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蓋澆飯-水蕨菜炒酸肉

【阿航的芝麻姐-烹飪課堂】之水蕨菜炒酸肉
酸肉當然不是壞了,是腌制的(知網一搜一堆論文),同樣也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喜愛的傳統(tǒng)發(fā)酵肉制品(流傳了一千來年的那種傳統(tǒng))——苗族、侗族、傣族、壯族、布朗族和毛南族等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制作酸肉的方法。原因可能是由于早期交通不便、物產匱乏而生出的保存食物的方法。
以新鮮豬肉、食鹽、大米等制作腌制,不同地區(qū)加工工藝不同導致微生物區(qū)系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風味。例如湘西侗族傳統(tǒng)發(fā)酵酸肉帶有醬香味、渝黔苗漢雜居地區(qū)傳統(tǒng)酸肉帶有清香和酯香。
(反正我都沒吃過,參考文獻見文末)
發(fā)現(xiàn)貴州荔波是個吃水蕨菜炒酸肉的絕妙地方,又有酸肉(荔波酸肉)、又有水蕨菜(有栽培技術)。
是tb都能買到的。
材料:水蕨菜、酸肉,番茄(大個的話有1/4就可以)。
調料:辣醬蒜泥、雞精、味精、糖、蠔油、醬油。

【步驟】
0.水蕨菜洗干凈,切掉一半桿,留嫩的部分。焯一下?lián)瞥鰜韨溆谩?/p>
酸肉切片。
番茄切塊。

1.炒鍋放油,加入辣椒蒜泥炒香后,加入酸肉,翻炒一會兒,炒到感覺酸肉“吐酸”。(可以點擊看視頻體會一下)
2.加入雞精、味精、糖各1勺,蠔油、醬油適量。翻炒一下。
3.加入焯好的水蕨菜,翻炒均勻。加入番茄,翻炒2分鐘,出鍋。

感覺成品是一道貴州的家常小炒菜…反正我沒有吃過??看啥都是新鮮的。
參考資料:
1.周才瓊,代小容,杜木英.酸肉發(fā)酵過程中揮發(fā)性風味物質形成的研究[J].食品科學,2010,31(7):98-104.
2.李宗軍,江漢湖.響應曲面法評價環(huán)境因子對肉品發(fā)酵過程中微生物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4,25(1):39-44.
3.熊秋芬.荔波縣水蕨菜生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