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氣秋季,風清露冷秋期半,健康養(yǎng)生少不了......
轉眼現在已經進入秋季,秋季是個特別的季節(jié),氣溫急轉直下,氣候干燥,人們的身體極易受到疾病的侵擾!因此,秋季養(yǎng)生也就變得異常重要!我們要知道一些關于秋季養(yǎng)生的一些秘訣,獲得一個更加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
健康飲食、調理脾胃
秋天飲食強調滋陰養(yǎng)肺,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白蘿卜、蜂蜜、菠蘿等食物,多吃百合、秋梨等也可起到潤肺的幫助作用;酸味能收斂肺氣,辛味則發(fā)散瀉肺,秋季肺宜收斂。盡量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適當的多吃含有酸味的食物。
立秋之后應盡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為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于清熱、健脾,少食多餐,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傾瀉胃中之火,以至體內的濕熱之邪排出,待胃火退后再進補!
預防秋乏、秋燥
俗語有“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
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金秋時節(jié),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
秋天雨水較少,天氣干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中醫(yī)認為,燥易傷肺,易引起“干燥癥”,比如皮膚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飲食
早睡早起、預防感冒
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有重要意義。
秋季感冒增多,預防感冒,應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注意室內空調不易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發(fā)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yī)以免耽誤病情。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后氣溫逐漸由升溫轉成降溫,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人極易倦怠、乏力等。所以,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養(yǎng)生保肺,即擁有健康的身體。
文章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