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石龍子是一種什么樣的寵物?只是漂亮嗎 | 火焰石龍子


「?好看好養(yǎng),但體型性情又差點意思的蜥蜴。?」by 達叔

火焰石龍子
Lepidothyris fernandi
科:石龍子科?Skink
屬:樂皮石龍子屬*?Lepidothyris?
分布:非洲
壽命:15 ~ 20 年
體長:22 ~ 35 厘米
習(xí)性:日行,地棲
適宜溫度:25 ~ 28℃
適宜濕度:略偏潮濕,相對濕度 50 ~ 70%
保育級別:非保育
火焰石龍子是一種怎樣的寵物?
它是中等體型的石龍子,最大體長約?37 厘米,尾巴還占了比較大部分。性情有點膽小,又很溫順,很容易適應(yīng)人工飼養(yǎng),能慢慢接受飼主上手擼和接食。可以吃非活體飼料,類似藍舌石龍子。

即使拋開它最有特色的外表,光憑它強悍的互動能力和溫順個性就值得一養(yǎng)。
即使拋開它最有特色的外表,光憑它強悍的互動能力和溫順個性就值得一養(yǎng)。

〝火焰〞兩個字形容出了這個物種最大的特點 —— 紅黑白花紋。它們的背部為橙色或者土黃,腹部為白色,四肢為黑色,紅黑相間的火焰花紋集中在臉頰和身體兩側(cè)。不同個體花紋還有些許差異,部分個體的紅色面積極大,蔓延到整個背部。


背部幾乎都是紅的
尾巴是它們存儲能量的地方,也有自割逃命的功能。
學(xué)名一直在變的火焰石龍子
(本段會簡單闡述下這個物種的分類情況,
如果沒有興趣可以直接跳過,
不會影響對這個物種的整體了解)
對這個物種生物特性上的研究,別說是普通的愛好者,即使是專業(yè)分類研究機構(gòu)也莫衷一是。

可以從資料上查到
這個物種光光學(xué)名就變化了五六次
你能查到的?Riopa fernandi?/?Mochlus?fernandi?/?Lygosoma fernandi? ,這些拉丁名指的都是火焰石龍子。
最早火焰是和非洲地區(qū)的石龍子一起被歸到?Riopa?屬,隨后通過形態(tài)學(xué)的分析發(fā)現(xiàn),比起非洲的石龍子〝近鄰〞,火焰更接近亞洲石龍子〝遠親〞,它又就被分到了亞洲的石龍子屬?Mochlus?中。最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樣分類依然不準確,火焰石龍子應(yīng)該被獨立成一屬?Lepidothyris?。
不過,火焰石龍子也沒資格享受一種一屬的待遇,新屬現(xiàn)在有三個種,其中?Lepidothyris hinkeli?是 2009 年發(fā)現(xiàn)的新種。而火焰石龍子這個種,進一步被分成了 2 個亞種(Lepidothyris fernandi ssp. fernandi?/?Lepidothyris fernandi ssp. harlani)。

種加詞?fernandi? 代表比奧科島,以前這里也被稱為菲南波多(費南波多),是火焰石龍子的故鄉(xiāng)之一。根據(jù)學(xué)名翻譯,也可以稱呼火焰石龍子為菲南波多火蜥。
如何馴服你的火焰蜥
火焰石龍子的性情可以用膽小、溫順、聰明、個體差異來總結(jié)。
膽小是火焰的第一屬性,應(yīng)該時刻謹記。比如上手的時候,不要握的太緊,開始時用手托著蜥蜴讓它慢慢適應(yīng);飼養(yǎng)者出現(xiàn)在寵物面前,動作也不要太大,特別面對是剛?cè)胧值膫€體;應(yīng)該慢慢通過食物,打消它對于陌生環(huán)境的顧慮。
它們是一種能變得非常親人的爬寵,能做到看見飼養(yǎng)者會迎過來要吃的,而不是躲起來。

可能你看到關(guān)于火焰性情這段會嗤之以鼻,因為以前養(yǎng)過的火焰完全不是這樣的,這也不奇怪?;鹧媸怯袀€體性格差異的,部分個體攻擊性比較強,而這些個體中大部分的攻擊性都是因為膽小造成的,通過慢慢適應(yīng)可以改善,只有少部分是見人就咬的無腦狂躁流。
飼養(yǎng)方法
火焰石龍子是一款鉆土流爬寵,極其擅長挖土躲藏。但和某些純鉆土流爬寵不同(蛙類中的饅頭蛙、以及穴居捕鳥蛛),它在人工飼養(yǎng)情況下,會出土頻繁活動,還不至于淪為養(yǎng)土爬寵。

火焰的原產(chǎn)地在西非較為潮濕的森林里,適合濕度 60 ~70%,我們營造一個半潮濕的環(huán)境即可。因為火焰非常喜歡躲在墊材里,推薦使用厚墊材,這樣只用保證墊材底部濕度夠就行,頂部墊材只用到 40% 的濕度就夠。(有些飼養(yǎng)者會在環(huán)境中放置一盆水苔,也是為了防止環(huán)境太干燥)
墊材不夠厚的話,需要放個躲避穴,緩解壓力。水盆保險起見可以放置。環(huán)境絕對不能過度潮濕(濕漉漉、積水的那種),適合火焰的濕度就是半潮濕。

火焰是日行蜥,平時比鬃獅蜥這類的物種更喜歡躲藏,在感覺環(huán)境安全的時候,會出來放風(fēng)。它們非常貪吃,放點食物火焰會禁不住誘惑,出來捕食??偟膩碚f,白天活動頻率還可以(當(dāng)然,也有個體差異)。
UVB 的話,現(xiàn)在還是有爭議的,一些人認為火焰為日行且白天活動力不低,必須要 UVB 的照射;另一些飼養(yǎng)者,完全不提供 UVB 燈。個人看法,大個體不用提供 UVB 也能飼養(yǎng),但不適合放在完全黑暗的環(huán)境里;但對幼體來說,不提供 UVB 照射還是缺少足夠案例支持,可能會出現(xiàn) MBD。

火焰環(huán)境溫度比較寬,20 ~ 35 度之間。熱點溫度 32 ~ 35 度,整體環(huán)境 25 ~ 28 度,夜間溫度下降 20 度。它們能適應(yīng)的最低溫度在 18 度左右,再低就需要考慮加溫了。
火焰是能群養(yǎng)的爬寵,及時把被瘋狂壓制導(dǎo)致消瘦的個體隔離就好。這個物種本身并不算群居物種,只是個體間領(lǐng)土意識不算特別強,有條件就單獨飼養(yǎng)。

它們吃什么
食性方面,火焰是雜食性動物,偏肉食,而且能接受飼料類食物。一般情況下以幾種常見飼料昆蟲為主食。此外,它們也是能接受龜糧、貓糧、狗糧這類固體飼料,從安全角度來說,這些加工糧中蜥蜴守宮糧比較推薦使用。

它們也會吃蚯蚓、乳鼠、雞蛋、水果之類食物,食譜非常廣,這點和藍舌石龍子有點像。但火焰整體上更偏肉食,藍舌雜食性更高。

這個物種非常貪吃,只要餓一段時間,它馬上會把對人類和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放到一邊,有吃的就會撲上來。而且火焰食量很大,會給人一種〝怎么還能吃的下〞的感覺,也容易喂的太胖。狀態(tài)穩(wěn)定后,需要控制下食量,大個體隔天喂或者三天一喂,也就夠了(胖不胖除了看肚子外,還可以觀察尾巴的粗細)。
公母分辨和繁殖
火焰的雌雄特征非常不明顯,這也是大部分石龍子類的通病。雄性體型大,體色鮮艷,頭部寬大等等特點。不過,這些區(qū)別都要加上〝相對來說〞,只有很有經(jīng)驗的人才靠外表區(qū)別做出分辨。要做到準確分辨公母,要借助探針。


不知道是公母分辨困難的原因,還是交配成功率低的原因,火焰的人工繁殖一直處于零零星星的級別。


火焰石龍子是卵生物種。在 26 ~ 29 ℃ 下的溫度孵化,大概需要孵化 50 ~ 60 天。以達叔以前帶過的幾只剛出生個體來說,幼體很活躍,開食容易,面包蟲也能開食(但不推薦面包蟲喂幼體),比較好養(yǎng)。




且背部較黑
長大后會慢慢變化

文丨達文Darwin
圖丨Internet,肆養(yǎng)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