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
所有心理治療的治療因子是令對主體的否定不成立。所有對主體的否定都是對能力的否定。
對主體的否定,也就是對主體能力的否定,體現在三個維度上,它們是:認同,任務,需要。
認同包括兩個部分:正向認同和負向認同。正向認同是指主體認為自己有什么好的地方,有什么優(yōu)勢,有什么好的品質。所有正向認同都有前提條件,就是主體為什么認為自己是好的,也就是說當前提條件不成立的時候,主體就會對自己產生負向認同。正向認同一定和負向認同一起出現。當然,當主體直接認為自己有一些缺點的時候,這個就是負向認同。治療師的任務,就是要讓主體意識到負向認同不成立。
主體的任務就是要達到他的目的。任務的目的和原因是同時發(fā)生的,任務要達到的目的和它產生的原因緊密捆綁。沒有完成任務的主體,一定是被任務否定的。治療師處理主體的任務,就是要讓主體認識到任務的原因和目的都不應該成立。所以主體就不再被任務否定。
主體的需求來源于主體是如何被否定的。主體需要不再被否定,就產生了需求。需求越難以滿足,說明主體需要推翻的否定越強,這個需求也持續(xù)地否定主體。治療師需要找到主體產生這個需求的原因,也就是找到主體是如何被否定的,然后讓主體明白這個否定不成立。于是產生需求的原因不成立,需求解體。主體就不再有過高的需求,也就不再被需求否定。
通過對認同、任務、需求的三維分析,找到主體對自己的否定,也就是主體對自己能力的否定,然后讓主體認識到否定不成立?;蛘呤鞘怪黧w達到認同、任務、需求所提出的要求。這樣就實現了心理治療,達到治療因子。
主體對治療師分裂的態(tài)度,是因為主體認為自己的認同、任務、需求完成得都很差,但是仍然幻想自己有能力擁有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很快主體發(fā)現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也就是三維(認同、任務、需求)完成得太差,于是認為自己要被懲罰,就極力攻擊治療師。
夸大的自我來源于主體為了達到三維(認同、任務、需求)時,認為自己不得不用夸大的手段來達到三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