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深刻,復、雜、復雜,快速并且深刻地看出數(shù)的關(guān)系
歐幾里得133、深、刻、深刻,復、雜、復雜,快速并且深刻地看出數(shù)的關(guān)系
?
2012-09-06 12:55:40,網(wǎng)友“chris”發(fā)表名為《印度天才數(shù)學家拉曼紐揚的故事Aiyangar Ramanujan》的文章。

文章內(nèi)容:印度天才數(shù)學家拉曼紐揚的故事Aiyangar Ramanujan

這里我想引用印度數(shù)學天才拉曼紐揚的故事來說明數(shù)論學者與自然數(shù)的“情誼”,這位泰戈爾的同胞來自印度最南端的泰米爾納德邦,是個貧窮的辦事員,從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他具有快速并且深刻地看出復雜的數(shù)的關(guān)系的驚人才華。
…天、才、天才:見《歐幾里得54、55》…
…數(shù)、論、數(shù)論:見《歐幾里得15》…

…深:古代的“深”字,是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形聲字兼會意字。甲骨文左部為“水”,作形符,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跟水有關(guān)。右邊的“罙”字是聲符,讀shēn。這兩個字形組合在一起,指“水從水面到水底的距離很大”。因表示水深的距離,所以“深”字用水作形符。
聲符“罙”也有表意作用。古代的“罙”字是個會意字,像手執(zhí)火把進入洞穴中以探索其深淺之意。
后“罙”字作了偏旁,探尋之義另加提手旁寫成“探”,幽深之義另加三點水寫成“深”,“罙”既表示音讀,也表示探索水深的意思。
由此可見“深”是由“罙”字衍(yǎn)生出來的,所以“深”字用“罙”字作聲符并會意。
?
此字常用為從表面到底或從外面到里面距離大,與“淺”相對。
無論是從上到下的深,還是從里到外的深,都表明了一種程度,程度大就是深。
?
字義:1.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跟“淺”相對)。
2.深度: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這間屋子寬一丈,~一丈四。
3.深奧:由淺入~。這本書很~,初學的人不容易看懂。
4.深刻;深入:~談。影響很~。
5.(感情)厚;(關(guān)系)密切:~情。兩人的關(guān)系很~。
6.(顏色)濃:~紅?!G。顏色太~。
7.距離開始的時間很久:~秋。夜已經(jīng)很~了。
8.很;十分:~知?!?。~恐。~表同情?!写烁小?/p>
[…形聲:一種造字法…是說字由“形”和“聲”兩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義有關(guān),聲旁和全字的讀音有關(guān)。如由形旁“氵(水)”和聲旁“工、可”分別合成“江、河”…
…會:理解;懂得:體~。誤~。心領(lǐng)神~。只可意~,不可言傳…
…意:意思:來~…
…會意:造字法之一。會意是說字的整體的意義由部分的意義合成,如“信”字。“人言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說的話有信用…
…會意字:用會意造字法造出的漢字就是會意字…
…衍、義、衍義:見《歐幾里得25、26》…]

…刻,形聲字。小篆(zhuàn)從刀,亥(hài)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刻”。本義指用刀子等在竹子、玉石或者金屬上雕出文字、圖案或痕跡。“刻”用作名詞時,泛指在各種材料上雕刻。由雕刻義引申,“刻”也可指雕刻的物品、削減、深入、刻薄等意義。“刻”又可用為計時單位。中國古代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共一百刻。
?
字義:1.雕刻:~圖章。
2.計算時間的單位。用鐘表計時,十五分鐘為一刻。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
3.時間:即~。立~。
4.形容程度深:深~?!?。???
5.刻?。杭狻???痢?/p>
?
…深刻:指透徹、深入;苛刻、嚴峻。
?
詞義:1.達到事情或問題的本質(zhì)的:~剖(pōu)析。這篇文章內(nèi)容~,見解精辟。
內(nèi)心感受程度很深的:印象~?!捏w會…
(…本、質(zhì)、本質(zhì):見《歐幾里得22》…)


…復:形聲。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pū)”,是甲骨文“止”字的變形,表示與腳或行走有關(guān)。上面是聲符“畐”(fú)的省形。后來繁化,加義符“彳”(chì),表示行走,現(xiàn)在又簡化為“復”。本義:返回,回來。
?
復的本義為返回?!墩f文(說文解字)》:“復,往來也。”
引申為恢復?!妒酚洝て皆袀鳌罚骸叭ハ啵龔臀??!?/p>
又引申有報復、報答、答復、補償、履行等義。
復又作副詞,表示重復或繼續(xù)。
或作連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相當于“又”。
表示雙重?!抖Y記·明堂位》:“復廟重檐?!?/p>
?
字義:1.重復:~寫?!啤?/p>
2.繁復:~姓?!~?!粼~。
3.轉(zhuǎn)過去或轉(zhuǎn)回來:反~。往~。翻來~去。
4.回答;答復:~信。
5.恢復:光~。收~?!!?。
6.報復:~仇。
7.再;又:~發(fā)?!K。死灰~燃。無以~加。一去不~返…
(…化: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gòu)成動詞,表示轉(zhuǎn)變成某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綠~。美~。惡~。電氣~。機械~。水利~…見《歐幾里得2》…)

…雜:戰(zhàn)國簡牘(dú)的“雜”字形不固定,最為常見的字形是新附2,左部是“衣”字,表示這個字與衣服有關(guān);右部是“集”,表示讀音。本義是各種顏色相配合。有人認為“集”也作形旁,因為這個聲符“集”字,有集中起來的意思。把各種顏色的衣服集中一塊兒。五顏六色,就顯得雜了。
?
字義:1.多種多樣的:復~?!!?。他看的書很~,哪方面的都有。
2.正項以外的;正式的以外的:~費。~項?!苾?。
3.混合在一起;摻雜:夾~。他~在人群中混進了城。草叢中還~有粉紅色的野花…
…復雜:指的是(事物的種類、頭緒等)多而雜。如:顏色復雜、復雜的問題、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
?
“拉曼紐揚(也叫拉馬努金)是個偉大的數(shù)學家,是印度在過去一千年中所出的超級偉大的數(shù)學家。他的直覺的跳躍甚至令今天的數(shù)學家感到迷惑,在他死后70多年。他的論文中埋藏的秘密依然在被挖掘出來。他的定理被應用到他活著的時候很難想象到的領(lǐng)域。
請看下集《歐幾里得134、印度天才數(shù)學家拉曼紐揚的故事》”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guān)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