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 Artist | 偷月亮的藝術(shù)家們



? Studio Olafur Eliasson
又是一年如約而至的中秋節(jié)~從古至今人們對于月亮的美好想象不勝枚舉,月亮長久以來被人類所敬畏:它是天文學(xué)家、占星家等群體的迷戀對象。50年前,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在這個離我們最近的自然星體表面著陸。


Woman in the Moon 1929
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全程直播,吸引了約5億觀眾。這一事件不僅僅彰顯了人類在技術(shù)層面取得的巨大成功,那些直播中的畫面和影像,也成為了20世紀(jì)最為人所知的圖像經(jīng)典。今天就由CY君為大家?guī)砟且恍├寺囊栽铝翞閯?chuàng)作主題藝術(shù)家們吧~



月球上第一個藝術(shù)裝置 David Scot
Sculpture on the Moon

on Slope of Hadley Delta
During Apollo 15 EVA - Moon: NASA Science

1971 年8月2日阿波羅登月成功,David Scot除了在月球上留下一小步腳印外,還將比利時畫家Paul Van Hoeydonck制作的一個鋁質(zhì)小雕像放置在了月球上。它成為了第一件存在于宇宙中的藝術(shù)裝置,為了紀(jì)念那些為了推進(jìn)太空探索而犧牲的宇航員。



?"Fallen Astronaut" replica,1971

來自月球孤獨又浪漫的琴聲
Earth-Moon-Earth
Katie Paterson

Earth-Moon-Earth

藝術(shù)家Katie Paterson把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轉(zhuǎn)譯成了摩爾斯電碼,然后發(fā)送到月球,信號經(jīng)過月球反射,部分遺失在陰影或隕石坑中,經(jīng)歷太空旅行,重新返回地球,被輸入一架鋼琴,自動彈奏著被改編過的曲子。



?如何用月亮寫詩
Lunar Alphabet/Lunar Printer/Lunar Sentence?
Leandro Katz

Lunar Alphabet
阿根廷藝術(shù)家Leandro Katz將月的陰晴圓缺變成了不同的字母,并通過這些神秘的字母寫下了夜的詩篇。月亮的陰晴圓缺,伴隨著人最古老的記憶,和最隱秘的情感。


他在鍵盤上敲下?“I will always love you. 為自己寫了一首“月亮的詩”。有人對此形容為「碾碎詞語后,一種無影無形、對當(dāng)下最為冷靜的謄寫。」相信這種獨有的表達(dá),一定會是宇宙中最浪漫的字句。

Lunar Alphabet II. 1978-79 | MoMA
而在這之前,他花了幾年的時間收集自己拍攝的27個月亮變化,直到月亮的形狀完美適合字母表中的字符。他說:對我來說,寫作是一種儀式,一種我發(fā)送到宇宙的親密行為。





Lunar, Apartment art, Astronomy science

?在月亮上畫畫
月球計劃
Ai Weiei,Olafur Eliasson

to leave your mark on the moon!
Ai Weiei和Olafur Eliasson的“月球計劃”,通過網(wǎng)絡(luò)制造了一個虛擬的月球。用戶登陸網(wǎng)站后便可在“月球”的任何角落用數(shù)碼畫筆進(jìn)行涂畫和寫下想法。每一個留下的痕跡都會被保存在項目中,可以隨時觀看和分享到社交網(wǎng)絡(luò)。成為你,他人和宇宙之間的一個鏈條。


這個項目已于2017年結(jié)束,雖然不能再去畫畫,但還是可以隨時瀏覽,觀看其他成千上萬的人留下的痕跡。




月亮博物館
Museum of the Moon?
Luke Jerram

returns to Melbourne at Bunjil Place
Museum of the Moon是英國藝術(shù)家Luke Jerram的大型裝置作品,他帶著這顆月亮在世界各地展出。月亮的直徑達(dá)7米,球體上濃縮了由NASA所拍攝1比500,000的月球影像。透過高解析輸出噴繪與精密縫合后製作,讓“月亮”與真實的月球表面達(dá)到幾乎一致并散發(fā)著光芒。?


continues its travels around the globe
展覽作品將月球的分層結(jié)構(gòu)、被撞擊出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被反照的皎潔淡藍(lán)的月色,以及通過表面所觀察到的內(nèi)容都表現(xiàn)出來,讓觀眾們興奮不已!


is coming to London
月球博物館受邀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在各地的室外或室內(nèi)展出,啟發(fā)人們對月球的認(rèn)知和對科學(xué)的思考,它不斷的收集著新的音樂作品、觀眾的反應(yīng)、故事和神話,譜寫出最新的月球故事。

鏡面月光
Ursula Ott

Documentation of Ursula Ott at Weiss Berlin
is featured on Contemporary Art Daily.
藝術(shù)家Ursula Ott 將彩色的鏡面做成展品,就像白日中的明媚月光。作品隨著光線變化不斷改變顏色,與觀者進(jìn)行無聲互動。







Press ReleaseVenue website view in Contemporary Art LibraryImages courtesy of Weiss Berlin.Installation view photos by Gunter Lepkowski andindividual work photos by Sven Tomfohrde.


Press ReleaseVenue website view in Contemporary Art LibraryImages courtesy of Weiss Berlin.Installation view photos by Gunter Lepkowski andindividual work photos by Sven Tomfohrde.
宇宙星球的神秘,思維無限的人類,因為好奇讓探索無窮無盡。近40年的科學(xué)觀察發(fā)現(xiàn),月球在擴(kuò)大地月間距,地球也開始逃離太陽。那月球和人類的未來究竟如何演變?中秋不要忘記吃月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