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0賽季F1托斯卡納站賽后分析

? ? 開始忙起來了,不過今天還是提前把這篇分析寫出來了,還是那句老話,有什么大家想看的想知道的而我沒寫的,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我有什么寫的不對的地方也歡迎批評指正,但還是麻煩和諧討論別引戰(zhàn),謝謝~
????在此也感謝b站up主 @Max-Verstappen上傳的比賽視頻,也感謝劉耀老師,金昊楠老師等在賽后及時提供的輪胎數據,事故多角度回放。
????如果喜歡本文,不妨點個三連+關注,每站賽后分析持續(xù)更新,下周新聞匯總環(huán)節(jié)回歸!

????今天先說點車手的事兒,這一周以來還是發(fā)生了不少事情的。
????首先恭喜阿爾本成功收獲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領獎臺,這對他提升自己的信心是大有裨益的,希望他能走出和ham反復糾纏的心理陰影,也希望他在大牛的前景能一帆風順,塔炮一個人實在是獨木難支,泰國小子想必也不愿意當一輩子二號車手吧。不過當下他可是享受得很,為自己在正名的路上走出了堅實的一步,不管怎么說明年的席位是更加穩(wěn)固了。

????然后在這里恭喜瓦特爾明年成功上岸,阿斯頓馬丁挑在法拉利1000場比賽前兩天宣布簽了對方的一號車手(無論如何他今年至少還是黑T的擁有者),無疑是個很雞賊的選擇。
????我就問一句:作為一支大型車隊,出來那樣搞人心態(tài)真的合適嗎?
????母體還是國際上市公司。
????當然,不說別的,至少挺膈應人,第一膈應佩雷茲,賽點這無緣無故毫無征兆的把別人開了;第二膈應法拉利,我這周本來都做好準備看法拉利會不會搞瓦特爾了,結果一看其實沒有,這么看比諾托和卡米列里心胸還挺寬廣,大家也算好聚好散。在這里也說一下,別覺得瓦特爾比勒克萊爾排位慢個0.5是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也沒必要罵法拉利不道德,隔壁紅牛吊打0.5已經快兩年了也沒見你們這么積極,難道是紅牛已經畸形到大家都習慣了?
?????本周的一個趣聞是瓦特爾打算為自己的收藏中添加一輛F2004,不過因為這輛車售價太貴而被迫放棄了這個想法,這也算是法拉利工資回收計劃的一部分嗎……(fgo餅干)
????然后,再次恭喜Kimi成功解鎖20周年里程碑,而且拿到的兩個積分也讓他的里程碑沒有變成里程悲,可喜可賀?;厥走@20年,雖然只有一座wdc獎杯和兩座wcc獎杯,但沒人能反駁kimi是圍場內天賦最高的車手之一,我們也要謝謝老索伯當年慧眼識徒,給了當時年輕而欠缺經驗的kimi一個機會,皮特索伯多年來為賽車界發(fā)掘了大量人才,無論是80年代末耐力賽中的施耐德,舒馬赫還是F1的海費,kimi,小林可夢偉,這些當時的新人都給賽車界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唯一一個沒能做到青史留名的海費其實也是實力強勁,只是際遇稍差。本周明圖也陪著老公來到了穆杰羅現場,老萊作為真正的人生贏家,F1也就是個興趣,順便賺錢養(yǎng)家,我們也等等啥時候小肉餅出來跑方程式吧,就算不跑開輪,房車賽也行啊~


賽車升級
????這周很多車隊迎來了自己的升級套件,升級最大的就是賽點和邁凱倫。本周戰(zhàn)績不佳的賽點拿到了大量新套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總算擺脫了頂部進氣口兩邊那兩個奇丑無比的小吊艙(那兩坨看著真的很像當年的F3,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了),同時他們迎來了新的前剎通風導管以及尾翼端板翼型改進(外側底部最內層的面積增大了,上面多了一片翼片),最后,最重大的升級位于側箱,他們也終于迎合了大部隊的潮流,側箱在后部極速下沉收緊,這一由邁凱倫在11年第一次在當前車身氣動外形下提出的“立交橋”設計終于在今年得到了大規(guī)模應用。


????邁凱倫本周也沒閑著,他們掏出了自己的B版鼻錐,新的設計思路也大量參考梅奔,尤其是最前端的○頭式設計簡直和黑箭一模一樣。不過可惜的是,這個新版鼻錐只在練習賽階段登場了一小段時間,可以明顯看出其仍處于測試階段,也許在兩周之后的索契我們就能看見他們正式用上新鼻錐了,會不會成為空氣阻力學級別的負升級將會是邁隊車迷們到時候最關心的一點。

????法拉利也在賽后終于承認,自己的賽車有根本性的問題,難以通過小修小補獲得根本性的改進,比諾托死鴨子嘴硬了半年之后也總算是頂不住了,不過他們宣布會在下一站引入一些升級,目前暫時不知道會升級什么部分,但也希望法拉利能稍微變好一點吧,別老掉在索伯后面了。
?

????接下來先略微講一講比賽過程吧
????我必須說,這場比賽算是一場既精彩又無聊的比賽,前大半程反復出現的安全車,撞車,紅旗都是構成一場精彩比賽的重要要素,本賽季第一批到現場觀賽的車迷們至少肯定覺得值回票價了,但在正常無事的情況下這比賽也過于平淡了,44在前面一人領跑,77在后面反正也不敢動,阿爾本輕輕松松超過了里卡多拿到第三但最后只能望梅奔興嘆,佩大師和lando在最后一次起跑之后沒有造出什么興奮要素,魚雷超過了勒克萊爾之后也再難作為,后面就是三臺法拉利和威廉姆斯。幾乎完全是按賽車實力的排序。

????我原本希望這場邁隊,雷諾和賽點能打得稍微火熱一點,結果顯然是事與愿違了,即使是斯托爾還在時,里卡多的地位也沒有被威脅到,而塞恩斯由于開賽時早早練習當陀螺,就算沒有受撞車影響退賽也基本鐵定退出了這次的爭奪,所以比賽過程實際上沒什么好說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一站比賽登臺的三位車手按順序在本站退賽,真不知道是不是法拉利賽前整的那段跳大神起作用了……


事故方面
????開賽之后第一圈的兩個事故我認為第一個事故完全是正常的賽道事故,第二個事故的主要責任應該在維斯塔潘身上,賽恩斯起步和一號彎其實非常有競爭力,但在經過T2的時候和斯托爾發(fā)生了剮蹭(單看俯視鏡頭應該是碰到了,而且賽會也說了“兩者的事故無調查必要”),原地掉頭然后廢掉了無路可躲的瓦特爾的前翼,難道這就是瓦特爾和自己接班人的友好交接儀式嗎……

????而對于后面那場更大的事故,由于維斯塔潘的賽車在起步之后發(fā)生了動力丟失的情況,導致他陷入中游車陣,而在穆杰羅過完T1之后的狹窄賽段中,一輛擠在一堆人中間的慢得不正常的車顯然是很要命的,塔炮在前面擋住T2的進彎線,后面有三臺車要同時準備進T2,新科分站冠軍似乎因為排位成績的不理想有些急躁,和大旗并排出了T1之后在速度劣勢的情況下打算硬擠進兩人中間,被維斯塔潘影響了出彎而減速的kimi也不打算讓,法國小子就這么被夾了三明治,結果被kimi彈開的加斯利又撞在了右邊的格羅斯讓身上,kimi被加斯利往前帶了一下,直接一頭悶進了紅牛的車尾,被撞進砂石緩沖區(qū)的炮哥無法自行駛出,于是加斯利,維斯塔潘兩人光榮退賽,格羅斯讓神奇的把車子又開了出來,雖然車子已經有了暗傷。在意識到賽車有嚴重動力問題的情況下其實塔炮應該主動靠邊讓過后車的,雖然有人肯定要錘我這句話,但我必須說在明知賽車出了故障的情況下還堵在路中間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幸好阿羅的賽車質量過硬,這次撞擊沒影響到老萊的比賽,而且還讓他躲過了前面不遠處的事故,回去換個鼻子又出來接著跑了,最后居然還混到了兩分,真是個奇跡……
????這里順便插一句,我從數據里看到個挺有意思的事,法拉利換鼻子花了12秒,同圈進站的超級不靠譜的阿羅都比他們足足快了3秒,法拉利p區(qū)效率之低可見一斑。
????而退賽后塔炮那么生氣地把方向盤扔了也是情有可原,自己已經連續(xù)第二場因為動力單元問題退賽了,上一場據說是散熱問題,這一場又是開場動力丟失,我們注意到他的尾燈一直在閃,這應該是進入ERS充能模式的信號,看上去這次他們遇上的是軟件問題(讓人想起去年還是前年在蒙扎的時候他也是一進T3就遇到動力丟失),而且據稱塔炮的RB16在出場圈就多次進入anti-stall,看上去這問題雖然小,但實際上已經延續(xù)了至少兩年了,如果不能解決的話或許會在將來成為塔炮爭奪WDC路上的阿喀琉斯之踵,就如同當年法拉利第一個引入的進站信號燈一樣。當然真正的原因還是等待F1或者紅牛方面給出正式解答吧,這里僅僅是私下猜想,也不再多談。?
????然后是安全車釋放之后的那次事故,FIA官方已經出具了事故報告,他們認為責任在于后面的12位車手,在報告中干事們指出,這些車手以“不穩(wěn)定的方式使用油門和剎車”而導致了車陣后段的這些車手發(fā)生大規(guī)模撞車,這12個人全部被授以警告。但實際上責任真的在他們嗎?我不這么認為。
????兩位奔馳車手報告稱安全車頂燈關得很晚,這樣作為頭車的博塔斯沒辦法在SC1處完成壓車,不得已之下一路壓到了終點線(在官方文件中稱為控制線 "control line",不是起跑線),那這能怪博塔斯嗎?我覺得可以但沒必要,當時轉播畫面中出現SC ENDING的字樣的時候頭車剛到12號彎,但這次梅叔關燈慢了,關燈的時候已經他們已經到達15號彎了,一方面這個壓車距離是不夠的,另一方面粥王肯定不會讓你坐擁一條差不多一公里長的尾流,這就逼得他必須延長壓車時間。但必須說明,博塔斯這次壓車確實不違規(guī),因為根據F1競賽規(guī)程第39.8條的規(guī)定,頭車在到達控制線前都允許壓車,后車是不準超車的,所以從法理上講確實沒問題;從情理上講壓車是每個安全車下領跑的車手都會做的常規(guī)動作,也沒問題。所以誠然bot這次壓車太狠,但我覺得真沒什么好怪他的,我們更應該關心從賽會宣布安全車退出到安全車頂燈熄滅這個過程中間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根據金昊楠老師的說法,之前的F3比賽中安全車也是在經過了15號彎才關燈的,似乎是賽會和梅蘭德商量之后的結果,不過無論怎么說,這口鍋扣在車手身上感覺有點為自己(無論責任在賽會還是安全車)開脫的意思,如果在13,14兩個彎角能夠提前釋放,博塔斯應該不至于一路帶到控制線面前再提速,所以賽會的同志們下次是不是該找個好點的地方讓梅叔叔關燈啊。

????事故過程其實也很有意思。我看了一下回放:馬格努森是沒有提速的,一個人慢慢悠悠在開,跟前車還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但是拉提菲應該是打算提前加速,然后閃到一邊跟他并排,后面的喬維納齊看著拉提菲加速他就跟著上去了,估計也是以為前車都已經啟動,比賽恢復正常了,等拉提菲抽頭的時候gio的速度已經太快了,追尾了前面的馬畫龍,然后導致了后面這次大撞車。值得一提的是,HALO系統在這次連鎖事故中又一次起了重要作用,從哈斯賽車上飛落的一塊大型碎片(貌似是前翼的底板)差點直接削了賽恩斯的腦袋,后來哈斯賽車又差點“飛龍騎臉”,如果沒有HALO的話可能會演變成嚴重事故,不過所幸,賽恩斯跳出車的時候看上去只是手腕稍微有點小傷,不過后續(xù)鏡頭也沒看到有任何傷情處理的措施,應該是沒出問題的。


????而且這次事故飛出的碎片實際上損壞了格羅斯讓的賽車,底板被砸壞的部分雖然用膠帶緊急修補了一番,但對車輛性能一定是有影響的,我想這也是最后階段他被拉塞爾越拉越開的原因之一。
????在后面慢慢跟著的兩位吊車尾老司機顯然就顯現出經驗豐富的一面,“我不急,你幾個小子多半也要搞事”,秉承這樣的心態(tài),兩人真的避開了這場大型事故,最后穩(wěn)扎穩(wěn)打雙雙積分完賽,也算是經驗帶來的好處吧?
?

????比賽最后階段斯托爾的爆胎事故,必須說我沒有看到任何不正常操作的跡象,而且根據圈速數據來看他的賽車當時狀態(tài)也好得不行,前一圈剛剛做了一個22.0的綠圈,圈速比博塔斯就慢0.1,但輪胎就是莫名其妙地爆了,這口鍋恐怕也要倍耐力自己接著,這爆胎和銀石R1的時候卡菲亞特的爆胎也有些相似,不知道原因是否也是相似呢?在爆胎撞墻退賽之后,發(fā)生了更戲劇性的場面,先是幾個馬修圍著一臺賽點激烈爭論,然后又是拎著滅火器撕開車皮對著里面一頓猛噴,這么一來這臺剛從W10.5升級到W11 Max-Q的賽點是徹底宣布報廢了,

????為此有貼吧吧友專門整了個ghs的圖,說實話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
????然后是kimi最后挨的那個5s罰單,確實是違規(guī)了,沒什么好爭的,但這個罰單催生了昨天最經典的TR:“FOR WHAT!!!”,這一聲咆哮甚至瞬間登上了推特的趨勢榜。老年人顯然被阿羅搞得一身火氣,然后悶頭開始了拼命刷圈的模式,根據賽后統計,這輛阿羅在第47圈最后一次重新起步之后的每一圈都比瓦特爾要快,最后活生生把瓦特爾拉出了5s開外,如果不是這個+5s,領先勒克萊爾三秒的他本來可以拿到第八——又是法拉利組冠軍,所以到底誰是一隊呢?你說呢,比諾托?


策略方面
????


????其實已經沒什么要說的了,兩次紅旗已經足夠任何車手完成正常的換胎了。30圈左右那次集體進站本來應該是大家正常計劃中的最后一次進站了,基本上起的都是全新的黃胎白胎(除了卡菲亞特,他明明有一套新白胎但沒用上),但后來的第二面紅旗給大家賺了個白進站的時間,因此除了法拉利大家都還挺開心。
????但你說法拉利虧不虧呢?從現有結果看,虧,但說實話,在法拉利自己都承認很吃胎的這個周末,不把這套白胎換了是不是會淪落到和斯托爾一個下場?很難說,中間畢竟隔著八圈,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而且說實話,勒克萊爾的白胎速度其實很難看,而且不穩(wěn)定,有時候跑到23.9,有時候直接跌出25,最后換上黃胎的決定其實真的沒什么好說的,就像他們自己在TR里提到的那樣,沒什么好輸的了,不如賭一把試試,錯了不虧對了就賺。只是誰也沒想到,斯托爾最后還是整了個大的,又拉出來一面紅旗,這逼得大家都換上紅胎回到同一起跑線了而已。

? ? 而且更鬼扯的是,倍耐力這站自己都不看好黃胎,根據他們賽前發(fā)布的速度估計圖顯示,黃胎無論是相比白胎還是紅胎都沒有一點優(yōu)勢。紅胎的優(yōu)勢7圈就會清零,15圈之后就會開始斷崖下跌,黃胎比紅胎更慘,全場被壓一頭,似乎極其弱勢。就連倍耐力的批注都明確寫著“由于賽道高速的天然特性和高溫,輪胎在這條賽道會很快陷入熱衰竭狀態(tài)”。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么多事故的話(炮哥這pu問題除外),本站應該也是極為精彩的策略大戰(zhàn)(至少中游集團會斗得很精彩)。舊紅胎起步的人會因為Q3多的兩圈導致輪胎壽命快速下滑,新胎起步的人則必須考慮自己到底是做一停還是二停,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
????還是按照這張圖算筆賬:
?
????紅白一停:按24圈進站算,32+35=+67s(以此為標準)
????黃白一停:按25圈進站算:34+35=+69s
????紅黃黃二停:按15+21+23圈算,9+20+27+17.6(多一次進站)=+73.6s
????紅黃紅二停:按19+21+19圈算,16+20+16+17.6=+73.6s
????黃紅黃二停(這個策略算下來確實很慢):按22+13+24圈算:26+4+31+17.6=+78.6s
?
????還是需要說明,前四條策略的差距在實際情況下應該比較小,而最后一條策略確實也沒上任何一方(FIA或者倍耐力)的策略推薦榜,至于AWS賽前給的紅黃一停,我覺得純粹是扯淡,在這里用C2跑40圈完全是自殺。由于倍耐力是按照FP2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模擬計算,而且只計算輪胎的衰竭,所以對于超車損失,車輛調校,安全車等問題的誤差并不計算在內,如果綜合這些因素考慮,黃白從道理上講是最慢的,兩個二停戰(zhàn)術和紅白估計差距不大。當然以上還是從倍耐力提供的數據瞎算來的,一方面他們從練習賽里得來的數據在正賽有誤差已是眾所周知,另一方面他們自己給的兩版策略推薦表都不一致,我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
????當然歸根結底,法拉利這站的問題還是那一個字:慢。連被當做二隊的阿爾法羅密歐都跑不過,最后階段(47-59圈)勒克萊爾就論單圈只贏了kimi三圈,其中兩圈只不過贏了不到0.1,之前已經提到的瓦特爾更是被全面壓制,如果威廉姆斯性能再好一些的話,瓦特爾的積分區(qū)位置估計都是保不住的,這一點也從遙感數據中得到了證實,勒克萊爾在FP3的飛行圈數據顯示,他在6號彎,8號彎和9號彎這段中速彎道處相比紅牛(塔炮)和梅奔(博塔斯)的油門開度有明顯劣勢,法拉利顯然還是在按低下壓力的調法在彌補尾速損失,但帶來的損失也是顯而易見的。

????1000站之后,這支全世界最著名車隊的復興之路還有很長很長。

????最后單獨開個板塊說說對博塔斯和梅奔現狀的感想吧。就從這站來看:發(fā)車拉?。ǖ谝淮纹鸬玫雇茫嚴。ㄟ@個不完全怪他),超車……也沒什么要他超車的時候,面對ham永遠不動手,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個二號車手的命。我們當年討厭梅奔二人轉,現在才發(fā)現二人轉其實挺好看——因為獨角戲比二人轉還難看。我是心態(tài)好無所謂,反正也不是誰的車迷,也不是哪家粉絲,大不了就當前兩名不存在,恭喜阿爾本奪得本站F1冠軍,但你們呢?我覺得好多人做不到。
????所以我們?yōu)槭裁从X得博塔斯菜?是因為我們想要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站出來,終結這種獨角戲的局面,這個人要成為F1這臺戲中屠龍的英雄,勞達有亨特,塞納有普羅斯特,舒馬赫有阿隆索,這個屠龍者無論最終能不能成為下一條龍,他都會被歷史記住,所以當唯一一個在硬件條件上能與44相匹配的人多次在局勢良好的時候放棄時,無論是被迫或者自愿,都會讓所有觀眾大失所望,因為他不符合大眾的期待,就算這個人其實能力不差也會被人罵的一無是處,因為你在該你站出來的時候沒站出來,但我們的這份失望,又恰好是梅奔選擇合適的二號車手的好球區(qū)。
????一部系列劇不能演了七季還是那一個大boss站在那兒,就連dio也得換個皮再出來,否則這部劇就死了,沒有吸引力了,F1也是一樣,要造神,被造的神就要承其重,造神者也一樣,所以大家開始對F1這項運動失望,所以FIA終于開始想辦法限制梅奔,但其他人已經落后得太遠,落后3年,甚至7年的基礎研發(fā)測試時間是難以彌補的,只能依靠預算帽+大型技術改革同時引入,但要看到成效又是不知道幾年之后了;所以梅奔,尤其是在造的那個神,他現在有余裕去整點其它的活,所以對ham穿著某件衣服登臺時馬桶狼那難看的臉色我也能表示理解,再這么搞下去,我覺得不僅是他,可能戴姆勒的大老板卡倫尼烏斯也是有點反應的,歐洲佬可很少吃這一套,最后發(fā)一句呼吁,請讓某些因素遠離F1,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