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人到中年,才能對這句話感同身受

人生是一段路又一段路,人只有走過一段路后,驀然回首,才知道自己經(jīng)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在這之前,往往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情況。
當(dāng)我們到了人生的中年階段,船到河中央,生命已經(jīng)過半,已經(jīng)是走過了千山萬水,穿過了人山人海。
這個時候再回看自己的小時候,又是什么樣的滋味呢?
我的感受是既模糊又惆悵,有時想笑,有時想哭,好像在遙遠(yuǎn)的地方,有個小小的身影在朝我招手,我卻無法給他一個回應(yīng)。
凡是逝去的,都已經(jīng)失去了。你我皆凡人,都在時光的長河里隨波逐流。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游子傷漂泊。
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樹,樹底迷藏捉。
高枝啼鳥,小川游魚,曾把閑情托。
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
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
這是李叔同的《憶兒時》,當(dāng)我在夏日的午后看到它的時候,不禁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想必70后、80后對李叔同所說的這些場景很熟悉,特別是在農(nóng)村待過的朋友,那時候的記憶想必早已銘刻在腦海,再也磨滅不了了。

童年是人生的幼苗期,這個階段的生命是柔弱的,充滿了天真,蘊(yùn)藏了無窮的活力,整個世界都是生機(jī)勃勃的氣息。
在30歲之前,我都覺得自己是元?dú)饬芾?,這股子從童年流淌而來的元?dú)猓挝叶冗^了很多難熬的時光,戰(zhàn)勝了很多的挑戰(zhàn),化解了四面八方的惡意。
而在這之后,隨著身心被紅塵的浸染,我開始學(xué)會了世故、世俗,別人說我終于成熟了,我卻苦笑:
不是成熟了,而是墮落了。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經(jīng)常想起小時候的藍(lán)天、雨后、山樹、池塘、小鳥、游魚……
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我經(jīng)常舍不得夢里的感覺,想要抓住當(dāng)年的氣息,卻怎么也抓不住。
那是一個物質(zhì)匱乏的時代,如果誰家里有一臺黑白電視機(jī),是要被人稱贊為“萬元戶”的——有錢人啊。
炎熱的夏天,沒有空調(diào)WiFi互聯(lián)網(wǎng),只有風(fēng)扇冰棍和西瓜,井水浸西瓜的味道是什么牌子的冰箱也帶不來的。
小孩子喜歡放學(xué),更喜歡放假,小伙伴們一起摘桑葚,掏鳥窩,池塘捉魚,山上采松果,抓蝎子和土鱉……
那時候的孩子都是寂寞的吧,但誰也不知道“寂寞”為何物,大家都在忙著舒展自己的天性。

這樣的童年時光是可以治愈人的一生的。
我看到一個問題,大意是現(xiàn)在的孩子羨慕以前的孩子,還是以前的孩子羨慕現(xiàn)在的孩子?
各有各的好吧。從前的孩子肯定羨慕現(xiàn)在的孩子,就像劉強(qiáng)東小時候第一次看到電燈,第一次出遠(yuǎn)門、繞著大飯店轉(zhuǎn)一樣的羨慕。所以他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努力奮斗,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過上城里人的生活,同時對過去聊作彌補(bǔ)。
現(xiàn)在的孩子也肯定會羨慕田野里孩子的那種自由自在的野性,但如果長期讓他們過那樣的生活,恐怕他們也不愿意。畢竟時代不一樣了,人總要向前走。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風(fēng)景和感受,對人到中年的我們來說,童年的美好記憶是貫穿一生的力量和財富,不管見識和領(lǐng)教過多少紅塵的污濁,赤子之心都還在。這是最可貴的,你保有赤子之心,這個世界就變好了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
最后,愿你不忘初心,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李叔同: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人到中年,才能對這句話感同身受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