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況一句《道德經(jīng)》-81章 言知

每況一句《道德經(jīng)》-81章?言知
老沙
老聃言:81章 言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是“人”+“言”,即人話。我們看到抖音視頻里,嬉皮笑臉的人打哈哈哈,說了一堆聽得云里霧里的話,就給他訓(xùn)斥一句:“說人話!”。他才正經(jīng)的說出內(nèi)心想表達的話。
鬼話連篇,見鬼說鬼話,見貓狗說那啥話。
例:
小明說:“小紅,我感覺自己和放假之前一樣的輕盈啊!”
小紅:“說人話!”
小明低聲嘀咕:“作業(yè)沒寫……拿你作業(yè)來我瞟一眼”
?
信言是人的直接表達,內(nèi)心最直接的表述,直言不諱。 直言不諱,本為最樸素、直接的表達,然而卻因為是太直接了,沒用經(jīng)過周全的洗禮,沒有先通過聽眾的感官分析,沒顧忌聽眾的感受,沒有從天地倫理、時風(fēng)禮俗等角度考評,所以讓人聽起來,有點刺兒,未經(jīng)打磨不受人待見。
然而美言,就是從聽者的角度出發(fā),聽者覺得是美言、梵音,那才叫美言。演講人覺得自己說的好,覺得自己說的漂亮,覺得自己說的妥當(dāng)?shù)?,那都不算?shù)……只有聽的人,或者說旁觀的世人覺得是美言,才叫美言。
顯然,美言是從聽者的角度,磨合聽者、世眾的世界觀、人生觀、知識架構(gòu)、癖好……等因素,撮合而成的美言可餐。
由此觀之,信言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出,而評價美丑的標(biāo)準(zhǔn)在別人手里,沒有照著別人喜歡的方式、或者照著世人的標(biāo)準(zhǔn),進行吹舔、遵循,那何尋其美?
由此反觀之,美言,是基于聽眾、觀眾的角度看,那些美麗的話語,都貼合了聽者內(nèi)心原定期待的美麗閾值……如果你聽到的話,都是美不勝收,難道不應(yīng)該深思、細品一下,為啥別人說的話,每一句都貫透了你的底線?言者如此之用心,是否是別有一番欲求與謀劃?(例如,張三叫李四在你面前,幫美言幾句。你聽到李四一直在夸張三,甚至夸到你身上,還夸你獨具慧眼、行業(yè)翹楚,你想想這美言美語,是否隱藏了言者(李四)的其它謀求?)
聽到美言,記得提醒自己,不管美誰,世間本無美丑,若是覺得美,是私心在作祟;
聽到不美之言,記得提醒自己,這是刺耳聲,才是天然之聲,若有該進取的地方,莫要錯過;
“善言不美”,言之出口,務(wù)必要記住,任何直言不諱的表述,在聽者那頭都是刺破耳膜之聲,固有古人言“三緘其口”! 出口莫要直出心靈,凡人受不住。
今日至此,提醒自己謹(jǐn)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