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窩:從品牌每4年的一次渡劫,聊聊怎樣才能火的話題

甲:怎樣才能火?
乙:花時間精力。
甲:我懶,有沒有秘籍?
乙:砸錢。
甲:……
甲:花時間精力就能火嗎?
乙:不一定。
甲:砸錢就能火嗎?
乙:不一定。
甲:……

在做品牌研究的時候,我們會把4年算作品牌的一次渡劫。傳統(tǒng)品牌學理論習慣把市場按區(qū)域劃分,是固定的。而我們習慣把市場比作蓄水池里的水,是流動的。一邊是往里注水,校園畢業(yè)生踏入社會;一邊往外放水,離開人世間的那些人。每4年的大學生涯即為一次輪回更替的窗口期。

“火”是表象,本質上和品牌戰(zhàn)類似,是戰(zhàn)勝舊王取而代之的過程。
于是,能不能“火”也就變成了我們學生時代所熟悉的問題。
甲:怎樣才能考第一名?
乙:花時間精力。
甲:我懶,有沒有秘籍?
乙:作弊。
甲:……

該問題正常的順序是這樣:定個小目標,首先談60分及格線,然后從60分到70分、從70分到80分、從80分到90分、從90分到滿分,最后再談班級第一名、年級第一名、市級第一名、省級第一名、國級第一名……
而王者,便是次次考“第一”的那位。
我們不會相信那些一上來就說“我有秘籍能讓你考第一名”的人,那么一上來就說“我有秘籍能讓你火”的人能信?
于是,答案便成了:自己比火的那位強在哪?強多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