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際崖城沒有歷史原型【隔熱服·長夏狂歡季·其四】
【先發(fā)專欄,視頻大概今晚能出吧。】
和之前出現(xiàn)過的所有城市相比,際崖城最關(guān)鍵的特點總結(jié)起來就是兩個字,余裕。之所以說是最關(guān)鍵的,是因為這是際崖城其他一切特點的基礎(chǔ)。它作為際崖城的物質(zhì)基礎(chǔ),塑造了那里的杜林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經(jīng)濟、政治、以及人生追求。
也正是因為際崖城種的余裕,導致了對其他居民來說,鴻雪的故事和極簡的理念并不容易理解,這份理解上的困難也就使他們內(nèi)心的矛盾更加尖銳。
關(guān)于具體個人的矛盾,前幾篇中我們已經(jīng)聊過了,這次來講一下際崖城作為整體的特點:包容、中庸、負責。每一個特點將以對比的方式呈現(xiàn)。同時還會分析它們是如何從“余?!倍种邪l(fā)展開來的。
時間來得及的話,還會討論故事里嘉維爾和極境表現(xiàn)出來的“余?!焙驼鞘械摹坝嘣!保质侨绾萎a(chǎn)生呼應(yīng)的。最后,再回到故事里那個并沒有明確回應(yīng)的問題,一起想想:
為什么不能說際崖城的生活是“更好的”?

“余裕”這個詞很直觀:滿足需求后,仍剩下不少物資。
這其實可以通過兩種手段達成。要么物資比較多,要么要求比較低。落到際崖城的具體情況,就是發(fā)達到不可思議的技術(shù),以及芬奇大師提倡的“極簡主義”。
這是接下來分析的起點。下面開始具體聊際崖城的三個特點。
余裕帶來包容
首先和際崖城形成對照的,是際崖城中特別的一員——至簡。至簡的痛苦源自匱乏,是匱乏把他逼得沒有退路,對自己苛刻。與之相反,際崖城因為富足,所以非常從容,對待集體中的各種思想和行為,也就很包容了。
不同于至簡的理念,“要把一切集中于真正有意義的事”,際崖城能夠包容各種形式的對資源的使用,而不要求實際的意義。
杜林們愿意花費大量精力在一座即將迎接毀滅的城市上?!坝米钔昝赖淖藨B(tài)迎接毀滅”,這姿態(tài)很動人。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暗含著一個價值觀:美好事物曾經(jīng)存在的證據(jù)——也就是希望的象征——值得全城人花大量時間和資源去打造,哪怕這只是曾經(jīng)存在,只是象征。
就像是千金買馬骨。為了千里馬的尸骨我都愿意花這么多錢,可想而知,我愿意為真正的千里馬付出多少。打動人的,正是這種對希望和美好的歌頌。
然而,這種歌頌是有前提的,就是歌頌的代價是可以承受的,不影響人們的生存和生活。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如果還耗費千金買馬骨,那就是胡鬧。所以至簡的藝術(shù)主張和這種理念是背道而馳的。至簡要集中全部力量做最重要的事情,容不得浪費。
同樣道理,際崖城也包容狂歡和胡鬧,包容黛柯綺的逃避,包容懷揣不同理念的至簡、包容來自地上的鴻雪和提亞卡烏。
值得注意的是,黛柯綺的逃避和至簡的偏執(zhí)之所以會被包容,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這些態(tài)度有可取之處。這些態(tài)度可能值得提倡,也可能就是缺陷,但都不重要,因為有余裕,所以都可以包容。
這便是際崖城的和而不同。并不是因為這符合道德,而是無論如何,這一些微的不同不能動搖這份和平。甚至在城市即將毀滅時,人們都能包容當初那個因為心懷僥幸而造成這個結(jié)局的自己。因為有余裕,所以無論順境逆境,大家都過得很平和。
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來自地面的依娜姆一度無法理解:酗酒狂歡也算是無欲無求?這難道不是放肆追求物欲嗎?但商業(yè)代表克羅琦則表示,是的,這就是杜林人的無欲無求。這就要講到際崖城“克制”的部分了。
無論杜林城邦再怎么富足,如果欲望不經(jīng)約束,依然是不能保證余裕的。拉特蘭也很富足,但無法拯救地上所有苦難中的人。如果杜林人想要走出地底、統(tǒng)治泰拉,目前并沒有足夠證據(jù)表明,他們已還能保持余裕。可見,際崖城的人在政治上真的無欲無求。
而物欲方面,際崖城居民既沒有為了喝酒就把自己喝出毛病,不會衍生出其他社會問題,也沒有因為喝不到酒就引發(fā)悲劇。就算是當年,兩個酒類愛好者協(xié)會互相買光了對家喜歡的酒,他們也沒有爆發(fā)更大的矛盾,反而是喜歡上了對家的酒。由此可見,他們并沒有受制于自己的欲望。
至于為什么會這樣呢?人類社會還遠達不到那種情況,我只能想象。不妨思考一下,為什么人會有過量地進食、縱欲和不斷積攢某樣東西的欲望?或者是因為我們本能地認識到關(guān)于“匱乏”的真相——如果現(xiàn)在不吃、不享受、不收集,之后可能就沒有了。至少,對于“為什么現(xiàn)代人依然那么喜歡高熱量食物”這個問題,進化心理學是這么解釋。
而杜林人因為富足,他們相信當欲望升起時,自己總能得到滿足的,那么也就不需要急在一時,也就不需要過度執(zhí)著于滿足欲望的外物了。
這種對欲望的“中庸”態(tài)度還表現(xiàn)在關(guān)于權(quán)力的欲望上。留意那場決定“是否讓極境等人留下”的投票,卡奇的說法是:由于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就不需要全部人都來,而只需要剛好在附近的人投一次票就可以了。這種極其隨便的抽樣調(diào)查方法表明,際崖城中無人執(zhí)著于權(quán)力。
杜林人對錢幣的態(tài)度也是類似的??肆_琦不想為游泳比賽的冠軍包一個月的酒錢,與其說是因為錢,倒不如說是不想替損友埋單。特米米也曾靠嘉維爾的故事就買來了專門為她改過的泳裝。
這么說來,我們又該如何概括際崖城的政治制度和經(jīng)濟制度呢?或者我們可以問得更大膽一點:際崖城有權(quán)力分配問題嗎?際崖城有資源分配問題嗎?當然是有的,但是,這些問題只需要用很簡單的回答就得以完全解決——根據(jù)影響的大小決定規(guī)模的公投,以及沒多少人在意的貨幣。并未形成復雜的經(jīng)濟活動,因此也就沒有復雜的政治結(jié)構(gòu)。
為什么際崖城的制度可以如此簡陋?是因為它作為遠離地面的桃花源,遠離紛爭,未經(jīng)歷過磨難,所以能夠保持最初的純潔嗎?鴻雪就是這么理解杜林人的。但我不這么認為。
看山還是山
繼續(xù)討論上一節(jié)的問題:為什么際崖城的制度可以如此簡陋?
鴻雪認為是因為杜林人心靈純潔、未經(jīng)污染,所以天然地保持著赤子之心。而正是因為心智單純,所以相應(yīng)的政治制度和經(jīng)濟制度都可以很簡單,不需要復雜的權(quán)力制衡和資源分配。
然而,在我看來,鴻雪說的是阿卡胡拉。
尤吉? 哥哥......不!我們只要改變一下思維,把宮殿變成哥哥的墳?zāi)共痪秃昧藛幔?/p>
尤吉? 這下別說阿卡胡拉了,整個薩爾貢都不會忘記哥哥的,名字也有了,就叫“尤吉尤塔塔”!我們一定會在哥哥有生之年建完那座塔!
……
尤塔? 事?什么事?我可是在給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規(guī)劃結(jié)尾!難道還能比這件事更重要嗎?
在故事開頭,鱷魚人兄弟討論過源石制成的超大金字塔陵墓,這個話題其實和杜林們口中的“城市遺容”有點相似,都是關(guān)于對生命的最后一幕的規(guī)劃。他們本應(yīng)有著同樣程度的嚴肅,但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前者很搞笑,后者很莊重。
答案很簡單,尤吉尤塔兩兄弟并不理解自己說的是什么,要實現(xiàn)它要付出什么。但杜林人明白,當他們需要對城市作最后的改建時,這對于他們自身以及這座城市意味著什么。
克羅綺·磚石? 我們當然會因為背井離鄉(xiāng)而感到悲傷,但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悲傷。
一個習慣了某種悲傷的民族。這就是這個歡快的夏活下,被藏起來、但依然不可否認的沉重。
因此,我不認為杜林人是因為幼稚而單純,“看山是山”。相反,他們更像是嘉維爾的那種赤子之心,是經(jīng)歷過一圈發(fā)展之后才達到的,是“看山還是山”的境界。
更明確的證據(jù)就是,當杜林們得知災(zāi)難即將來臨時,他們明白是因為自己關(guān)于大水坑的決定才導致了此刻的后知后覺,但是他們并不會抱怨,也不會怪罪于別人,而是為自己當時的決定負責。這一點就是最明顯的,成熟和幼稚的區(qū)別。
同時,這也表明,他們在瘋玩的時候,是有居安思危的。他們明白風險,但又不被已經(jīng)認識到的風險所牽掛。這是多么高的思想境界。
明確了杜林社會的“簡單”不是“幼稚”,而是更高一層的“成熟”之后,他們那看似兒戲的舉手投票就不再兒戲了,而是各自清晰考慮過的、不受從眾心理影響、不受任何逼迫和裹挾的情況下作出的投票。人們最后對至簡的承認,也就是真心的承認。
地下并非沒有天災(zāi)、沒有苦難。際崖城的杜林們并非沒有相關(guān)的自覺。他們是在知道的情況下,選擇如今的道路的。
作業(yè)和預(yù)習
杜林城邦的信息基本上就分析完了,很感謝讀到這里的你。
如果各位有考據(jù)方面的興趣,我建議是往歷史唯物主義的方向靠,而不是具體歷史事件,因為人類顯然是從未達到過這個發(fā)展階段的。
而我對這個種族感到好奇的地方主要有幾點,在后續(xù)的劇情中可以留意一下:
他們作為一個社會是怎么突破人與人之間的壓迫、超越人類眷戀權(quán)力的慣性,而走到這一步?也就是杜林的歷史。
他們走上地面之后會和阿卡胡拉地區(qū)的人產(chǎn)生什么化學反應(yīng)?這是杜林的后續(xù)
最后,際崖城是特例嗎?即其他杜林城邦和際崖城的異同。因為杜林人的投票很簡單,所以就意味著杜林城邦有著豐富的可能性,我們在后面聊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時,會再次回到這個話題。
這些都是基本沒有答案的問題。而可以解答的作業(yè)是關(guān)于具體個人的:
和龐大的杜林城邦形成對照,嘉維爾和極境都體現(xiàn)了各自的余裕。這份對照在主題上揭示出來的就是:有余裕才有選擇。
在沒有余裕的情況下做的事情,只表明當事人不想付出不做的代價,并不代表他想做。而只有可以選的情況下仍去做,甚至付出額外努力地做,才更能揭示角色的價值觀。
從這個角度來說,嘉維爾和極境有什么特別重視的東西呢?結(jié)合他們的過去和未來,我們能挖出他們什么性格特點呢?
以極境為例,他在展示余裕的時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活躍氣氛、去開玩笑,比如在進入際崖城的超長電梯里,他在扎帳篷。為什么他要在那個環(huán)境里扎帳篷?他為什么要活躍氣氛?結(jié)合他來自伊比利亞,這個性格特點意味著什么?
極境的形象目前是挺完整的了,是可以進行分析了。他就差候鳥回家,一展拳腳的一幕了。
邏輯對劇情賞析也是很重要的,這里拿一段來不及展開的廢稿出一道邏輯題:
對比至簡和際崖城,一方面,雖然兩者表現(xiàn)不同,但不意味著其中一個是對的,另一個是錯的。兩種理念都有道理。有余裕就玩得花一點,時間緊張就不要浪。表現(xiàn)上的差異只是在于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反應(yīng)而已。
另一方面,雖然都有道理,但這不意味著兩者都能有好結(jié)果。至簡就是因為匱乏而專注,因為過分專注而迷失,容不得自己犯任何小錯,因而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機。
把上述兩段文字的兩個核心觀點分別整理成一個條件命題,并寫出對應(yīng)的否命題。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哲學篇了。作為預(yù)習,請大家思考一下那個沒有被明確回答的問題:
為什么不能說際崖城的生活是“更好的”?
嚴謹?shù)卣f,什么是“更好的”?要滿足什么前提才能說一種生活比另一種生活更好。
當然,最直接的回答是“更合適的才是更好的”。那么,什么是“更合適的”?為什么說一種生活合適某一個人?是什么決定了合不合適?
追問下去,看看你能問到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