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次嘗試”---曼麗夏M1880旋轉彈管步槍
? ? ? 1880年左右,奧匈帝國和皇家軍事技術委員會(德語:?kuk Technisches Milit?rkomitee?-?TMK)開始為奧匈軍隊進行新式連發(fā)步槍的選拔,當時身為奧地利軍械公司(??sterreichische Waffenfabriksgesellschaft ,簡稱:?.WG) 設計師之一的費迪南德.曼麗夏決定參與其中,在同年就完成了他的第一款使用活動式機頭槍機和彈管供彈系統(tǒng)的原型,稱之為“ Repetier-Gewehr mit Rohrbundel-magazin in kolben M.80 ”(好長),簡稱“M80”型。
? ? ? ?M.80的供彈系統(tǒng)由安裝在槍托內(nèi)的旋轉彈管和彈管底部的供彈簧組成。其具體結構是將3個管狀彈匣組成的管子組裝在槍托內(nèi),每個彈管內(nèi)可裝5發(fā)彈,3組的容量為15發(fā),口徑11×58mmR M1877黑火藥步槍彈,槍機打開,后拉到一定位置時能實現(xiàn)自動供彈。在向后拉槍機的過程中,彈殼一般不會自動退出,多數(shù)情況要往外摳彈殼,比較繁瑣。
? ? ??
? 本人依據(jù)設計圖紙畫的原型槍,可能和圖紙有些許出入:??



?


? ? ? ? ? ?
? ? ? ? ? ? 其實曼麗夏的第一款設計與當時各國的設計師的想法類似,都是為了更好地增強火力,就把供彈方式改為常見的彈管供彈結構,安裝在槍管下方或者槍托里,它們通常的特點是容量大(從 5 發(fā)到 17 發(fā)),但它們的裝填非常耗時(每個后續(xù)彈藥單獨裝填),并且隨著彈管被清空,武器的平衡性發(fā)生了變化(頭重腳輕或者腳重頭輕),這使得射手更難瞄準,很容易錯過開火時機。
? ? ? ? ?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M.80的設計并不完善,結構復雜也不易生產(chǎn),再加上重新裝填時間太慢,軍方并不感興趣。這導致了曼麗夏不得不放棄旋轉彈管供彈的設計,開始重新研制結構較為簡單的武器。(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