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改變中國1500年
2022年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這標志著整條古老的運河又重新活過來了。
1500年以來,京杭運河的每一次興衰都和時代的發(fā)展脈搏相吻合。歷代的興衰往往也和大運河的命運相連接。
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水利修建的歷史,水利的發(fā)展關系著整個國家的農業(yè)發(fā)展問題,也就是直接影響著所有人的吃飯問題。
早在春秋時期,修筑運河就已經成為了各國發(fā)展的標配之一,各地一直在不斷的修筑運河,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
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連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靈渠就被開鑿出來了,
到了隋朝,南至杭州,北至北京的大運河出現在了歷史之上。大運河的出現奠定了之后數百年的隋唐盛世。
在大運河的哺育之下,黃河沿岸的長安和洛陽再一次煥發(fā)的生命力。大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等更是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時間里一直是中國的最重要的商業(yè)城市。
元朝建立之后,為了打通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聯系,隨即建立起了全長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運河。
在此后的明清兩代幾百年的時間里面,國家不斷修筑開挖運河,大運河再一次進入到了黃金時代。
隨著明清大運河的發(fā)展,沿線的揚州,常州,無錫,蘇州,嘉興和杭州等無數城市因此而興盛起來。這也直接影響了至今中國測商業(yè)城市布局。
在清代康熙年間,揚州被指定為兩淮鹽業(yè)的運營中心,當年的鹽業(yè)利潤更是已經超過國庫收入的一半以上。
時代的巨變隨著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而出現,在此后隨著沿海的港口被迫開放,沿海城市開始崛起,大運河的商業(yè)重要性開始不斷降低,大量的北運的物資開始依靠海運。
之后隨著1850年的太平天國爆發(fā),此后的大運河沿岸城市遭受了巨大的摧殘,大運河的發(fā)展也隨之衰落下去。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給宇奇工作室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