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游戲】哈羅德刑警事件簿第二作食完感想
繼《殺人俱樂部》之后,把DS上的哈羅德刑警事件簿第二作《于黑暗中飛翔的天使們》也通關了。

系統(tǒng)和前作一樣,還是老樣子的一個沉悶的老游戲。單純只是想通關的話只要不斷一路不斷按按按,把所有能選的來回選,肯定就能通關。換言之,這是一個玩家需要自行推理、喜歡自行推理才能感受到樂趣的名副其實的推理游戲。
關于系統(tǒng)和門檻的事情說再多也沒什么辦法……總之先介紹這第二作吧。第二作與第一作的《殺人俱樂部》時間線上是相連的,在第一作破案之后不久,小鎮(zhèn)上的一個女角色“莎拉”為了與在她16歲時就跟男人跑了的母親見面,去了曼哈頓生活,還曾向哈羅德寄來了一封行文間透露著大都市生活哀愁的信件,而在這來信不久后,從曼哈頓傳來了消息,莎拉跳樓自殺了。


順帶一提,這第二作的開篇劇情其實在第一作《殺人俱樂部》的后日談中有詳細提及,不過如果想要開啟第一作的后日談,則需要達成百分百完美通關(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線索、情報完全收集起來)。
獲得了莎拉跳樓自殺的消息后,哈羅德答應了退休去曼哈頓當保險調(diào)查員的前拍檔的邀請,為了調(diào)查莎拉的自殺而離開小鎮(zhèn),前往了紙醉金迷的曼哈頓。
可這越調(diào)查越離奇,實際上這段時間包括莎拉在內(nèi),竟然有三個同名同姓的年輕莎拉先后同樣死于跳樓,被認定為自殺……!





俯瞰著光鮮亮麗的曼哈頓,年輕女孩們?yōu)槭裁催x擇投身黑暗……真相,或許比臆測的更邪惡,也更悲傷。
平心而論,那苦勞只能說”驚覺“,驚覺DS上竟然有這么高質(zhì)量的推理游戲(雖然原版是八十年代的PC游戲)。第一作其實已經(jīng)非常穩(wěn)健了,第二作更是在第一作的基礎上拔高了一頭,簡直像是”第一作其實還沒有出全力“。
之前談論第一作時也說過,哈羅德系列重點不在殺人詭計,沒什么天花亂墜的密室游戲。那要說哈羅德系列重點在哪,那自然是在于殺人軌跡——案發(fā)現(xiàn)場有沒有留下痕跡,目擊證詞有沒有留下痕跡,供述與客觀事實對不上的,當然就是需要懷疑的對象。
這里苦勞不是想說本作完美無缺,玲瓏剔透,但是文本質(zhì)量和情報的安排方式確實是高明,尤其是揭露隱藏在這些關系者背后的秘密,哪怕系統(tǒng)上玩家?guī)缀鯖]有與文本互動的部分,但這種為了追尋真相而將他人見不得光的部分通過抽絲剝繭挖掘出來的方面,無疑就是偵探題材的魅力之一。

而且,這DS上的第二作其實不只有《于黑暗中飛翔的天使們》,同時還包括了第三作《殺意的親吻》!但是,這第三作并不是直接的續(xù)作,它與第二作是類似于一種平行世界的關系……唯一不變的就是不管是第二作還是第三作,可憐的莎拉都是開篇去世……
與《殺人俱樂部》同樣,這DS上的第二作(以及第三作)其實也有漢化版,感興趣的看客請不妨一試,不過,游戲系統(tǒng)是真的很不合時宜了吧……


啊,忘了一件事情,哈羅德系列更厲害的一件事情還在于,第一作就給第二作埋了伏筆(莎拉),而這第二作(第三作是平行世界所以暫且不算),就給第四作埋下了伏筆(哈羅德大學時女朋友不幸遇害)。
然后,

根據(jù)劇中角色的描述,哈羅德意外是一個高大帥氣的寡言男人,難怪作中角色都意外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