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這樣的說法 中國股市太理性 美國股市太感性

【鐵樹開花耶】悟空問答
為何中國股市太理性,美國股市太感性?

因為金融管理方式不一樣。

美國股市是自由經濟市場的產物,而中國股市是計劃經濟市場的產物,這與經濟是否開放沒有關系,而是管理模式上的本質不同,所呈現出來的不同股市反應,在表面看來就是中國股市太理性,美國股市太感性。

最簡單的理解,美國的股市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沒有漲停板,也沒有漲跌板,也就是說,市場如果一直是漲的,那么你可以一直在收益,不會有上限;市場如果一直是跌的,那么你可能一直在虧損,不會有下限,直至爆倉為零。

而中國的股市并不是完全由市場決定,有漲停板,也有漲跌板,如果股市在短時間內熱情過了頭,就會有漲停板降溫,避免出現無法控制的泡沫與惡意的背后莊家操縱股市;如果股市在短時間內降溫過快,就會有漲跌板,避免爆倉,也同樣避免惡意的操縱股市。

股市金融源于西方,最早起源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后來在美國被重新整合成目前的金融體系,此方法也在全球通用。西方與東方對于財富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認知方式與觀念行為模式,中國更趨向于穩(wěn)妥型的金融設計理念,因此,中國有全球唯一的漲停板與漲跌板規(guī)則,這就是中國股市理性的根本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用自己的金融制度,管理著中國的金融市場,股市是一個可以有效調股的金融體制下的經濟產品,而不是一個隨時可能失控的野馬經濟現象。而美國的股市金融制度,就像美國人的意識形態(tài)是一樣的,完全自由奔放,基本上沒有人為的調制與約束,在這樣的規(guī)則之下,感性到在股市收益多多和爆倉,都成為隨時會發(fā)生的股市現象。

如果要說理性好還是感性好,是各有利弊的,并沒有專業(yè)上的定論。對于自由奔放的美國人來說西方的感性更好,可以滿足他們的樂死精神,也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需求,全球有錢的人,都來把錢投到美國股市上吧,股民輸了錢也跑不出美國。而對于嚴謹認真的東方人來說中國的理性更好,可以滿足君子自斂而自知的自我修煉,同樣也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需求,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能進中國股市的,有錢也不一定能進來,想要操縱中國經濟者,絕對讓其摸不到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