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動畫學術趴是怎么在文章里夾帶私貨的?

大家好,這期欄目和以往風格不太一樣,我們和大家聊點不一樣的。
開門見山,這是一個「溫故知新」的欄目。過往文章當中,一直存在一些沒能和大家聊的內容,因此我們決定每個月都對精品文章做一次人性化的“補完”。
?
在這個欄目里,你將會看到上個月可能錯過的最干貨文章的另一個角度解讀;你可能會看到哪些編輯在自己的文章里面加了哪些“私貨”(狗頭);你也可能會看到上個月最受爭議文章背后的編輯的心路歷程(不是洗白)。

或者萬一你也想了解下我們的私生活
總之,請先接受我們第一期的洗禮,以下內容主要圍繞7月份內發(fā)布的精品文章進行——請在評論區(qū)給我們反饋,謝謝!

-彼方-
· 關于上個月的精品文章
7月經(jīng)手的文章里,最想和各位讀者聊聊《重磅獨家!傳奇動畫導演親述,臺灣動畫血淋淋的衰落史》這篇推送。

最初和焚紙樓老師(該文作者)約這篇稿子的時間,已經(jīng)是一年多以前了。因為諸多的原因,這篇稿件拖到上月才最終發(fā)布。可以說,由于較高的溝通成本以及特殊的選題,這是一篇耗費了我們大量精力的稿件。
學術趴此前介紹過世界多地的動畫發(fā)展情況,而在簡體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中,有關臺灣動畫產(chǎn)業(yè)的歷史資料又極為稀少。出于好奇,我拜托焚紙樓老師是否能為我們找尋一位可以介紹相關情況的人物進行采訪。
?
沒有想到,他為我們介紹來的受訪對象,竟然是麥仁杰導演。

?
麥仁杰是一位在臺灣漫畫、動畫領域都有著極高成就的創(chuàng)作者。他執(zhí)導的《魔法阿媽》可以說是臺灣動畫電影史上繞不開的杰作;除此以外,他更是一位對臺灣漫畫行業(yè)有著深遠影響的多產(chǎn)漫畫家。
?

這篇文章在我心里有著很重的分量,因為它可能夠到了我心目中一個非常特殊的標準——作為在動畫行業(yè)就職的垂直媒體從業(yè)者,我很多時候都在思考,相比于其他媒體同行,學術趴獨有的價值到底在哪里?
?
客觀來說,學術趴在追逐熱點、提供動畫行業(yè)時新資訊的層面上,并不具有優(yōu)勢——4000字起跳的文章、少則一周多則數(shù)月的撰稿周期,讓我們很少能踩上熱點(但我們有在努力?。?/span>;相比傳統(tǒng)媒體,我們能為動畫行業(yè)貢獻的內容,在影響力的層面上,也難說可以匹敵。
?
但每當遇到像這篇采訪一樣的內容時,我有時也會產(chǎn)生一些虛妄的想法:或許,這是只有我們會關注到的邊緣內容;或許,這是在當下的媒體環(huán)境下,只有在動畫學術趴才能讀到的內容。
?
希望我們能有更強的意識和能力,去挖掘更多動畫行業(yè)里未曾被關注的好內容。
(雖然這篇閱讀量有點慘……)
· 以及我個人……
昨天我的信仰崩塌了。




-思考姬-
· 關于一篇讓學術趴掉粉兒的文章
?
上個月身體出了狀況,文章寫得少,《鳥姐妹》算一篇,結果發(fā)布當天還掉粉兒了(震驚、惶恐、愧疚)。

發(fā)布當天掉粉兒在學術趴屬于非常少見狀況……就,回憶一下我寫作這篇文章的心路歷程,真的很復雜,也應該是赤裸得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來了這種復雜的感受。

《鳥姐妹》是一部看了讓人不舒服的動畫,好像有點“過分”試圖切入女性困境了,找樂子的成年人是不太愿意看它的;我也向來討厭悲劇,《瑞克和莫蒂》都有些看不下去,瑞克太孤單了,怕共鳴。
所以本來《鳥姐妹》這種對女性困境切口頗狠的題材,是絕對不會加入下班后時間的觀影清單的。

但是最終,我不僅看了這部劇,并且還寫了它,而且可能是寫得最認真的一次了。
?
這是因為上個月身體正好出了問題,問題的表現(xiàn)就是我無法正常工作、生活了一段時間——比如沒法控制上廁所的次數(shù)、沒法控制身體某部分的腫脹、沒法控制的頭暈(那部法國獨立動畫的標題放在這里挺應景,叫“我失去了我的身體”)……
這對一個習慣了獨立的人來說,更多是對心理上的毀滅打擊,這感覺當時無處言說,但是《鳥姐妹》有一幕表現(xiàn)女主“無法掌控胸部”的情景,表現(xiàn)那叫一個絕啊,絕得讓人拍大腿!
?

?
“我根本沒法掌控我的身體”,這種現(xiàn)實的身體帶來的苦楚,讓我一下子和女主有了共鳴,并且真的是有些拯救感。我頓時就理解主創(chuàng)了,覺得這次創(chuàng)劇人的女性主義創(chuàng)作主題,是真真切切做了實事的,因此我一下子對這部劇充滿了分享欲望,覺得它非常值得被安利,一定有人與我曾有相同的感受。


原本對于女性創(chuàng)劇人的動畫劇集,我總會用更挑剔的眼光去評判它:它不僅要足夠有趣,而且還要必須有效切入女性議題。
但這種擰巴的評判心理,在觀看《鳥姐妹》時被瓦解掉了:有劇如此理解你,如此想要切入你的困境并試圖與你共同尋找解決方法,還有何求呢?(但是也許文章寫作過于集中于女性視角,沒有考慮過男性觀眾對這部劇要從一個怎樣的切口來接受……這就是掉粉的原因嗎?)
· 關于對男性的理解提升↑
編輯部大家一起看完EVA終章后,在當天下午聊了個痛快。
?
我本對EVA沒多少“情結”,看完也沒有像另外幾位編輯一樣的“無比舒心、暢快的解放感”。
?但是認真聽了幾位男性編輯坦誠的發(fā)言,和觀影心路之后,我對男性在男性向作品中的觀影心路真的有了更多理解——對男性面對“永恒的父子關系僵局”的那種心態(tài)(再次感謝庵野的坦誠),頭一次有了共鳴。

這圖的壓迫感一下子就讓我窒息了
在獲得了這一視點后,一篇原本完全看不懂的8頁小說(卡夫卡《判決》,很奇妙的“審父”短篇小說,第一次看完全是莫名其妙云里霧里,神經(jīng)病一樣),也豁然開朗了。這種閱讀理解突然提高的感覺,非常奇妙。
推薦大家也看看我們的那篇討論《“看完EVA,我想重新活一遍”丨學術趴圓桌》,也許會有“補完”感!

-若風-
· 關于嚇到大家的《奧特曼》……
?
在上個月自己負責的稿件里,其實每一篇都有很多想要分享的“幕后故事”~首先想說的可能是《奧特曼》那篇文章。

?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認真地和大家分享一些燈光、攝影方面的知識,但是因為在文章中加入了一些過于恐怖的圖片,引發(fā)很多讀者的不適,事后看來確實太過分了,在這里給大家說聲抱歉(沒看過的真的慎點,要看也要在白天)。
其實也不是有意想嚇大家,而是我在寫稿過程中已經(jīng)看麻了,所以沒多想,覺得能夠幫助大家理解文字的意思就直接放上去了。

如果這樣能讓被嚇到的人開心一點:其實在寫稿過程中,我經(jīng)常凌晨2.3點還不得不去看《咒怨》或者奧特曼的恐怖場景搜集素材。
?
這篇文章因為篇幅所限,所以在很多方面沒有展開,尤其是劇本、聲音這兩方面。
其實昭和、平成時代很多奧特曼作品中的聲效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在安靜的場景中突然插入尖銳聲、特殊樂器聲效、甚至是低頻聲音等等,這些在恐怖片中都挺常見的。

· 關于《萬華鏡》
另外,就是《萬華鏡》那篇采訪了。

在我看來,這部作品實在太美了。
?


?
在看《萬華鏡》之前,我剛去了一場少數(shù)民族手工藝品展。幾天后便看到這部描寫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動畫作品,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采訪一下作者!
?
其實最開始和作者的溝通并不是特別得順暢,作者方圓同學的性格可能稍稍有一點內向(至少和不太熟的人),也因為網(wǎng)絡上的一些言論讓她有一些拘謹,這也是為什么文章推送比作品發(fā)布整整晚了一個月。
但是和她像朋友一樣溝通后我們漸漸熟絡了,非常愉快地暢談了一個小時,從學習動畫的經(jīng)歷到創(chuàng)作《萬華鏡》的過程,再到對未來的考慮等等.....雖然接觸時間短暫,但是也能感受到她是一位十分認真努力、謙虛的女孩子。
?
對于作品本身而言,她其實還有一些想繼續(xù)改進的地方,之后可能會以繪本的形式出版,希望大家關注~
驚喜的是,采訪文章發(fā)布的那天正好是方圓同學的生日,真是太巧合了,也希望這篇文章能作為她對自己畢設的總結吧!
?
·關于EVA
再見,EVA。
?

?

-Pel-
· 關于新入職的我
七月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班入職了。最強烈的感想是關于時間,小時候希望時間快點快點長大,七月發(fā)現(xiàn)時間真的明顯變快了。
?
一是因為要搬家,離開原來的住處會導致回憶,收拾東西則會給回憶提供證據(jù)。比如大學第一次給VICE投稿收稿費的時候開的發(fā)票,原來已經(jīng)過去好幾年了。
?

二是因為在學術趴的這份工作,每天就是寫稿、改稿、看片和聊天,周而復始,很固定,所以“寫了什么看了什么”可以作為生活的坐標用于快速查詢。

· 從《無敵少俠》說到《旺達幻視》
?
七月為了寫《無敵少俠》那篇文章,把這部片重新又看了一遍,并且安利給了思考姬跟若風,加上彼方本來就看過,所以現(xiàn)在《無敵少俠》是少有的編輯全員好評作品,可以上我們內部的榮譽榜了= =

《無敵少俠》其實是超英內核+青春片,又因為超暴力刺激人且同日常形成對比,跟主題“日常和非凡的參差”也能契合,特別好看。
?

說起來這幾年越來越多超英作品劍走偏鋒混搭其他風格,加入另一位面的思考。比如《旺達幻視》我一直特別想找人討論,之前我們有文章(迪士尼在下一盤大棋?從《旺達幻視》讀懂漫威的未來)介紹過夸過了,所以這次我想說些自己失望的地方:那就是大家真的覺得結尾好看么……
?

《旺達幻視》男帥女美,且屬于復聯(lián)老熟人再就業(yè),出來的片子新奇且極有討論度,但我覺得結尾實·在·太·?!ぼ洝ち?。美式情景喜劇一步步崩塌滑向殘忍現(xiàn)實的驚悚感不及期待,最后變回聯(lián)手打潛伏已久的第三方壞蛋更是沒勁;
編劇讓女巫和機器人體驗結婚生子的美式居家生活,卻只是把奇觀當奇觀,只是說女主想有人陪他好傷心,我也想有人陪啊我也會傷心啊,但看《旺達幻視》并沒被其中的情感觸動……

我以為看完會思考下家庭的意義,或是"對臆想事物投入感情"這件事情到底意味著什么。但結果卻好像感受到了一絲絲來自資本大鱷的惡意——“我們手上有你喜歡的形象,開通會員收看ta以嶄新樣貌表演,我們想到了超新奇的點子刺激你,想要流媒體平臺吃掉你更多時間~ ”包括《獵鷹與冬兵》《洛基》都有相似的問題,雖然每天邊吃飯邊看娛樂性還不錯,但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風瞳君-
· 關于我的日常
?
因為看了《閃光的哈薩維》,久違的MS肉搏的真實系作畫讓我大受感動。
想起UC系高達一直沒有系統(tǒng)的補過,于是下定決心,正經(jīng)的開始補補UC系高達??赐炅恕?079》三部曲劇場版、《夏亞的逆襲》,《08MS小隊》系列正在補番進行中,聽到米倉千尋的歌聲真是令人感動。
這種擺脫對“英雄”的描寫,描寫大戰(zhàn)爭背景下,聚焦局部小人物掙扎的故事,最能感動人心!

本周還終于下定決心訂閱了XGP(Xbox Game Pass),但開心了沒一個月,之前在steam預購的《人類》(HUMANKING)宣布首發(fā)加入XGP,作為一名《文明6》游戲時間1000小時的玩家,這波不會是被微軟背刺了吧~(苦笑),不過香還是真的香!

?
另外想提一下的是,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因為疫情原因而宣布推遲了,原計劃會有今 敏與《高達SEED》系列的不少作品在北影節(jié)期間上映,沒能看到實在惋惜~
?
希望疫情快些過去,大家也要注意防護哦!

-實習生三人小隊!-
· 我們打軸與翻譯的日常!
除了日常輔助編輯部工作,實習生主要還負責挑選、翻譯和搬運視頻,一周一般出品兩篇視頻,涵蓋動畫漫畫內容技法的分析(偶爾也會整點花活)。
實習生茶茶:說到七月每周最快樂的事,應該就是翻譯“動畫師 vs 漫畫家”的節(jié)目。節(jié)目內容大致為若干大觸抱著數(shù)位板排排坐,憑記憶畫動畫角色。
翻譯組逐漸對節(jié)目參演人員產(chǎn)生了多余的感情,尤其是對Jackie,一位可愛畫風與毒舌性格形成強烈反差的綜藝天后;以及Kevin,一位畫什么都像他自己,好脾氣也好欺負的老派漫畫家。
由于對二位的感情實在太過真摯,翻譯組制作了他們的表情包,每周發(fā)布新視頻的時候更改頭像,提醒大家收看新一期快樂源泉。

實習生K2:K2的學術趴工作的大頭:給搬運視頻打軸。
來到這里實習,也為了督促自己對動畫下些苦工,先要讀完主編給推薦的動畫書籍......
打軸。打軸。打軸。
K2啊K2,你怎么能如此墮落!之前定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
打軸。打軸。
?
在學術趴的日常就是一邊干活一邊聽大家聊天,然后每天都被塞滿安利,然后回家一個也不記得。不過還是多虧了大家,補了一些在自己平常舒適區(qū)外的動畫,比如《鳥姐妹》《無敵少俠》《美少年偵探團》以及《奇巧計程車》(強推)。
?
夏天進行了一半就會格外想重看一些讓人感受到夏天的動畫。每年七月都會看很多吉卜力,吉卜力的世界真的讓人覺得穿著短袖啃冰棍看風吹云的沁人心脾。以及還會看《有頂天家族》,大文字納涼船合戰(zhàn)之類的,絕對的夏天旋律。今年因為機緣巧合一直在聽平?jīng)g進的音樂,所以又回去看了些今? 敏的作品,但覺得更適合冬天看一些。(按季節(jié)看動畫選手)
實習生桔頡:上月底的搬運視頻《媒介如何嚇人》有沒有嚇到大家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被嚇到了。

翻譯第二部分的連環(huán)jump scare時,來回看經(jīng)典恐怖橋段中“妖魔鬼怪”閃現(xiàn)讓我逐漸陷入魔怔,甚至突然覺得有點好笑,已經(jīng)沒有什么好怕的了!(又瘋一個)片子后半段講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中,我最喜歡的是短篇《阿彌殼斷層之怪》,篇幅不長,是本膽小鬼的伊藤潤二入坑作。

7月16日《塞爾達傳說:御天之劍》發(fā)售,天劍到手前我本著懷舊的心情,試著玩了玩3DS上的《塞爾達傳說:時之笛3D》。很多經(jīng)典的3D游戲設計非常精彩,一些迷宮的設計比野吹的神廟精致得多——然而我手殘又手賤,導致到現(xiàn)在還沒通關時之笛,天劍被無限期擱置…

7月19日藤本樹短篇《Look Back》放出,讀罷感動不已。對藤本樹佩服的同時,再次感受到看漫畫與畫漫畫的美好。謝謝你,我的精神病人!再來億遍《電鋸人》!

看都看到這了,歡迎各位讀者老爺在評論區(qū)和我們交流~?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趴」,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