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oonCoordinator(2)

主要講陰影高光
開始之前需要準備PE插件??解壓到PmxEditor\_plugin目錄下(其實不用也可以,看個人喜好嘍)
UV展開図出力プラグイン:https://bowlroll.net/file/13187
UV展開図出力プラグイン插件使用方法??
解壓好后打開PmxEditor



先來了解msToonCoordinator的陰影

注:在msTC_ShadeRT內使用


模型使用Shade_Base_Absolute.fx無陰影,模型顯示原本的顏色
2.Shade_ExShadow.fx

模型使用Shade_ExShadow.fx有陰影(該陰影受ExcellentShadow2控制)
注:因為該模型的臉部法線處理過了,所以臉上沒有出現(xiàn)陰影
3.Shade_Highlight1_Absolute.fx

模型使用Shade_Highlight1_Absolute.fx會整體變亮
4.Shade_Normal.fx

模型使用Shade_Normal.fx有陰影
看起來與Shade_ExShadow.fx效果相同,但是使用Shade_Normal.fx是不需要使用ExcellentShadow2,而且Shade_Normal.fx與Shade_ExShadow.fx的陰影也是存在區(qū)別的


此外Shade_ExShadow.fx的陰影比較難控制,而Shade_Normal.fx的陰影比較平滑
5.Shade_OFF.fx

模型使用Shade_OFF.fx無陰影
感覺和Shade_Base_Absolute.fx好像?我也不清楚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Shade_Shade1_Absolute.fx

模型使用Shade_Shade1_Absolute.fx整體被陰影覆蓋(該陰影受ExcellentShadow2控制)
如何繪制陰影高光貼圖(個人方法分享,不保證實用)
藍色繪制陰影,綠色繪制高光,紅色保持Base色
方法1.觀察模型的貼圖(推薦使用開頭讓下載的PE插件UV展開図出力プラグイン)
將模型原貼圖與對應的UV展開圖打開,UV展開圖圖層放在原貼圖之上

從模型的原貼圖中可以看出有的地方顏色深、有的地方顏色淺,在參照UV貼圖的情況下查看哪些地方是需要繪制陰影的(一般在深色區(qū)域畫陰影),畫出一個大概范圍,最后再對范圍進行細化。

先看原貼圖進行一個范圍劃分,再把UV貼圖疊加上去

有時候可能會發(fā)現(xiàn)劃定的深色區(qū)域不包括在UV貼圖里面,這時候可以適當覆蓋淺色區(qū)域

照著UV畫,更加細致的陰影細節(jié)在確認陰影位置之后慢慢修改。
然后就是頭發(fā)高光,按照自己的喜好繪制高光,也可以使用高光筆刷進行繪制

個人喜歡將陰影圖層放在高光圖層之上
最后的繪制好后的陰影貼圖長這樣??

使用的大概的效果??

優(yōu)點:自由繪制陰影,可以較為細致的控制陰影高光細節(jié),效果好。
缺點:想要好的效果需要不斷調整陰影,過程比較麻煩,耗時長。
方法2.在MMD內調整光照確定陰影位置

調整自己滿意的光照位置,確定陰影繪制的大致范圍

最后參考這個光照畫出大概的陰影

優(yōu)點:在不清楚如何繪制模型的情況下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幫助更好的繪制模型陰影高光貼圖
缺點:模型的陰影效果可能存在沖突。比如模型臉部陰影繪制的是正面光源效果,但是模型衣服和身體的陰影卻是頭頂光源的效果……
方法3.更加簡單粗暴的方法
打開PmxEditor,導入模型,把需要上陰影的部分慢慢拆分
模型拆分好后,使用msToonCoordinator時,在msTC_shadeRT將需要上陰影的材質使用Shade_Shade1_Absolute.fx就完成了。
優(yōu)點:在處理頭發(fā)和臉部的時候比較方便,陰影形狀比較規(guī)則,看起來比較美觀。
缺點:拆分模型的過程比較耗時,在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嘗試改變模型的布線獲得好的陰影效果

本人喜歡三種方法一起用。首先用方法1繪制整體的大概陰影高光效果,其次用方法2細化衣服身體陰影大致范圍,最后用方法3摳出材質進一步的細化陰影,又麻煩又奇怪的感覺?
大家要是有自己繪制陰影高光的方法盡量選擇自己的方法吧,自己畫的順手最重要。
如何使用畫好的貼圖??

用Notepad++打開想要修改的fx文件
上面提到的fx文件都可以修改,但是個人建議使用Shade_Normal.fx與Shade_ExShadow.fx



請閱讀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726089?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下面算是內容的拓展?

使用貼圖管理面部法線(只能使用Shade_Normal.fx)
效果??(1與2是相同光照)


從上圖可以看出有兩種不同的面部陰影
圖1:簡單地反轉或極化法線?抱歉,這個我真的不明白,看起來很難畫的樣子……
圖2:類似賽馬娘的面部陰影,當法線在軸向上反轉時,考慮原來是基色或頭部和MMD標準光的內積?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修改方式如下??

如何繪制管理面部法線的貼圖??
1.找到臉部的原貼圖,用UV展開圖輔助

2.利用UV確定大概的位置,只需要畫鼻子兩側和眼部下方的區(qū)域
鼻子兩側用綠色,眼部下方用紅色。
想要好的效果需要費點時間來修改

3.加個底就完成了

如何使用畫好的貼圖??
用Notepad++打開Shade_Normal.fx
注:繪制好的貼圖與Shade_Normal.fx在同一文件夾

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項??
1.本人在上圖的演示中只畫了一半的鼻子側邊和眼部下方,并不是所有管理面部法線的貼圖都要像上面這樣畫,而是要根據(jù)模型的面部UV展開圖去畫,UV展開圖只有一半臉那就畫一側(鼻子側邊和眼睛下面要畫在同一側)就好了,UV展開圖是完整的臉,那就兩邊都需要畫(直接開對稱畫就好了)
舉例(如下)

2.貼圖的底色問題。管理面部法線貼圖不同的底色對面部的陰影過渡會產(chǎn)生影響,如果繪制出來的陰影過渡不自然,可以嘗試去調整一下貼圖的底色。還是建議大家自己嘗試去調出滿意的底色
個人建議用灰色打底,如下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并非強制。
陰影色的指定
注:在msTC_ShadeColorRT使用

這個很好理解,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填充陰影

當指定紅色為陰影色時,模型的陰影就會變成紅色
當然,這個陰影色的指定不一定非得整體指定同一個陰影色,還可以在msTC_ShadeColorRT內根據(jù)模型材質細分


陰影色也不一定非得是純色貼圖,漸變的或者有圖案的也可以。


繪制陰影色貼圖和使用陰影色指定??

隨便新建一個圖層(圖像大小隨便,沒有特別指定),然后涂上喜歡的陰影色即可。
打開ShadeColor文件夾

文件夾里面有ShadeColor_Auto.fx,在ShadeColor_Auto.fx內修改

用Notepad++打開ShadeColor_Auto.fx


感覺這個陰影色的指定非常好玩
燈光貼圖
注:在msTC_SubLightRT內使用

效果如下

不希望被燈光覆蓋的部分可以選擇使用燈光貼圖
繪制燈光貼圖??

藍色部分是不受燈光影響的,黑色部分受燈光的影響
使用燈光貼圖??
打開SubLight文件夾


注:msToonCoordinator控制器右上欄

用Notepad++打開SubLight_ON.fx
注:繪制好的貼圖與fx在同一文件夾內


不想畫燈光貼圖的時候可以直接把之前繪制的模型陰影貼圖拿來用

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