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網絡詐騙?牢記這三點,認清網絡詐騙真面目!
近年來,隨著網絡經濟的發(fā)展,更多經濟金融活動以數(shù)字化形式在網絡上開展;新型的互聯(lián)網消費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為這種消費方式不僅能為人們提供更多的便利,也能帶來更多的實惠。 網絡世界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樂趣,也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卻也為不法分子利用現(xiàn)代通訊技術、網絡結算方式來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 因此,我們要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避免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更不能去相信一些虛擬的人、虛假的廣告。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落入網絡詐騙的圈套,造成人力和財力的損失。 那么,網絡詐騙都有哪些形式呢?大致有三類,即冒充客服,網絡兼職,以及網絡投資。 當今時代,網絡服務越來越多樣化;比如,微信視頻,QQ聊天等社交軟件的出現(xiàn),使人們雖然遠隔萬里,卻可以隔空相見,仍能聽到聲音和看到畫面;然而,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也滋生出了諸多網絡詐騙的案件。
電信詐騙,就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機短信、電話、社交軟件等實施新型詐騙的一種手段。這種詐騙手段具有隱秘性,針對不特定的人群實施詐騙行為。電信詐騙把行騙對象一般鎖定在這樣一些人群。
比如,在校大學生。
大二學生小宋,有一天突然接到一個公安局的電話,說自己的銀行卡被人惡意透支6萬元。為了安全,要求小宋將自己的錢轉入到該公安人員指定的銀行賬戶中保護起來。
在小宋不假思索地將錢轉出后,就發(fā)現(xiàn)自己卡里的錢突然沒有了;發(fā)現(xiàn)被騙后,這個農村困難家庭出來的孩子,心情低落,情緒消沉,不久竟然因為心臟驟停而不幸離世;同時給他的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還有,利用親屬有難,需要花錢才能解決的騙局。
對于那些心理脆弱、防范能力差的人,特別容易上當。
退休多年的李大爺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是他遠房的姑爺;對方首先說自己剛換了手機號碼,問候一下老爺子。隨后的幾次電話聊天中,這位姑爺把老爺子哄得特別高興。
直到有一天,李大爺又接到了這位姑爺急匆匆的一個電話。他說自己的一個朋友出了交通事故,正在處理,沒有錢墊付,否則就要被關起來;希望李大爺能幫他解一下燃眉之急。
聽到這里,大爺毫不猶豫地給他轉了8000元錢。接下來,又分兩次給他轉了4000元和5000元。
一直到后來老家來人,說起這個事,家里并沒有這樣一個人;李大爺才知道自己上當了。
電信詐騙就是采取不接觸的方式,通過新的信息傳播工具,使用新的支付方式,令被害人不宜察覺、識別不清。
哪怕受害人過后察覺到了,有的損失也已經無法挽回;即使報案后,對犯罪的認定也有一定的困難。
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幫忙電話;在使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時,不隨意添加陌生人為好友;遇到突發(fā)事情一定要多問多咨詢,找正規(guī)渠道解決;必要時報警,堅決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02利用網絡兼職,采用刷單等方式實施詐騙
80后的小陳,是一位在家?guī)薜娜殝寢專e來無事刷手機時,看到有某網站說,可以在家做兼職,通過“網絡刷單”來分成賺錢。
她想著這樣也能賺點生活費吧;就按照對方導師的提示,加入了微信群;前后共刷了10單,支付了1萬多元;隨后也獲得了返 利和刷單費1000多元。
當小陳正喜不自禁地投入到第11筆的時候,突然有客服提示,因操作超時,她需要再次提供一筆激活費;她不假思索地隨即給客服轉賬5000元。
可接下來,小陳突然就被客服踢出群,并拉黑,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此時,她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小陳這樣的事情,就是遭遇到了網絡兼職詐騙。詐騙者通過“引誘兼職刷單”這個方法,抓住受害人想謀點小利的心理,一步步讓其陷入事先設好的連環(huán)騙局;騙取受害人的錢財,進而就玩“消失”,導致受害人錢財損失。
03網絡投資需謹慎,謹防落入套路貸陷阱
網絡上那些宣稱投資后見效快、收益高的理財方式,一般都是針對人們獵奇、僥幸的心理,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進入的。
剛開始肯定會有小額的收入,來穩(wěn)定投資人的心理;隨著餅越畫越大,對方會利用各種機會讓人越投越多,直至最后限制提現(xiàn),導致本息全無!
張女士在一個微信群里,添加了一個陌生人為好友;隨后,這個人就咨詢她,是否想掙點小錢?張女士在看到對方神秘地告訴自己有內幕消息,以及發(fā)來的網站和收益截圖之后,動心了。
她先在對方發(fā)來的網站上,點擊進入投資了1萬元;誰知,很快自己的賬戶就收到盈利499元!這讓初試牛刀的張女士欣喜不已。
基于這種“來錢快”的甜頭,張女士又加大了投資,很快她又收到了不少的盈利返回;就這樣,前后她共充值了110多萬元。
等她看到賬戶上的數(shù)字已經變成7位數(shù),想進行提現(xiàn)時,卻發(fā)現(xiàn)賬戶被凍結,取不出來了!
這時,張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隨即報警。在警方的大力追蹤和偵破下,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團伙被警方打掉,涉案人員均被抓捕歸案。
而留給張女士的,不僅是損失了那么一大筆錢,更多的是悔恨和懊惱。她悔恨自己被那個“穩(wěn)賺不賠”的APP所迷惑;懊惱自己沒有清醒的頭腦,被非法盈利所誘惑,迷失了方向。
除了利用網絡進行誘惑人投資之外,還有一種利用當事人急需用錢進行放貸的騙局,俗稱套路貸。要知道,被害人一旦進入套路貸的陷阱,是永遠還不上錢的;隨之而來的就會被債主不停地催債、催債!更有甚者,債主會利用各種方式恐嚇、威脅,甚至P圖來脅迫借債人;直至把對方逼到絕路;這樣的例子慘不忍睹。
總之,在網絡交流時,一定要牢記“網絡投資有風險,理財借貸需謹慎”這個溫馨提示;不要被那些打著能夠“快速致富”的謊言所誘導。
尤其是在微信聊天群里,遇到一些投資大師給出的“悉心建議”,或者網絡婚戀好友提供的“內幕消息”等,切記盲目相信,盲目跟風。務必要到第三方平臺再三核實對方的身份,鑒定過平臺的真?zhèn)沃笤僮鰶Q定。否則一旦陷入網絡詐騙,輕則損失錢財,重則傷及身體,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更好地擦亮眼睛,識別網絡詐騙,建議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隨時提醒自己,不被網絡詐騙陷阱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