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白瘦幼”,也不要“黑大壯”
變成野人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迷思。
關(guān)于什么才是美?詩經(jīng)說“指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臻首娥眉”,這大概是關(guān)于“白瘦幼”最早的描述了。進入現(xiàn)代之后,電視廣告的狂轟濫炸不停地告訴我們,用了這瓶精華,你就能變的更白。吃了這個減肥藥,你就能變得更瘦。做了這個醫(yī)美項目,你就永遠(yuǎn)不會老。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仍然在追求“白瘦幼”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為了躲避太陽把自己包成木乃伊,為了減肥把自己餓到眼冒金星,關(guān)于各種“漫畫腿”“直角肩”“高顱頂”的審美追捧更是一波接一波從不停歇。假如一個女生不幸具有和“白瘦幼”相反的特質(zhì),比如她是天生的“黑大壯”,那可以想象她在青春期性別意識覺醒之后,將會陷入怎樣的自我懷疑。
我們真的需要這樣極致地追求“白瘦幼”嗎?我們的祖先,野人這個團體,一定不是“白瘦幼”的,這一點很好理解。在人類誕生之初,皮膚很可能是黢黑的,在毒辣的陽光下,皮膚生成更多的黑色素,以保護我們不被曬傷。白色的皮膚可能是為了適應(yīng)高緯度的環(huán)境進化而來,在寒冷的氣溫下,白色的皮膚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身材的胖瘦也是同理,有的人狂吃不胖,可能是身體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對于脂肪的轉(zhuǎn)化更低效,有的人喝涼水都胖,可能是身體對于脂肪的轉(zhuǎn)化存儲更高效,在極端條件下有更大的概率生存下來。對于“幼”的追求更好理解,我們的天性是喜歡嬰兒的,也喜歡一切肖似嬰兒的事物,例如可愛的小奶貓小萌兔,這都是我們的祖先為了提高族群的生存概率進化而來的特質(zhì)。
寫到這里,答案不言自明了,不管是“白瘦幼”,還是“黑大壯”,只不過是基因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選擇性表達。東亞文化對于“白瘦幼”的追求可能還融合了農(nóng)業(yè)社會勞動人民對于不需勞動而擁有白皙皮膚的上層人士的羨慕,對于“瘦”的追求可能包含了對于明星偶像的崇拜,因為明星為了上鏡要保持纖瘦的身材,普通人其實沒有必要這樣苛責(zé)自己,對于“幼”的追求可能還包含了男性視角下一種對于妙齡女性的生殖崇拜。
其實女性的更年期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鯨魚也存在更年期,年長的雌性鯨魚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可以帶領(lǐng)整個族群度過危機,從而提高了整體的生存概率。如果一個鯨魚團體中“智慧的老祖母”不幸逝世,其他鯨魚的存活概率也會隨之下降。對應(yīng)到人類,女性在五十歲之后不再生育,但是只要度過荷爾蒙波動劇烈的更年期,就能收獲情緒更加穩(wěn)定平和的晚年,并能幫助撫育下一代,從而大大提高整體的生存概率。(如果你是剛有孩子的新手爸媽,對于這一點應(yīng)該更有體會)
所以,變黑并不可怕,我們可以選擇擁抱陽光,只要它不是太毒辣,適當(dāng)?shù)臅裉枌τ谖覀兊纳硇慕】刀即笥泻锰?。變胖也不可胖,斷臂維納斯也并不是骨瘦如柴的,她甚至有著圓潤的手臂和略為突出的小腹。變老更加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我們可以選擇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別處,盡量忽略眼角的皺紋和頭頂?shù)陌装l(fā)。
美的標(biāo)準(zhǔn)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有一句廣告詞說的很好,你本來就很美,不需要讓別人來定義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