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鉀(KCl)特點及作用 (上)
一)氯化鉀(KCl)特點及作用 (上)

(1)性質(zhì):氯化鉀主要由光鹵石(KCl·MgCl2·H2O)、鉀石礦、鹽鹵(NaCl·KCl)加工而制成的。氯化鉀為白色或淡黃色、紫紅色結(jié)晶;K2O的含量為60%,易溶于水,對作物是速效的;有一定的吸濕性,長久貯存會結(jié)塊;屬化學中性、生理酸性肥料。
(2)施入土壤后的轉(zhuǎn)化:施入土壤中的氯化鉀會很快溶解在土壤溶液中,增加了K+的濃度,其中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另一部分則打破原有的土壤各形態(tài)間的鉀素平衡,產(chǎn)生一系列離子的交換、固定和釋放的轉(zhuǎn)化過程:
①交換吸附:施入土壤中的K+,首先同土壤膠體上的Ca2+、Mg2+、H+、Al3+進行交換;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中交換反應(yīng)如下:土壤膠體CaMg+KCl+土壤膠體→K+MgCl2+CaCl2。②土壤中鉀的固定:鉀的固定是指溶液中的鉀或吸附在土壤膠體上的交換性鉀進入2:1型粘土礦物(蛭石、伊利石、蒙脫石)的晶層間,轉(zhuǎn)化為非交換性鉀,從而降低鉀的有效性的現(xiàn)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