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運(yùn)動的描述】速度練習(xí)

一、需要使用的知識
①速率=路程÷時間
→V率=S÷t
②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V平=x÷t
二、例題
1-1.甲,乙學(xué)生開展無線電定位“搜狐”比賽,甲、乙兩人從圖中所示地形的0點(diǎn)同時出發(fā),并同時到, 達(dá)A點(diǎn)搜到狐理,兩人的搜狐路徑已經(jīng)在圖中標(biāo)出,則(BC)
A.兩人運(yùn)動的平均速率相等 ×
①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V率=S÷t
由公式可知,決定平均速率的是路程和時間
所以兩個人必須路程和時間都相同,求出的平均速率才會相同
由圖可知:
在時間都相同的前提下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甲的平均速率>乙的平均速率
B.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
②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V平=x÷t
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時間決定
甲乙的位移都是o點(diǎn)到a點(diǎn),
同時出發(fā)同時到達(dá)時間相同
所以甲的平均速度=乙的平均速度
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
確實(shí)
D.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
甲的位移和乙的位移都是由o點(diǎn)到a點(diǎn)
1-2.時速達(dá)到350km的鄭州到西安的高速容運(yùn)專線開始運(yùn)營,方便了人們出行,已知鄭州到西安線路全長505km,列車總長200m,動車組運(yùn)行時間約2h.恨據(jù)上述信息可知(BD)
A.由于動車組列車總長200 m,動車知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yùn)行時不能視為質(zhì)點(diǎn) ×
可以視為質(zhì)點(diǎn),因為總長200米的列車,相對于總長505千米的路程,過于小,可以忽略不計
B.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yùn)行時的平均速率約為250 km/h ?
①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V率=S÷t
=505km÷2h
≈250km/h
C.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yùn)行時的平均迪度約為350 km/h ×
②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V平=x÷t
你根本算不出來平均速度,
因為你沒有位移的數(shù)值
D.由題目信息不能求出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yùn)行時的平均速度 ?
由C可知,確實(shí)
2-1.短跑運(yùn)動員在100m競賽中,測得5s末的速度為10.4m/s, 10s末到達(dá)終點(diǎn)的速度是10.2m/s,則 運(yùn)動員在這100m中的平均速度為(D)
A. 10.4m/s
B. 10.3m/s
C. 10.2m/s
D. 10.0m/s
②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V平=x÷t
=100m÷10s
=10m/s
備注:
“5秒末的速度”
五秒末→時刻
速度→瞬時速度
4-1.一個物體做變速直線運(yùn)動,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B)
A. V1+V2/2
B.(2×V1×V2)/V2+V1
C.(2×V1+V2)/V2+V1
D. V1+V2/V1×V2
②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V平=x÷t
通過審題,
我們發(fā)現(xiàn)題目中有路程的量,
所以我們假設(shè):
前一個路程是S
后一個路程是S
總路程就是2×S
因為是直線運(yùn)動,所以路程=位移
→x=2S
t=t前半段+t后半段
t前半段=S÷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1
t后半段=S÷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2
→t=t前半段+t后半段
=S÷V1+S÷V2
→V平=2S/(S÷V1+S÷V2)
=2S/{(V2×S+V1×S)/V1×V2}
=2S×{V1×V2/(V2×S+V1×S)}
=2S×{V1×V2/(S×【V2+V1】)}
=(2×V1×V2)/V2+V1
備注:單位制的應(yīng)用(量綱分析)
C選項
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的單位都是米每秒,
兩者相除,單位約去,
得出的是一個數(shù)字,
這和現(xiàn)實(shí)是不可能
D選項
被除數(shù)單位是m/s,
除數(shù)是m/s*2,
兩者相除之后得到1/(m/s),
其含義就是1/V,
但我們要求的是V。
4-2.一氣車沿平直公路行駛,開始以20m/s的速度行駛了全程的?,接著以速度v行駛其余的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為16m/s,則v等于?
解:②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V平=x÷t
假設(shè)行駛的路程1/4為x
t前1/4=x÷20m/s
t后3/4=3x÷V
帶入可得:
16=4x÷(x÷20m/s+3x÷V)
16=4x÷{(V×x+3x×20)÷20V}
16=4x×{20V÷(V×x+3x×20)}
16=80Vx ÷ x(V+60)
16=80V÷(V+60)
V=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