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和好投資的邏輯丨讀《段永平投資問答錄》
前段時間讀了段永平的兩本投資問答錄,內容都是和網友的互動問答,分類整理而成。兩本分別是關于商業(yè)邏輯和投資邏輯的,前者講如何發(fā)現(xiàn)好公司,后者則側重于投資。

這兩本都可以在亞馬遜買到電子版,0.99元。
個人覺得很有收獲,值得一讀。缺點是問答體不夠理論和體系化,有重復提問的情況,有些案例也是好幾年前的。
我在kindle讀完,把感興趣的內容都標記下來,這樣便于以后回顧。
最近又回顧了標記的內容,做了兩張思維導圖。
一張是有關于公司的,商業(yè)邏輯。

一張是有關投資邏輯的。

標記的內容只是部分要點,思維導圖里面的東西就更只是小部分的摘取了。
下面總結下這些內容對我的啟發(fā)。
從熟悉的品牌開始,關注和理解公司
投資的前提,是找到有持續(xù)增長和盈利能力的好公司,并弄懂它們。
而理解公司,主要分定性和定量兩方面,定性是主要的。
所謂定性,是看它的商業(yè)模式,看它的企業(yè)文化,看它的管理人員。
商業(yè)模式通俗來說就是怎么賺錢。
企業(yè)文化就可以理解為它的理念、員工行動的方式、對待客戶的方式等等。
管理人員,這部分感覺比較難了解。
想找到一家好公司,從感興趣的品牌開始了解是個很好的切入點。但找到一家并且理解它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要做好心理準備。
定量的部分,可以嘗試看公司年報/數(shù)據(jù)。
之前買過一本教如何看年報的書,得空可以看起來了。
按段永平的說法,想要理解一家公司,可以想象自己是這家公司的管理者,換到他的立場上去看。同時把它當成非上市公司理解,心理不受股價變化的影響,而專注于它和它的價值本身。
如果這些原則性、理念性的東西屬于理解一家公司的”道“的方面(段永平稱為”做對的事“)的話,具體如何從經營數(shù)據(jù)、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等方面理解一家公司,則是”術“(段永平概括為”正確地做事“/把事情做對)。
做對的事,關乎理念、認知。相對應的就是不做錯的事(stop doing list),我覺得這也是很大的智慧。
把事做對,則關乎能力圈、一定的知識水平。
成為價值投資者
當覺得懂了一家公司之后就到投資這一步了。
關于投資,我讀完之后的啟發(fā)是:
在個人能力圈范圍內行動,不了解的不買。書中經常引用一個觀點,”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 比 能力圈實際有多大 更重要“。這里的能力圈我覺得是指i包括知識水平、行業(yè)經驗、分析水平等在內的綜合能力
做公司的價值評估,其實這部分書里面一直都沒有清楚講,總結下來只有“毛估估”、“未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這樣的表達。我現(xiàn)在的理解是:看公司一年能盈利多少、年增長大概能有多少,資產有多少等,相對細致一些地估一下公司的價值。其實這還是回到了尋找好的公司、理解弄懂公司這一點。
芒格說,四十歲前無價值投資者。這話有一定道理吧。
很長一段時間內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圈范圍,以及尋找好公司,并理解它的商業(yè)模式、企業(yè)文化和價值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