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的新民樂插件YANGQIN為何遭遇差評?
近年來,Native Instruments每年圣誕期間都會發(fā)布免費的“禮品”,其中也有像去年Raum效果器那樣的全新產(chǎn)品。今年NI公司也是推出了自己了自己的新品中國民樂Kontakt音源YANGQIN(揚琴)。
NI的音源多是或是西方管弦、流行樂器或是合成器音色,本次推出的中國民樂、或者往大說是世界民族樂器也是首次,或許也表現(xiàn)出了NI公司新的拓展方向吧。
在中國,古風、中國風音樂一直都是很受歡迎,市場也很大,揚琴也算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民樂樂器。按理來說贈送這么一款音源,對國內(nèi)音樂制作人們來說應該還是很不錯的禮物。
筆者也是很早就得到了活動消息,并寫專欄文章進行了分享,但卻沒有機會上手試用,畢竟當時時間已晚,第二天就外出活動了幾乎一整天。
后來看QQ群,也有人分享這個消息。我一看,哦,原來是B站NI官號發(fā)的活動視頻,人家官方自己宣傳也沒毛病吧。
我也不方便看視頻,就直奔評論區(qū)看看情況,沒想到畫風卻跟我想的大相徑庭。
本以為會是類似“謝謝樓主,好人一生平安”那樣的和諧氛圍,結(jié)果卻有不少負面評價。
差評的主要理由有“音色不好,不像揚琴,一股日本味,甚至演示曲也是日本味?!边€有人轉(zhuǎn)了另一款由國產(chǎn)的揚琴音源以作比較。
之前我雖然沒試用,只稍稍聽了一下官網(wǎng)DEMO,感覺還可以啊。畢竟NI也算是業(yè)內(nèi)大公司,就算做得不算頂尖,但以后也是拿出來賣錢的,應該也不至于很差吧。
回到家我就趕緊試了試,具體的我就不說了,可能會專門出一期視頻吧,只是大概get到了差評的理由,就說明一下吧。
首先我安裝好之后,音色庫有不少預設,我點開了第一個什么wind的,發(fā)現(xiàn)還可以。由于有音階功能,即使臉滾鍵盤也能發(fā)出好聽的旋律,里面自帶的樂句也很有中國風味。至于音色,由于我對揚琴不是很熟悉,也不好評價,但這種撥奏樂器的音色配上五聲音階,確實很有中國風味。
嗯?似乎沒有那么糟糕啊。在一堆英文名的預設中,什么chengdu的漢語拼音的預設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理解沒錯,應該是說成都吧,于是我選擇了讀取。
我首先試聽了下帶有的樂句,一聽感覺就很不對……一股和風味,很像那種和風trap會用的旋律。然后看了下音階,居然寫的是是iwato,一看就是日本的,具體復雜就不說了,基本跟我們認知的家鄉(xiāng)の小曲也差不多。拜托,就算chengdu不是指成都,這幾個怎么看都是拼音,怎么也是中國風吧,怎么就一股老家的櫻花開了的感覺?可見音源的制作者和許多老外一樣,并不太了解東亞的文化,才會搞出這種預設。畢竟在不少影視作品中,我們已經(jīng)見慣了這種無知。
然后我又開始細看音階功能,發(fā)現(xiàn)除了大小調(diào)五聲音階,或是傳統(tǒng)的大小調(diào)、半音階,還有非常多的“日系”音階,比如“平調(diào)子”之類,甚至琉球音階??梢娨粼吹脑O計理念也更偏向泛東亞,而非中國。
其實我個人覺得,民樂樂器帶有其他民族地區(qū)的音階,彈奏其他民族的音樂之類,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比如揚琴本身也是從中亞傳來,其實也就幾百年歷史,這樣一款樂器不正是表現(xiàn)出中華文化包容的一面。但是YANGQIN整體設計中表現(xiàn)出來對中國文化的無知,真的會敗掉中國用戶的不少好感。包括本次官方的推廣視頻,也是濃濃的和風味。相信很多人覺得聽感差,更多是音樂上過多地“不中國”,而非音色本身的問題。與之相對,網(wǎng)友貼出來對比的三體聲音科技推出的另一款揚琴音源,宣傳視頻就沒有出現(xiàn)什么偏差,產(chǎn)品更是國風純正。畢竟是國產(chǎn),還是不會犯那么低級的錯誤的。
如果YANGQIN未來需要購買(大概率是375元的價位),我是不太推薦原價購買的,因為這種不走心,我更推薦多花點錢買國產(chǎn)的“落英”。但是目前YANGQIN是免費的,音色也還不錯,因此還是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禮物。即使有上面說的問題,但也不是不可原諒的吧。
希望NI公司能夠“耗子尾汁”,如果想要開拓民族樂器音源市場,還是必須要了解和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