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諸法空相”?
其實諸法空相用現(xiàn)代話表述就是,萬物的好壞對錯善惡美丑都是人類思維的投射,
因緣和合是一個解釋,但不夠系統(tǒng)整合起來。
就是說萬物雖然存在,但萬物的好壞對錯善惡美丑,都是人類的思維對萬物的定義和標簽,這都是人的投射好惡行為。
你說它惡心不惡心,干凈或者不干凈,都是相對于人類這個心,這個思維分別來說的,猴子雞鴨鵝認知中就沒有臟或者不臟的概念,它們的心就是看不到污垢和干凈的,因為它們認知里沒這些概念,
而人類因為具有思維活動,所以對世界能定義能概念,能基于自我好惡而分出好壞對錯喜歡不喜歡,所以就會對臟嫌棄,對干凈不嫌棄,這本質(zhì)都是人心喜好的作用,而不是外界存在客觀的“凈或者垢”
而這個物質(zhì)世界的一切現(xiàn)象本質(zhì)都是“空”的,這個“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人價值觀的投射,沒有好和壞,沒有人心的一切概念,因為萬物確實本來就沒有概念,是人類這個物種對萬物的定義,然后有了高低貴賤,
萬物只是在做自己,一朵花不會覺得樹比自己高就自卑,一個鳥也不會因為飛的慢而焦慮,一條魚也不會天天恐懼被吃掉,一只貓也不會犯愁找不到女朋友。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讓人類變成動植物的狀態(tài),那樣就是傻子了,本質(zhì)是要不執(zhí)著諸相,超越概念,不執(zhí)著把萬物窄化了的二元視角下的萬物,
諸相的意思就是人頭腦里對物質(zhì)世界的定義的概念構(gòu)建的二元對立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相對于人類心智才有的,并不是實相,所以不能執(zhí)著它們,說白了就是該用的時候用,不用的時候不要拿它當真,不然就是住相,就和陽明先生花園鋤草一樣,草雖然沒有善惡好壞,但草礙事了,鋤去它無妨,重點是腦袋里不要執(zhí)著對草是善是惡的概念,
若見諸相非相,就是不在執(zhí)著二元對立的思維認知,那么看到的萬物也就是如其所是,如是本來的運作狀態(tài),道的簡單質(zhì)樸沒有分別心的狀態(tài),
即見如來,見實相。
這個實相的性質(zhì)就是“空”,也就是常見到的實相沒有好壞,因為沒有人類思維的投射,也就是萬物本身沒有好壞美丑高級低級的狀態(tài),所以叫“空”。
很多人把空理解成虛無和消極,這實際就是頑空,落入了思維的對立面,積極和消極,也就是消極,這都不是“空”的定義,
因為積極和消極都還是在人的思維,價值觀,分別心的緯度,
而佛法不二,就是“空”,空的性質(zhì)就是超越二元對立的認知定勢,沒有人的價值觀。所以無喜無悲,不增不減。
想到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琢磨琢磨:
說一個概念,既不是善也不是惡,也不是不善不惡,那請問這是什么概念?
既不是好也不是壞,也不是不好不壞,請問這指的又是什么概念?
這個問題就是來敲打人類思維的bug的,因為一旦去想,二元對立的思維根本無法理解。
而它其實就是??斯赝欣f的簡單的“存在”。
這個事也讓我想到了陶謙在書里面說到的,創(chuàng)業(yè)沒有困難和容易,思維創(chuàng)造現(xiàn)實的一些對話,
因為按上邊那個邏輯去延伸,從空相的角度講,好像確實也不存在困難和容易,就像雞鴨鵝沒有臟和凈的概念一樣,也是因為人類心智中一直有了很深的分別和執(zhí)著,所以從二元的視角就會不停的觀察到二元中的其中一邊,這個是創(chuàng)業(yè)中的困難,這個是創(chuàng)業(yè)中順利,這些從好壞都是人心分別的邏輯去延伸,好像也說的過去,困難和順利也是認知中概念的分別,如果有的人在這些概念中不執(zhí)著,那可能就不會產(chǎn)生過多的苦,因為別人都當問題,他的認知里拿問題當磨練或者不算什么事,那這種認知創(chuàng)造的世界很明顯就比認知中不停強化問題是負面的認知的人更活的輕松和解決困難更輕松些,
這和陶謙在書里面說的好多內(nèi)容邏輯上似乎都能串聯(lián)。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啟發(fā)。另外本人也不是什么大師,也不稀罕啥開悟成佛,也從來沒追求過神通,追求神通的同志們建議去看看奧特曼,里面的都會飛和發(fā)射宇宙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