于是乎如果我不給出一個明確的,能夠服眾的解釋,我就會被群起而攻之。也有人曲解文字原本的含義,將本來毫不相關的兩個部分嫁接在一起;更有甚者直接將語言當作了武器,對著其他與他觀點不一的人狂轟濫炸。
我很多時候會懷疑,是不是因為最近是太平盛世導致人們心中的血性無處揮發(fā),因此將這股戾氣帶到了網絡上,帶到了話語中,帶到了文字里。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那些真正用著語言表達自己心聲,用語言向我們講述故事與情感的人。他們總不會死,對吧?
事實是,他們在不斷地講述后對文字感到了失望,因此有不少人都選擇了退避或是轉身離去?,F(xiàn)在的時代本應能比以前展現(xiàn)出個人特色,但是由于數據,流量和人們的心理,那些被人們所熟知的文字都是千篇一律,都是單一寡淡的。這里我要首先聲明,這不是在批評也不是在諷刺,因為我也是這樣一個順應流量的作者,畢竟如果跟不上潮流和熱點,人就會被淘汰。我認為文字順應數據在現(xiàn)在的時代下只是一種選擇罷了,而且這個選擇并不壞。那么在所有人所寫的文字逐漸趨同的時刻,誰會是那個笑到最后的贏家?現(xiàn)在我們追求的已經不再是復雜華麗的文字了;我們沒有時間去深究文字的深意,因此我們只需要打開網站,搜索哪個作者最近的知名度和討論度特別高,就算從前絕對沒看過他的作品,我們也會一起涌向那個人。這是好的嗎?這是好的,因為它大大方便了我們接觸到文字,順便篩選了我們不大可能喜歡的文字;但是如果各位學過基因漂移,就知道顯性基因會在時間的逐步推移下將隱形基因的部分消磨殆盡。我們今后看到的文字將會越來越相似,寫作手法會被編成一本又一本的書冊,會有程序合理地將內容編排到你最喜歡的位置上,寫作的格式,寫作的內涵,寫作的文字,統(tǒng)統(tǒng)都會大一統(tǒng)。我們常常說,寫作是帶著鐐銬的舞蹈;但是在今后,寫作不再是帶著鐐銬了;它將會成為提線木偶,受我們的操縱而舞。
舞得很好看,舞得很美妙,舞得比之前完美多了??墒强傆X得缺了那么一絲真意。
有意思的地方就來了。我們有時間為了一些事情耗費力氣與時間不停地爭論與戰(zhàn)斗,卻沒有時間安安靜靜地看一眼各種作者們用心和情寫下的字句。我思考起為什么這個荒唐的現(xiàn)狀為什么會出現(xiàn);后來我明白了,這是因為文字變得荒唐了。我們見過用重復的話語編成的文字,我們見過語句不通根本無法閱讀的文字,我們見過機械化的千篇一律的文字。這些文字的出現(xiàn)既不是受作者影響,也不是受讀者影響,亦不是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是受時代的影響?,F(xiàn)在的時代造就了這些文字,現(xiàn)在的時代令文字死去,現(xiàn)在這個時代將文字推向了荒謬與無用論的深淵。辯論是無用的,因為永遠沒有結果;陳述是無用的,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比喻是無用的,因為有設備能將事物整個描繪出來;內涵是無用的,因為沒有人會在意你的思想;選材是無用的,因為數據庫隨便一點,你就能知道哪個題材最適合。
就連我也不禁思考,我真的還有寫下去的必要嗎?我能寫出令觀眾們喜愛的文字嗎?觀眾們真的有心思看我的文字嗎?我的文字上還有我的心嗎?
我的文字,真的還活著嗎?
我不知道。我就是個臭寫文的,我寫文是為了我自己開心,讓各位看得開心,偶爾寫一些能引人深思的文章喚起大家的思考,我覺得這是我個人的態(tài)度;可是在我寫文的區(qū)區(qū)一年之間,我已經見到了無數人的退讓和消失。最近我的朋友們似乎開始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我雖然都沒有說話,可是我的心情并不好受。有成功的作者也在用盡自己的力氣去幫助那些用心發(fā)聲的文字,可是個人的力量始終作用不大。我在前面用了那么多筆墨口出狂言,但其實我自己也沒有答案。
不過很多時候,創(chuàng)作就是懷揣著這樣的迷茫前進的。我最開頭說了文字死了;但我想死的并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我的文字。死去的并不是我的文字,而是我的想法和念頭;真正死去的是我。我被時代裹挾著前進,在人群中迷失了方向,茂密的黑暗森林將我困在危機四伏的樹叢,狂風驟雨能將我手中的火把瞬間吹熄。就連這篇文章,也滿是偏見,狹義與固執(zhí);可是跌跌撞撞地在風暴中奔跑,興許我和我的文字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文字是乘著時代之風遠行的;而我和我的文字會在風中停留那么幾秒鐘,在胡亂劃過臉頰的空氣里來回盤旋。那股凜冽的風令我感到痛苦,卻又讓我的文字栩栩如生地活著。
文字死了嗎?也許死了。可是它還活著,也會一直活著。它會以什么姿態(tài)活下去?
我不知道。我得問問我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