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上映,《堅如磐石》的bug也太多了!



如果你喜歡韓影,看完《堅如磐石》大概會有以下的想法:
張藝謀理想中的《堅如磐石》:鄭雨盛、黃政民、郭度沅、朱智勛主演的《阿修羅》(2016)
?

張藝謀實際面世的《堅如磐石》:推遲六年、經(jīng)歷補拍、支離破碎的《堅如磐石》(2023)
?

從《堅如磐石》的成片可以判斷出,這部電影原本指向的是韓國電影《阿修羅》那樣的“全員惡人”奇觀。
連市長(張國立的鄭副市長角色原本是市長,后修改為副市長)、刑警隊、受命查案的刑警(《阿修羅》里是鄭雨盛,《堅如磐石》里是雷佳音)的三種主要勢力的配置都是差不多的。
在韓影世界里,《阿修羅》并不算什么神級的作品,但也是內地電影很難復制的類型。
劇情支離破碎
POST WAVE FILM
《堅如磐石》努力打造了一個燈光絢爛的視覺效果,有人認為賽博朋克,有人覺得燈光污染,總之,它希望從視覺上營造出那種癲狂過火的世界。
但賣相癲狂只是《阿修羅》的表象,它的基礎邏輯的合理的,底層邏輯簡單粗暴——每個人都是為了活下去。
這種活下去的信念又造成對他人生存的威脅,從而引起混亂的大戰(zhàn)。
但《堅如磐石》的幾方勢力的生存危機沒有被闡明:
鄭副市長的生存困境受到了什么威脅,使得他要除掉黎志田,黎志田為什么明知自己被對方陷害卻不得不出48億幫對方平事兒,這些人有怎樣的糾葛,如今又有什么權力更迭,這些基本信息都是缺乏的。
缺乏推動劇情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使得《堅如磐石》的各方勢力并沒有真的對立起來,而是各自虛空發(fā)力,這就使得全片的權力角斗和人物行事邏輯都很混亂。
?

開場的公交車爆炸案是一個很唬人的開頭,但看完全片,你恐怕都不清楚,張國立飾演的鄭副市長為什么要鏟除首富黎志田,他們之間相互依存很明確,但為什么要互相殘殺?片中根本沒有給出明確的理由。
鄭副市長還要出此下招,讓一個小嘍啰去制造爆炸案,這個炸藥為什么要用假的?而最后為什么真的爆炸了?電影里面都沒有給出這樣做的原因和細節(jié)。
而且鄭副市長如果是為了干掉黎志田,這招實在太小兒科,因為即便黎志田被陷入此案,他頂多也只是得到一個唆使他人的罪名,這完全無法根除黎志田。
而劇情到了后來,鄭副市長又自動跳反,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進入黎志田的車子,告訴他一切都是自己干的,然后又攛掇黎志田跟一家大公司簽約合作,白送48億給對方,才能保住鄭副市長。
此時的鄭副市長沒有任何可以要挾黎志田的東西,還承認主使了一場公交車爆炸案,相當于給了對方一枚殺死自己的子彈,可以說完全處于下風,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黎志田竟然幫了這個忙。
這背后有什么內情?這并不能完全靠觀眾腦補呀。
?

飾演黎志田的于和偉有句臺詞,是“錢外有錢,官外還有官”,這大概是張藝謀想拍出來的主題。
在杜琪峯的電影《暗花》里,有一個很少回澳門卻時刻控制著澳門的“洪先生”,該片也只是在片尾給了“洪先生”一個背影,但全片都可以感覺到“洪先生”對片中所有人的控制,幾乎每個人都是被“洪先生”的意志推動著,不得不走。
但《堅如磐石》并沒有這樣的一個“洪先生”。
我們大概可以猜到,那個讓鄭副市長仕途順暢的老爺子,也就是鄭太太的父親,很可能就是張藝謀原本布局的“洪先生”,但這個人物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被抹去,同時被抹去的,是老爺子對鄭副市長和黎志田的控制,也間接抽走了這兩個互相制衡互相威脅的地位。
由于缺乏兩人互相制衡的根本原因,鄭副市長和黎志田的你來我往有些莫名其妙,像是兩個閑雜人等在廢棄的砂石廠,你丟一下,我丟一下,有的砸到了對方,有的沒有,根本構不成擂臺賽程度的景觀。
bug實在太多
POST WAVE FILM
雷佳音飾演的蘇見明幾乎是一個bug一樣的存在:
陳沖飾演的妻子能夠放任眼皮子底下有蘇見明這個私生子;
蘇見明跟調查對象鄭副市長有收養(yǎng)與被收養(yǎng)的關系,卻還能主導對鄭副市長的調查;
調查過程中,蘇見明有如神助,但最后被證實只是一個既沒有查出什么大料、也沒有別的目的的小綿羊。
如果這個角色原本就如此平面,根本不需要雷佳音來演,另找一個視覺年齡更年輕的就行了。
?

按照《阿修羅》的劇情,結合一些所謂知情人士找補的《堅如磐石》被刪細節(jié),雷佳音飾演的蘇見明,原本是個更為復雜的角色。
《阿修羅》里的鄭雨盛,夾雜在市長和刑警隊之間,被雙方迫害,他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做一些事情。所以蘇見明原本應該也是鄭副市長豢養(yǎng)的在警隊的一只狼犬,但隨著身后的權力變化,他不得不做點什么。
至于原貌是什么,我們無法去想象沒有看過的那版《堅如磐石》,但可以確定的是,現(xiàn)在的《堅如磐石》是邏輯混亂的。
而且它甚至都變得有些虛張聲勢,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看了半天,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斷·橋》那個體量的,甚至還不如《斷·橋》表現(xiàn)得細膩,雖然《斷·橋》也經(jīng)歷過刪改,但整個故事是可以看到架構的,也算是完整的。
《堅如磐石》就是兩個人沒有由來地砸石頭,你都不知道它砸向了哪里,但臺詞又告訴你其實是這兩個人在斗,任憑你怎么看也不知道他們?yōu)樯兑?,最后,劇情在一個《意難忘》類型的、關于身世的故事中戛然而止了。
?

更加要命的是,《堅如磐石》上映當天就出現(xiàn)了“尺度奇觀”的熱搜。作為一部經(jīng)歷了“刪改補拍”的電影,它本身是值得同情的,但從現(xiàn)在的成片來看,它很難說有多大的尺度。
從物理上來說,它的大尺度畫面可能有這樣幾個鏡頭,開頭的爆炸場面,突如其來的車禍,還有黎志田殺人的場面,前兩個可以說是動作片的常規(guī)操作,算不上什么,而黎志田殺人,其實電影只是把鏡頭對準了黎志田,后來又給了死者一個快速鏡頭。
?

如果這也算大尺度,那么同期上映的《志愿軍:雄兵出擊》尺度更大:
戰(zhàn)士們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舍身奮戰(zhàn),即便少了一條腿,即便已經(jīng)血肉模糊,依然用最后的力氣堅持作戰(zhàn),那不只是視覺的沖擊,更是心靈上的震顫。
從情節(jié)上來講,《堅如磐石》拍的并不是大家以為的那個大案,它雖然發(fā)生在重慶,但故事情節(jié)完全是新的創(chuàng)作。
影片里真正碰了點尺度的臺詞,除了前述的“錢外有錢,官上還有官”,就剩下陳沖的那句“士農工商”,這句話的確有一定的咀嚼余地,但如果這就構成了“尺度奇觀”,倒真的應了婁燁的那句話,我們的觀眾被迫成為了“二流觀眾”。
鑲邊的女性角色
POST WAVE FILM
張藝謀導演和陳宇編劇之前合作過《滿江紅》,在對女性的表現(xiàn)上,他們被人詬病,這次在《堅如磐石》里也不例外。
整部電影有四個重要的女性角色,一個是陳沖扮演的鄭副市長的老婆何秀麗,一個是神秘的年輕女性楊曉薇,一個是黎志田的女兒,再一個是周冬雨扮演的女警李惠琳。
簡而言之,他們塑造的女性就是這四種:大婆,小三,女兒,其他人。
也就是說,女性角色在他們眼里就三種:跟男人有性緣關系的(大婆和小三),跟男人有血緣關系的(女兒),跟男人既沒有性緣關系也沒有血緣關系的(其他人)。
?

這次周冬雨飾演的李惠琳就屬于“其他人”之列。
導演和編劇對這一類女人是無情的,他們讓她留短發(fā),穿牛仔外套,戴上眼鏡,遮掉一切的魅力,達成他們眼中的女警刻板印象,至于這個女警有什么樣的能力和魅力,這都不在導演和編劇的考量范圍。
這本來沒什么,可是他們又希望李惠琳能跟一個主要的男性角色有關聯(lián),于是強行將她和蘇見明配對。
可是,導演和編劇不愛這個角色,演員也愛不起來,雷佳音演的蘇見明也不會愛,這就導致周冬雨演的這個角色毫無可看性,跟雷佳音的合作也毫無CP感。
?

陳沖飾演的鄭太太,一上來就發(fā)表了她的“大婆宣言”,內容就是一個認命的女人之類的。
這種類型的女人,陳沖在李安導演的《色·戒》里演過,戲份不算多,但是卻把她的認命和不甘心都展現(xiàn)了出來。
當然,我們無法強求《堅如磐石》這樣的商業(yè)片拍到《色·戒》這樣的程度,因此陳沖這個認命大婆的形象勉為其難可以接受。
但是劇情后面又為陳沖設計了非常重頭的一場戲。
鄭太太與黎志田密談,態(tài)度高傲,一開始是讓黎志田“滾”,我們在這里知道,鄭太太的父親是高官,成就了鄭副市長,可能也成就了黎志田,這些權力關系,間接讓身為高官女兒的鄭太太也有了權力。
陳沖奉獻了整部電影里最值回票價的幾分鐘表演,盡管她的背景未被書寫,但陳沖通過表演就傳達給我們從憤怒到不甘心再到悲憤的好幾個層次。
正當劇情被鄭太太的這幾分鐘帶起了一些復雜性的時候,黎志田拿出了鄭副市長與年輕女性的照片(那照片拍得很差,只是地鐵上互相笑了幾下的畫面,甚至都沒有拍到兩人在家里吃飯的畫面),鄭太太咬牙切齒半天,最終只是決定要遣人“打小三”。
鄭太太為何擁有可以調遣黎志田的權力,我們可以自行腦補,但鄭太太為何只能在暗處除掉小三,無法調動更多權力,是她所倚仗的權力有所變動?
這起碼是需要明示的,不然一個明擺著的狠角色,頂級女演員的三分鐘表演過后,落點卻是“打小三”,有一種進了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的影廳,結果卻發(fā)現(xiàn)要放婆媳矛盾劇的感覺。
?

楊曉薇這個角色自不必說,一開始導演和編劇就想讓觀眾誤以為這是個桃色關系,而事實上她這個角色也確實承載了桃色的部分。
但這個地方也很不合理,鄭副市長可以制造爆炸案甩鍋到黎志田頭上,有信心可以完美隱身;黎志田也可以找好小嘍啰,演一出戲,讓小嘍啰們承擔殺人的罪名,自己酣暢淋漓地砸死人。
他們草菅人命且可以全身而退,可他們偏偏就這么害怕一個死了二三十年的舊情人。這個人為什么重要?這個命案為什么難以解決?電影里也沒有給出更多的內容。
這部電影里面,唯一圣潔的白蓮花,是黎志田的女兒。為了表現(xiàn)“白蓮花”這一點,導演和編劇對演員的調度是,讓這個馬上就要當媽媽的女性,行為舉止都表現(xiàn)得非常幼態(tài)和低智。
這個女兒的存在,是為了表現(xiàn)黎志田“溫柔的父親”這個屬性。
女兒、女婿連帶女兒腹中的孩子,都作為一種側證而存在,彰顯反派黎志田的人性一面,在影片的中段制造一個這樣的高潮:一邊是攪動政治風云、殺人如麻,一邊是守候在女兒身邊接生的好父親。
這些功能化的女性角色,幾乎無一例外地體現(xiàn)了主創(chuàng)在書寫女性時的懶惰和創(chuàng)作男性角色時的自戀。

《堅如磐石》比較明確的補拍,是陳道明的那一條線。陳道明帶著仿佛自動公文生成器生成出來的臺詞,拿著他的話劇腔,說了一堆官方的話語。只是,隊里的領導讓蘇見明查自己的養(yǎng)父也就算了,怎么這個空降的大領導還這么支持養(yǎng)子查養(yǎng)父呢。
時隔六年了,即便是為了讓片子重見天日,還是可以捋順邏輯,補拍一個更合理的版本吧?
你只看見《阿修羅》很爽,但你沒有看到《阿修羅》的故事是構建在“國家機構全部爛透了”的世界,而你并不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里,你也不被允許在現(xiàn)代社會架構這樣一個世界,架空的也不行。
最終,你只能交出一些支離破碎的殘章,拿一些見血的片段、被保留下來的金句出來宣傳。
一個熟練老成的電影人,在決定拍《堅如磐石》的那一刻是勇敢的,在扛這些年的糟心事的時候也是勇敢的,在把它拿出來的當下也是勇敢的。但片子不怎么樣,也是真的。


作者丨李慧慧
正在吃補劑
編輯丨李慧慧? ? 排版丨涼茶
媒體統(tǒng)籌丨佐爺靈魂販賣館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lián)系我們?!?/p>
好?課 & 好?物

好課 |?接軌好萊塢,掌握現(xiàn)代劇作的8個技巧

短片放映片單 | 10.5-10.7青年創(chuàng)意短片交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