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為什么我覺得詩歌朗誦很惡心
首先和題主握個手!我想,題主說的“情緒QJ式朗誦”無非是下面幾種:

題主所說的“情緒QJ”一詞是相當?shù)轿坏?,我非常認同,其實歸根結(jié)底就一句話:過猶不及。
詩歌朗誦令人作嘔三大定律:正能量、濃雞湯、主旋律。在這個圈子混了十幾年,勉強算是半個詩歌的圈內(nèi)人,見過各種形形色色的詩人,也見過很多所謂的詩歌朗誦,于是對此我也形成了一點可能不太成熟并且有些主觀的小小見解。
我一直認為一首詩歌的最佳朗誦者就是作者本人,因為只有作者才深刻了解詩歌中的心境、情緒、內(nèi)涵、節(jié)奏,乃至氣息和停頓,哪個詞的音調(diào)需要高亢激情,哪一句的轉(zhuǎn)折必須婉轉(zhuǎn)低回,一切的一切,即便是最基本的斷句的部分,通常只有作者才能完全掌握。
我們一般不把這稱作“朗誦”,只叫作:讀。下面的是我們的朋友閆今在我們結(jié)婚的那天助興讀的一首詩,是約翰.格爾特.弗萊契的《收場白》。好的“讀”是沒有修飾的,閆今固然不是作者,但她的讀相比于上面那些澎湃朗誦顯然平淡克制很多,同時也符合這首詩的意境。

她或許未能精準傳達作者的意圖,讀得也或許遠不及作者本人深切,但是在我們看來,已經(jīng)足夠了,至少不存在所謂的惡心。

翟瑩瑩:我再也不能感受到萬物
起風(fēng)了
但他避開了我
下雨了
卻從未淋濕我
我再也
不能感受到萬物
這是我媳婦兒鏡子在我們的公眾號“平凡的人間”中的粵語讀詩,同時也作為我們?yōu)楣娞柛郊拥囊粋€特色而存在著,或許還存在不足之處,不過我和讀者們都很認可并喜歡。
“首先要避免"矯揉造作"。詩歌朗誦和其他文體的朗誦一樣,要自然,決不可以做作。詩歌的感情雖然比其他文體來得強烈,但仍然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誦好一首詩,首先要認真閱讀,領(lǐng)會作者的感情。然后,努力地去引起共鳴,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這樣,我們的朗誦才能成功地再現(xiàn)作者的情感。聽眾聽起來才會覺得"自然"。失去了內(nèi)在的感情基礎(chǔ),單單依靠技巧來支撐,聽眾聽起來就必然會感到"做作"了。”——百度百科
歡迎關(guān)注我們,謝謝。