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工皂放保溫箱到底有沒有必要

其實我一直說,做冷制的手工皂,因為配方多樣,材料添加不同,環(huán)境影響因素有差別等原因,一般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做法,要因地制宜地進行調(diào)整,比如今天說的放保溫箱的問題。
手工皂的制作,用所謂的trace,來代表氫氧化鈉與油脂中的脂肪酸反應(yīng)的程度,因為這個反應(yīng)的程度會借助著“濃稠度”展現(xiàn)出來,所以,只要攪拌得好,讓堿與脂肪酸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碰撞,而引起皂化的反應(yīng)很充分和完全了,皂就做得更好。所以,當皂化的反應(yīng)程度越好,我們用入模的稠度越濃稠這樣的標準來判斷,當然不用放入保溫箱也一樣可以維持住溫度,甚至因為皂化反應(yīng),而溫度自行上升,即使沒有與空氣隔離,也不見得會起皂粉。但是如果攪拌不夠,還有冬天室溫比較低,模具很小,很薄等因素的影響,會讓保溫成為意見最好或必須要做的事。所以具體需要不需要進保溫箱,要自己根據(jù)經(jīng)驗來判斷。
?
通常為了美麗的渲染線條,通常都會盡量的在輕T時就入模,因為皂液很稀,流動性好,所以做出來的線條美麗,這時攪拌沒有那么充分,如果沒有與空氣隔離,當然會在皂的表面形成白粉。
?
最后,有沒有人去研究,為什么要放保溫箱呢?我個人認為溫度也是皂化所需能量的來源,其實,也許最原始放保溫箱的目的,只是要與空氣隔離吧?據(jù)說放保溫箱的做法,最先是由日本傳來的,那這個通過保溫箱去使溫度保持住的做法,在某些地方的寒冷冬天或許很合適。但在不冷的地方未必。所以保溫跟氣候、季節(jié)和地理位置也有關(guān)系,長年溫度較高的地方甚至可以不用保溫。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所謂的經(jīng)驗之談,是有局限性和條件的,不能全盤接收!
?
最后說一點,保溫就是保溫,蓋點東西或者進泡沫箱就行,一般沒必要用什么恒溫裝置,或者加熱裝置等,否則不是變成熱制了?再叮囑一句,保溫不當,造成過熱的情況,輕則出水、果凍,重則熱析、火山爆發(fā),液化無法凝固等,要注意。
?
摘自公眾號:愛做手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