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春秋 | “支持者”為何稱“擁躉”
◎周翠俊
不知何時開始,“擁躉”一詞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它的身影活躍在報刊、網(wǎng)絡,甚至電視新聞里,以時尚新詞語之姿游走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備受青睞的流行詞。且看:
(1) 在90年代本地電臺廣播全盛期,很多愛聽外語歌的樂迷都是DJ黃志淙的擁躉,后來他離開電臺往外發(fā)展,樂迷頓失精神食糧。(《星島日報》2009年9月13日)
(2)在許多繁體字的擁躉眼里,繁體字更接近它的造字精神本源,更能傳神達意,同樣,也更有文化內(nèi)涵和文化張力;至于實用性、可操作性則被其置于次要位置。(《中國青年報》2009年8月20日)
“躉”念dǔn,“擁躉”來源于粵語方言,“擁躉”的意思,《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認為是“〈粵語〉捧場的人”;《港臺語詞詞典》(黃山書社,1990)的解釋為“擁戴的人”;《實用廣州話分類詞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則進一步具體說明:“(擁躉指)某支球隊的球迷、某位歌星的歌迷、某位影星的影迷等,即擁護者。”結(jié)合詞典解釋和新聞報道,“擁躉”的詞義我們不難理解,概述之,即指某人或某事物的崇拜者、支持者。
為什么要將“擁護者”“支持者”稱為“擁躉”呢?“擁”意為擁護推戴,毋庸置疑;那么“躉”又該何解?《現(xiàn)代漢語詞典》已經(jīng)收錄“擁躉”一詞,而將單字“躉”作“整批(買進)”解,這個意思和“擁護”“支持”相去甚遠,用來解釋“擁躉”的“躉”,似不妥。看來,為了弄清“擁躉”原委,我們需要對“躉”作更詳盡的考察。
“躉”在《說文》中還未出現(xiàn),應該說成字較晚。對單字“躉”(躉),最早作出解釋的是清代張慎儀的《蜀方言》卷上:“貨有成數(shù)曰躉。”《漢字源流字典》(語文出版社,2008)對“躉”的字形字義作了分析:“會意字,從萬,從足,會大數(shù)買進之意?!眱上嘟Y(jié)合,“躉”的本義就比較明朗,表示量大、數(shù)多、整批地買進貨物。這里所包含的“眾多”“成批”的意思使得“擁躉”往往用作復數(shù),多指“支持者們”。但是,單是這個本義還是不足以解釋“擁躉”中“躉”的意思的。我們不禁要問,從本義加以延伸,“躉”是否還有其他更豐富的內(nèi)涵?
從造字看,“萬”字在上,“足”字在下,腳上擔負著數(shù)以萬計的東西,我們因此不妨大膽猜測,“躉”另有支撐義。這一猜測,在粵語方言中得到了證實?;浾Z方言中“躉”是一種柱礎類的東西,《漢語方言大詞典》(第4694頁)里就有這樣一例:“個兩個花躉砌好未呀?”意思是問“那兩個花盆柱子砌好了沒有?”在香港,“橋墩”和“橋躉”是可以通用的,“墩”“躉”相通,也印證了“柱礎”的解釋。“花躉”和“橋躉”中的“躉”都非常明朗地含有“基礎”和“支撐”的意義。
另一個詞“躉船”則為理解“躉”字的意義提供了新的角度。躉船,亦稱躉塢,是一種類似駁船、平底匣形的非自航船,最常見的是固定在岸邊專供船舶???、旅客上下或貨物裝卸的“浮碼頭”。秦始皇在統(tǒng)一南北的戰(zhàn)爭中,就廣泛使用了這種躉船,以利其作戰(zhàn)?!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三十一回中也有提及:“那洋人的行李從輪船上搬到了躉船上?!避O船上熙熙攘攘,貨物來來往往,但躉船是穩(wěn)固不動的。顯然“躉船”的“躉”清楚地表達了“穩(wěn)固”之義。
香港地區(qū)另有一詞“打躉”也為“擁躉”的“躉”提供了解釋。“打躉”在開始使用時“躉”還是取“成批買進”的本義,“打躉”的意思表示成批打總,如《紅樓夢》第二十五回:“賈母說:‘既是這樣說,你便一日五斤合準了,每月打躉來關了去?!毕愀垩赜昧舜嗽~后,意義又發(fā)生了變化,由貨物的“打總”變成了時間的“打總”,意指長時間的在某處打發(fā)時間,如《任達華咖啡店打躉避風》(《太陽報》,2007年8月12日)一文就報道了香港影星任達華到咖啡店躲臺風打發(fā)時間的事件。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打躉”引申出“躉”的另一個字義“長久”。
同時,《香港粵語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指出“躉”在粵語中還有特殊用法,即“躉”加在某些名詞之后,表示“久于此道者”。這種“名詞+躉”的形式,“監(jiān)躉”就是一例。“監(jiān)躉”最早是一種官稱,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職在負責監(jiān)管躉塢。至唐時,唐高宗李治專門設“監(jiān)躉”,但職能已變,工作內(nèi)容由監(jiān)管躉塢變?yōu)楸O(jiān)管囚犯。現(xiàn)在普通話對“監(jiān)躉”這個詞已然廢棄,只粵語方言還保留使用,但意義已大相徑庭,指的是長期坐牢的人,也就是老囚犯。這樣,從“打躉”到“監(jiān)躉”,“躉”含有“長久”“長期”義已無可辯駁了。
至此,我們回頭看“擁躉”,就能夠理解為什么“支持者”叫“擁躉”了?!皳碥O”由“擁”和“躉”兩個語素組成,簡單說就是“擁護支持某人某事的人”?!败O”作為“支持者”是包含了“基礎”“穩(wěn)固”“支撐”和“長久”之義的,因此,“擁躉”表示的是長久穩(wěn)固的支持者。
由“擁躉”可以看到,普通話與方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普通話正是汲取了方言詞的養(yǎng)分,才使自身不斷地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9年第11期《詞語春秋》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