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 第41回: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脫胎瓷:胎體成型后,在胎體一側掛釉,待這一次的釉干固后,即刮除未掛釉一側的胎體,刮到只剩薄薄的胎體和一層釉,再在刮面上施以釉汁。根據(jù)殘留的胎體厚薄,又有“半脫胎”和“真脫胎”的區(qū)別。真脫胎中又以嘉靖,萬歷年間的“卵幕杯”最為稀有,因為杯體薄如蛋殼而得名。
填白:即甜白釉,是永樂時期景德鎮(zhèn)窯創(chuàng)燒的一種白釉。由于永樂白釉瓷器制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16世紀開始,中國人開始食用白糖,白糖使人們對永樂白瓷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就是說這個像白糖,從那時開始才叫“甜白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