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丨日本動漫中的“亞撒西”到底是什么?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情報姬???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
文丨原味稽?編輯丨Lingula
排版丨阿如

“我喜歡你!因為你很溫柔!”
你絕對不止一次的在ACG作品中聽過這句令人生厭的臺詞。

溫柔,是日語單詞“優(yōu)しい”的直譯,由于羅馬音為yasashii,故而其空耳“亞薩西”就成了觀眾們最親切的叫法??v觀日漫,有不少“亞薩西”的男主總能讓我們眼前一亮。
例如看似冷酷無情,卻將所有的溫柔和牽掛都獻給弟弟的宇智波鼬;

再如長相兇神惡煞,但在聲援大河愛情上面全心全意的高須龍兒;

甚至是那個號稱人肉推土機的伊藤誠,也在“亞薩西”的加持下各種開掛(白給)?

這些角色憑借著自己善解人意且飽含愛意的舉止征服了觀眾的芳心。
而有些觀眾也難免會聞而起意,紛紛效而彷之,其結(jié)果便是一個個都活成了30多歲的大魔法師,扁著個doge頭面面相覷。

巨大的反差讓不少網(wǎng)友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并自嘲道:“我原以為對‘亞薩西’有了足夠的理解,達到了第二層,其他人只在第一層,可沒想到它竟在第五層”!
除去我上我不行的抱怨外,更多的人則是對“亞薩西”模糊的定義感到不滿。
歸根到底,動畫里所推崇的“亞薩西”究竟是個什么玩意?


動畫中描繪的“亞薩西”??
顯然,“亞撒西”可不止有溫柔這一個意思。
倘若我們翻閱日本詞典,就會發(fā)現(xiàn)優(yōu)しい竟然囊括了“溫和、親切、優(yōu)雅、典雅、寬容、體諒及富有同理心”等如此多的含義。然而當一種外舶詞匯被翻譯成漢語時,注定會犧牲它的許多含義,而想要做到盡可能地還原“亞薩西”的內(nèi)味,似乎也找不到比“溫柔”更加合理的解釋了。
所以,我們不應(yīng)被語種的相互轉(zhuǎn)化所帶來的文化差異束縛住了思考,而更應(yīng)該站在日本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萬惡的優(yōu)しい。

出演《極道鮮師》男主的松本潤在接受采訪時這樣形容優(yōu)しい:
“——優(yōu)しさといえば?(說道溫柔能想到什么?)”
——強い!”(強大!)”
然而就是這個令人詫異的回答,卻道出了優(yōu)しい的本質(zhì)。
上條當麻的溫柔,是不惜犧牲自己也要給他人帶來笑容的愿望;是行動派說到做到的擔當;也是對守護弱者毫不猶豫的那種強大。
炭治郎的溫柔,是毫不猶豫的手刃惡鬼的決斷;是身為長男的擔當;更是愿于原諒感化仇人的那種強大。

西宮硝子的溫柔,是對曾經(jīng)傷害過自己的人的寬容;是想要和所有人交朋友的單純;更是在飽受苦難之后仍然選擇自己心中美好的那種強大。
諸如此類的角色雖然身處不同作品,且貫徹“亞薩西”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做到了《道德經(jīng)》中“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強大。

若抽絲剝繭的來看待這些人物,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著在意他人遠超自己、即便價值觀截然不同也能對他人抱持善意的共性,既悲憫與共情——悲憫意味著對萬物的不輕視不蔑視,共情意味著對萬物的感同身受。
這與日本國學(xué)大家本居宣長提出的文學(xué)理念——“物哀”不謀而合,而這也正是“亞薩西”得以被稱之為強大的理由。

這樣的“亞薩西”招人喜歡嗎?——當然。
這樣的“亞薩西”否就能被視為最完美的品質(zhì)?——那可未必了。
我們知道,把他人需求放在自我需求之上的精神正是“亞薩西”的精髓所在,但這樣的做法,卻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一方面,在“亞薩西”的釋義中,永遠都有著自我犧牲的含義在里面。
號稱“正義的伙伴”的衛(wèi)宮士郎在世界和平信念的驅(qū)使下行動,但歸根到底還是以個人的犧牲為代價。而被阿宅們尊稱為大老師的比企谷八幡,看似有著與眾不同的“亞薩西”,實際上還是靠著一個個自爆才構(gòu)筑起了名為“所有人都不會受傷”的世界(除了自己)。

另一方面,無止境的同理心更像一個定時炸彈,隱匿在辛苦構(gòu)筑的人際關(guān)系之中。
“如果能一直這樣三個人就好了啊”、“必須給所有人同等的幸?!??!皝喫_西”的角色總是如此的天真、優(yōu)柔寡斷,而他們越是往這方面努力,所得到的負反饋就越強烈,最終還未等到握手言和,卻早已分崩離析。

一個人越是想讓所有人都獲得幸福,就會變得愈發(fā)不幸,“亞薩西”不是毒藥,但卻勝似毒藥。

日本文化下的“亞薩西”??
然而藝術(shù)作品歸根到底是人創(chuàng)造的,其傳達出的思想多與創(chuàng)作者們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
我們常說藝術(shù)是文化的載體,好比中國無處不在的俠義當?shù)?,美國潛移默化的英雄主義,而日本的社會及文化恰恰是“亞薩西”得以大行其道的溫床。

日本是個資源貧瘠的島國,由于生存不易,日本人的危機意識相當強,在極端的壓力下構(gòu)建了極具日本特色的村落自治模式。在這樣一種模式下,個人利益往往要為集體利益讓步,“不給任何人添麻煩”、“大家都這樣做,我也就這樣做”的思想操縱著他們的一言一行,讓同村的人異常的循規(guī)蹈矩,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特色?)
但另一方面,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為,村界以外是一個不屬于自己、也和自己無關(guān)的世界。
村界是嚴格區(qū)分自界和他界、一個世界和另一個世界的象征。由此,日本人對于村落的認同和向心力,不止是現(xiàn)世的,也是來世的;不止是物質(zhì)的,也是精神的;不只是個人的,也是子孫后代的。由此形成了超脫于集體主義的只屬于日本民族的“集體本位主義”(即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但是“集體本位主義”也是日本民族立國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現(xiàn)代迅速復(fù)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面對困難并處于逆境時,民族精神最為強悍的是日本人。是因為他們的忍耐、執(zhí)著、自律,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堅強的生存下去,才有了現(xiàn)在日本的繁榮。
只不過這種看似強大的民族精神其實是在地緣、生活需求以及政策的共同約束下,才得以構(gòu)建,而這也形成了一種不可懺逆性。脫離群體的人不僅在道德倫理上不被允許,還會遭受形同于“社會性死亡”的制裁方式——“絕交”的冷暴力以及斷絕物資的硬暴力。

即便到了相對文明的近現(xiàn)代,這種民族精神卻早已潛移默化地滲透進日本社會的各個角落。為了融入集體就要善于察言觀色,穿上不合適的短裙、化不合適的妝、聊不合適的話題,為的就是跟集體保持高度的一致,否則極其容易招致精神與肉體上的排擠。

這是一種與中國所倡導(dǎo)的和而不同理念大相徑庭的同而不和,這也是一種抹去自己個性的存在,看似照顧他人,實則保護自己。
筆者曾在旅日過程中深有體會:在游客居多服務(wù)員稀缺的拉面店中,剛喝完的麥茶扭個頭的時間就被倒?jié)M;即使是因為自己的語言不通所招致的尷尬,反而是對方一個勁的道歉,導(dǎo)致自己都羞愧難當。我眼中的日本人,他們能將別人的感受凌駕于一切之上,而這樣一種極致的同理心也讓日本成為了最適合旅游的國度。

但另一方面,我也曾見到兩位本是有說有笑的職員,在分別之際,下級隨即做出了形同儀式的90°鞠躬,鄭重地說一句“お疲れ様です?!?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gray-02 font-size-12">(您辛苦了),然而扭頭的那一刻,笑容也隨之暗下,這種反差著實有點毛骨悚然。
而在美國文化人類學(xué)家魯思·本尼迪克所創(chuàng)作的《菊與刀》中,也有過相似的描述:
“日本人生性極其好斗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擺布,忠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p>
這樣一種矛盾的生活方式,竟不可思議地存在于一個國度,而除開日本,似乎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在這樣一種社會背景下,我們就不難想象為何業(yè)界會如此地推崇“亞薩西”。
畢竟決定一部作品是否受歡迎的關(guān)鍵,便是通過各種手段引起觀眾共鳴,從而增強代入感。所以日本眾多作品中的“亞薩西”,其實都是被迫的。
在中國,人們依然渴望成功、渴望財富、渴望階級流動,渴望從一只雛鳥變成金鳳凰,所以屌絲逆襲高富帥及龍傲天式的網(wǎng)文才得以蓬勃發(fā)展。而日本社會的集體主義、利他主義同樣也造就了日本觀眾打從心底認同的“亞薩西”,因為它是一種最為普適的屬性,同時也是精神訴求的集中體現(xiàn)。

然而觀眾們僅從動漫角色中找尋自己的影子就滿足了嗎?恐怕不然。藝術(shù)本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動畫所描繪的“亞薩西”跟我們所熟知的現(xiàn)實存在著一個質(zhì)的不同——他們在貫徹悲憫與共情的同時,也并沒有抹去自己的個性。
事實上,《天降之物》中的櫻井智樹,骨子里就流淌著一股“亞薩西”的熱血,我們能看到他無處不在的自我犧牲、對身邊妹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每掉下一個少女便收進后宮;但我們也能看到他那不隨大流的張揚個性、對紳士風(fēng)度的獨特見解,這些要素都讓我們深深地愛上了這位男主。

我們成天以“亞薩西”自詡,但與這些動畫角色相比,或許還真是小巫見大巫了。總而言之,想要具備ACG作品中所承認的“亞薩西”是相當困難的,但是一旦你具備了,那無疑是各種意義上的“強者”!

萬惡的真的是“亞薩西”嗎???
然而近年來,日本動畫產(chǎn)業(yè)的市場雖然持續(xù)的擴大,但繁華的背后卻是競爭與危機并存的險象,這在輕小說界顯得更為突出。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輕小說在2015年達到銷量峰值后便一蹶不振,斷崖式的下滑為業(yè)界敲響了警鐘。處于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 ACG作品也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惡性競爭的循環(huán)。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新人作者要想在茫茫大海中脫穎而出,那就必須得讓自己的作品喧賓奪主,為了達到這種目的,他們恨不得在短短的一章內(nèi)將屬性各異的美少女們悉數(shù)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當然這還不夠,及早的與男主確定關(guān)系才能牢牢地留住讀者。而這個契機自然就交給了大家都樂于接受的亞薩西,主角也就順水推舟的在毫無征兆下坐收著名為倒貼的漁翁之利。

從曾經(jīng)的慢燉,到如今的爆炒;男主從曾經(jīng)的有血有肉,淪落到了如今只用來展開劇情的工具人。這樣的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過度的急于求成讓本就缺乏文學(xué)性的輕小說,在邏輯上面也開始站不住腳。那么這也不能怪我們用萬惡的“亞薩西”來表達心中的不屑與唾棄了。
所幸的是,這樣過度同質(zhì)化、量產(chǎn)化、套路化、甚至有損“亞薩西”聲譽的做法連日本讀者也難以忍受。
即便到了2020年的今天,輕小說的銷量榜單也十分誠實,“亞薩西”還是那個“亞薩西”,但斯巴魯?shù)臎Q不妥協(xié)、佐藤和真的耍寶整活等極具特色的個性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倘若創(chuàng)作者們能時刻地思考這些問題,畸形的市場也終有一日會找回初衷。
萬惡的永遠都不是“亞薩西”,而是創(chuàng)造了“萬惡的亞薩西”的人們。
喜歡本文的姬友們不要忘記點贊、投幣和收藏支持我們~
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更多優(yōu)質(zhì)專欄:
《專欄丨光與影,何去何從?從《如龍7》談日本極道文化和時代亂象》
《專欄丨淺析道具付費、抽卡氪金后的第三種游戲收費模式:游戲通行證的設(shè)計邏輯》
----??End??----

要是覺得文章還不錯 就戳這里關(guān)注姬吧~??
情報姬?為二次元發(fā)聲!?
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更多最新最熱的次元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