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13 梅大小劇場劉壘專場(武家坡起布問探文昭關(guān))
年初二老(不是)梅大三場大戲后看的第一場京劇演出。之前看了三次戲全是昆曲。沒辦法,都怨五一演出取消了。畫圈。
劉壘朱虹的武家坡比兩人16年9月30號長安那一次成熟很多。生旦嗓子都夠沖,大段對唱尤其過癮,也有感情,唱腔唱詞最扎心的幾個地方能動人。還需要打磨的大都是小細節(jié)和比較“虛”的小表情小配合、氣質(zhì)拿捏……這些了。比如薛平貴躬身放銀兩和趕人的時候王帽的流蘇都晃到前面來了……第一次抓個空撇回去了;第二次拿馬鞭了也沒旦角遮掩,只好就垂在胸前。這就是動作幅度身段亮相控制的還不好。再就念白。倆小只的念白都有點短板。
壓軸的文昭關(guān)進步更大,和17年10月看的那一次伍子胥相比,真有點非吳下阿蒙之感。雖然17年那次如后來看網(wǎng)絡(luò)傳葉蓬老師所說,也挺好的了。這次主要唱段的節(jié)奏勁頭“提”起來了,大角兒的氣勢也就上來了。就是這一出目前看,更需加快進步的是琴師……
另外皇甫兄扮相不錯。
另另外劉壘這次的雙出,和朋友都覺得文昭關(guān)比武家坡好。武家坡表演上各方面都老實規(guī)矩了點兒,不夠“賊”和“逗”,缺點壞勁兒。不過這個可能多少和人的性格也有點關(guān)系,未必好改。
中間墊的起布問探不枉期待。其實當初決定買票主要是為這一出……蓋因現(xiàn)在敢貼這個戲的就很少了。在帝都看戲也有十多年(真可怕,光陰似箭……),印象中這一出只有17年3月忘了一個什么名頭的京昆梆子武戲展演有地方團演員貼過,但是印象不深了,只記得那次看演出碰見了孫桂元老還要了孫導個簽名……
這次貼的劉博是看戲小伙伴們一直贊不絕口的良心武丑,那肯定要看的。實際看下來相當不錯,整體直工直令,有功夫也夠賣力氣,幾個高難度動作比如高拋令旗滾接,成功完成而且看著不怎么費力。雖然也有小失誤,但還是剛才說的,這個戲敢貼就不容易了,而且也不太影響觀眾熱情,到后來掌聲接掌聲叫好不迭,都看出精彩外加覺得演員不容易了。
更難得的是劉博作為武丑唱上不弱,幾段昆腔聽得我都有點感動:這年頭能唱這么多的武戲演員難得了。真值當重點培養(yǎng)一下。配戲的“呂布”張志芳也讓人驚喜,唱段不光能完成,情緒人物也是那么回事,不比正經(jīng)昆曲武生差。更難得做戲時還有股“大”武生需要的英氣和壓臺感,跟劉博的幾處身段相互配合也好,看得出下了心思練。頓時可惜明天有活不想出門了,不然真想繼續(xù)看明天下午張志芳專場的林沖夜奔,應(yīng)該相當不錯。
總之這場看的很滿意。大半年不見,我大一團威武依舊。坐的滿滿的劇場——雖然是小劇場——也讓人心生暖意,和臺上越來越成熟、能看出在用盡全力求進步的演員一樣,讓人覺得未來確實還是可以期待的。另外散戲后刷微信,看到一位真。資深懂行的老兄居然也來了這場,同樣感慨問探難得,武家坡和文昭關(guān)“中規(guī)中矩”。——從他那里說出來的“中規(guī)中矩”,是很高的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